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日记(2) 商立民
1979年2月25日 星期日
早七点按常规集中到侦听室传达昨天南部战区战报:2月24日,我军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对高平发起攻击,经过7个小时激战,25日凌晨占领高平,但只消灭了越军地方部队,越军346师下落不明。
国殇
前方敌阵炮声急,多少英灵化作诗。
欲破山峦重叠障,再擒涵洞潜藏师。
更乘坦克唾生死,又驾兵车忘渴饥。
浩气终于摧堡垒,国殇肃穆立新祠。
1979年2月26日 星期一
早七点按常规集中到侦听室传达昨天南部战区战报:攻克高平的解放军,对高平地区越军残余进行了清剿,遭遇越军346师撤出高平城的主力,现正在清剿中。
游击战
洞内将军稳坐时,不知域外有奇思。
数条出路被拦堵,孤意回营求索迟。
欲调援兵无孔隙,放开防线潜城池。
巷街山麓都藏匿,编做零支拆整支。
1979年2月28日 星期三
早七点钟按常规宣读南部战区前指战报:占领高平的部队,经过清剿,歼灭了分散在各地的越军346师。高平之战告捷。
我军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高平战役,堪称是一场硬战中的硬战,可以说是自中东战争以来,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和反坦克之战。中国军队巧妙地运用坦克部队,将越军打了个出其不意,大大出乎战前某些军事家的预料。
中越高平之战
身依天险妄称安,无视九州千刃悬。
刚愎屯兵居北岭,尔虞黩武败南川。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教残余舞旧鞭。
但愿修成秦晋好,同牵胡马到良田。
1979年3月1日 星期四
早七点传达南部战区前指战报之后,又传达了北部边境边防守备部队报告,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一带苏方人员登岛滋事,发生小规模冲突,中方两死两伤,苏方三人死亡。
七律·乌苏里江中珍宝岛
江水弯弯绕岛前,千秋风月照深渊。
杂丛苍翠光铺路,短棹从容浪击船。
冬夜银狐归圣地,霜晨白雪蔚蓝天。
百年茁壮英雄树,望去枝头飘雾烟。
【注释】珍宝岛:中苏东段边界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由于珍宝岛、黑瞎子岛等岛位于界河之上,俄国、苏联都曾声称拥有珍宝岛等岛主权(中方认为,中俄边境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上,而该岛明显在主航道以南故归属中国)。1929年中东路事件,国民政府强令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事件后苏联将黑瞎子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八月风暴行动之后,从1947年开始苏联红军在珍宝岛巡逻。 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经常发生冲突。1969年3月2日,我方人员到岛上巡逻,苏方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离,双方交火,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
1979年3月2日
早七点,按常规宣读南方战区前线指挥部战报:昨天,我方54军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对谅山市和周边附近越军驻地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突袭,谅山上空硝烟滚滚,主要建筑全部变成废墟,越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进行还击。我军步兵在坦克部队提供的直瞄火力的配合下,对谅山奇穷河以北市区进行全面攻击。
有感死亡数字
每刻伤亡入电波,时光荏苒总蹉跎。
常传死讯名心减,偶论前程憾事多。
夜晚擦枪能走火,田间打炮不生禾。
边疆百姓长悲叹,但愿合和来止戈。
1979年3月4日 星期日
按常规宣读南部战区前线指指挥部战报:攻克谅山。2月27日,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我军进攻部队率先清理掉谅山周边的越军据点,到28日,谅山周边越军被消灭殆尽,谅山陷入我军重围。到2日,奇穷河以北市区被攻陷,随后部队打过奇穷河,彻底占领南市区。整个谅山战役共歼敌万余人,越军308师大部被歼,整个谅山基本变成一片废墟。
七律·谅山战役
炮火硝烟土色橙,黄天百里鬼神惊。
谅山破碎万吨铁,楼宇悲哀一片平。
战友相邀谈此事,约期宁愿到来生。
他年我若谋新业,老死田园不问兵。
【注释】谅山战役:中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争当全球霸主,为了压制对方,两国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明争暗斗。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破裂,美国趁机开始拉拢中国,以便共同制衡苏联。当时的苏联将欧洲作为其战略重心,但亚洲这块大片地盘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分身乏术,因此急需寻找一个亚洲的代理人。经过反复考虑,苏联最终决定扶持越南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帮手。
当时的越南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刚刚获胜,自信心一时爆棚,急于确立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这时,苏联又伸出了橄榄枝,拥有苏联的支持让越南更加忘乎所以,接连发动战争侵占老挝和柬埔寨。但这并没有使他满足,之后又将目光盯向了中国,频频在中越边境掀起事端,并多次越过边界杀害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公民。中国一开始本着争取和平解决的良好愿望一再忍让,而越南却将这种忍让理解成了软弱可欺,更加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决定对越南开展自卫反击,1979年2月17日,我军几十万将士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军发动打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越双方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役,谅山战役绝对算得上是其中最激烈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堪称战争绞肉机。
