
欢度国庆节(一)
王慧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国庆节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全国各民族同庆。
早在9月26日有个我的学生发给我“甘肃省教育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生日活动”。视频上甘南州千万师生练习演唱爱国歌传唱活动。让我觉得今年这个75周年生日很特别。
9月28日儿子带我和小孙子去江西抚州沔青公园和他的同事们提前庆祝十一园庆节聚会,真是出门见喜啊!一路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宫灯鲜艳夺目。
到了沔清公园,儿子的同事们搭好帐篷早已等候,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食品。在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大家过国庆节都要回老家,所以提前庆祝国庆节。
他们的聚会谈话内容句句不离国家的高科技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也使我回忆起1986年我从甘肃调天津时,路过北京去看表姐,站在天桥上向下看,惊呼北京有这么多小汽车,现在各地的小汽车比那时多几百倍,我家儿子,女儿两家就有4辆小车。
正在我聚精会神回忆时,小孙子拉我去玩,走出帐篷,看到五颜六色的帐篷前,小孩子们拿着小国旗,跑来跑去地玩,公园的电杆上五星红旗到处可见。
10月1日女儿一家四口来上海儿子家过国庆节。儿子,儿媳准备了一上午,下午他们一进家门,两个孩子相见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笑语盈盈,真是国庆节团聚其乐无边。
10月2日阳光明媚,全家去嘉北郊野公园悠闲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偌大的公园里,地上扎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树上,电杆一面面五星红旗,一串串宫灯在微风中摇曳,每个帐篷前的小餐桌摆着五花八门的水果,食品,到处放着嘹亮的国歌,真是繁花似锦。
我们到的有点晚了,只好拐拐弯弯的绕过一个个帐篷到最尽头找地方扎好帐篷,摆上桌凳吃喝拉家常,两个五六岁的孙子,外孙拿着小小的五星红旗,跑出跑进地玩,我们度过了金秋国庆佳节无比喜悦的一天。
10月3日上午去太仓科技馆,下午去郑和公园。科技馆可是两个孩子最感兴趣的场所。走进大厅,两个孩子就被头顶上的好多小钢球吸引,这些钢球会根据音乐节奏变换出不同的形状,图案,一会儿变波浪,一会儿变瀑布,可好看了。
不要说两个孩子喜欢,连我八十岁的老太婆也看着不愿离开。按指示牌,我们走到1号展厅,两个孩子最好奇的是地面钢琴,只要你踩在那个键上,它就会发出相应的音阶,两个孩子踩着喜爱的音乐不肯离开,外孙看到大花奶牛了,更好奇的跑去看,孙子豆豆费了好大劲才挤出一点点奶,自豪地给自己举大拇指。
进入2号展厅,看到航空母舰,轰炸机,郑和宝船,两个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机器人跳舞,模仿着转来转去。二楼3号展厅,展示的全是现代化科学成果,有磁悬浮,地球,通过声音让物体转动,航天游戏,3D影院等等。
两个孩子看着,玩着不肯离开。
下午去郑和公园,公园大门两侧是对称的假山,清清的水流像瀑布一样流下。下面水潭里有可爱的海豚在游动。当人们观看时张嘴要食,一点不怕人。正对着公园大门的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布置的繁花似锦,我很想挤进人群看看,可家人已带着孩子从右边的小路走了,我怕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走散,找不到家人,没敢去看。
走到郑和铜像附近时两个孩子左看看,右看看,外孙果果说:“这个爷爷怎么这样高大”?孙子豆豆说:“他是七次下西洋的郑和爷爷”。孩子还是要领出去多参观,多看外界的活动,孙子豆豆因为看过郑和铜像,听他爸爸讲过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再沿着湖边走近仿制的郑和宝船,这天船舱不开,只看到船上有好几门大炮,很是壮观。
回家的路上,我回味国庆节不论去那里,都能见到一面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和一串串的大红宫灯,游客,市民,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洋溢欢乐喜悦的笑容,充满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作者简介:王慧仙,女,汉族,1944年1月出生,高中学历,1972至1986年在甘肃临潭县任小学教师,1987年至1998年在天津大港油田井下港西学校任教,1999年退休。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投稿刊登过几次,《上海“母亲陵”》曾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