越南谅山,位于中国广西省的南部,越南的北部,北边距离中越边境大约18公里,南边距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的北面,是层峦叠嶂、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的南面,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许多公路、铁路纵贯其中,往北可到达中越边境,往南则直通河内。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因此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1979年3月1日,谅山地区爆发激战,越南方面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这是一支非常擅长进攻的部队,并且很能打近战夜战,因在对美作战中的出色战绩而名声大噪,曾经获得过"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谅山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这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甚至大放厥词:"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傲慢狂妄可见一斑。但是很快,我军就用实力甩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军队55军在同登地区将之一顿痛揍,第3师余下的残兵败将只能龟缩于谅山周围的山区,苦苦等待援军。
越军方面看到战况不妙,紧急从河内派出精锐的首都防卫军向谅山展开反击,在战斗中,越军不顾廉耻,竟然违反国际法使用化学武器。55军被迫后撤,中国的后方炮兵师被快速派到前线进行救援,中越双方都伤亡惨重。
3月1日,中国方面调集了300多门火炮运往前线,短短三十分钟内发射炮弹上万发,谅山顿时成为了一片火海。整个地皮都被翻了几遍。炮弹发射结束后,中国军队开始进攻,而越南军队也紧急调来炮兵部队并依托修筑好的防卫阵地进行炮击,而后双方都开始用炮互相轰打,一时间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3月2日,中国军队在炮兵的掩护下,动用坦克装甲部队发动新一轮攻击。3月4日,越军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顿时溃散,解放军攻占谅山,至此震惊中外的谅山战役宣告结束。
中国军队占领了谅山,再向南已是一马平川。可以挥师南下,一举攻下河内。
然而中国政府认为出兵越南的目的是为了自卫反击,既然预期目的已达到,就无需再往前推进,这样也能向国际社会表明我方政府的态度。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结束战争,并将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修建了一个名为谅山万人坑的纪念馆,主要目的是宣传中国军队入侵越南,在谅山战役中坑杀越南上万人,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可怜角色。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个万人坑只是“同登炮台”的工事。越南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歪曲历史来抹黑我军,抹黑中国,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然而这种罔顾历史真相,随意曲解事实的做法是终究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1979年3月5日 星期一
上午十点,隔壁的前线作战指挥部作战室送来了总参作战部传真,中国政府宣布结束战争,并将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总领班张万敏立即向值班人员宣读了传真内容,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前线作战指挥部的生活十分枯燥,从本部接到通知就是参战,出发匆忙,也很少带来书籍,坑道里也收不到收音机、电视机的信号,电话可以通联任何地方,但非作战内容,任何人也不允许拨打,害怕影响战事。所以,我们在坑道里的全部就是值班、吃饭、睡觉。
七律·前程
忽告南方已息戈,归期不必怕蹉跎。
梦同夜月圆时少,人比秋云散处多。
身履柳营无杂念,水流边寨又青波。
回师更有崎岖路,放下新柯拾旧柯。
1979年3月7日 星期三
前方开始陆续撤军了,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对我们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了。今天总带班张万敏带了我和刘文龙一同出了山洞,一口气爬过了两座山,释放一下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天日的隧道生活的压抑。又找了一个比较隐蔽安全的地方偷偷地过了一会枪隐。我的家乡离这里很近,肇东县南部的乡下,就在松花江北岸不是很远的地方,离玉泉也就是八九十公里的路程,那里有日夜想念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全部亲人,但是参加这种大型军事行动是不能离开部队的,必须由始至终的坚守在岗位上。也只能在战事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到山上朝着家乡的方向看上一眼。
七律·眺望
高峰放眼总茫茫,望尽山峦似故乡。
绿草如萍伴青少,寒冬踏雪忆疯狂。
砖窑沟里银狐跑,芦苇塘中野鹜藏。
走到天荒也铭刻,松花江北小村庄。
商立民简介
商立民,满族,原籍: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任沈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书记兼会长。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楹联分类汇编》,并获得了2016年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编写出版了《<新刻对联从新>考注》,该书获得了2017年国家古籍整理全额补贴;编写了《曲律讲义》《诗律讲义》《词律讲义》《对联创作及诗联对仗规则》(初级版、中级版、研修版)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