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二章 寻找脱贫致富产业
24
谭懋功摊上唐经达,算是他的造化啦,他要比别的贫困户难伺候十倍。
唐经达的无照无牌破旧摩托车被交警扣下,谭懋功好说歹说,终于劝说他下决心新买一辆摩托车。但也仅仅是新买而已,摩托车还是旧的。开始时候,唐经达居然想买一辆旧电驴,说电驴更便宜,又不用出加油钱。谭懋功说,就是新电驴,充满电也不够县城腾村一个来回,别到半路没电了,又叫谭懋功来接他。后来才咬咬牙,买一辆旧摩托车,有合格的车牌。他还叫人帮办了个驾驶证,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他可以放心上路啦。
早春刚插完秧苗,唐经达又叫苦连天。他说,我还是搬回腾村生活吧,每天这样来回跑,实在劳累。谭懋功也知道劳累,县城到腾村,五十多公里,如此早出晚归,对于年近五十的新婚夫妇来说,一点新意也没有了。刚开始叫搬迁时,已经给他找了一份在扶贫车间干活的岗位,他觉得自己不懂电子知识,不肯干;再给他找一份门卫的公益岗位,他又嫌工资低,且日日枯坐,又放弃了。兴旺县是个新设的县,才二十多年历史。原来和御州区、六万山县合在一个县,上个世纪末,一分为三,兴旺县在原御林县北部十几个乡镇成立。十几个乡镇都是清一色的山区农村乡镇,只有山南镇乡镇企业基础较好,县城就设在山南镇。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兴旺县只有一家停产多年的国企水泥厂,另有十来家乡镇企业私人水泥厂。水泥厂不冒烟,全县干部没工钱。兴旺县人自己调侃,一年一个人要吞下一袋水泥。粉尘多啊!十几年前,上头要淘汰落后产能,小水泥厂便一夜之间停产了。千辛万苦把新的企业引进,人家又是现代化工厂,不要几个工人,要也是要大学以上文化的,像唐经达这种小学都没毕业的贫困户,断然找不到好岗位的,有一千五百元的岗位给他就不错啦。唐经达还要嫌弃!
“不能搬回去!”谭懋功斩钉截铁,“你搬回腾村,别的贫困户也搬回自己村,老乡家园入住率就低了,上头要批评县里。”
“哎呀,好多人都是上头来督查了,就拧开水龙头,所有电器都打开,水表电表飞转,就督查不出问题啦!”唐经达见过一两户人家摆空城计。
这是懒人村应付上头核查的办法。贫困户搬到县城,要工作才能有收入,没工作还是照样贫困。许多搬迁户还是到广东打工,去不了广东的,也要回到原来的村庄干农活。很多家庭一年到头,没几天住在懒人村。只在督察组来的前两三天里,打开水龙头,打开电灯电视机,让水表电表日夜飞转。转出去的是贫困户的水费电费,看起来就心疼。但没办法,只能如此。因为上头督查,关键点是看搬迁户的用水用电量。用水用电达到一定标准,说明这户经常住,县里就不挨批。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不要打这种歪主意了,”谭懋功苦口婆心。“我跟我的战友沟通了,你做电器生意,卖他们厂的产品。”
“哎呀,我不懂电器知识,”唐经达打怵。“电器卖不出去,倒欠下一屁股债,我可没钱还人家。”
“是叫你卖电器,不是叫你造电器。”谭懋功生气道,“人民币懂不懂?你懂不懂数钱啊?”
“人民币?哎呀懂,懂,懂,”唐经达来了精神,在电话里不停表态。“我上过四年级,加减乘除倒是凑合。在‘四方圩’,我基本上能算清输了多少!”
“你他妈的皮痒了欠抽是不是?”谭懋功真的生气了,在电话里吼道。“你再提‘四方圩’,老子就取消你搬迁户资格!”
25
谭懋功跟他的战友说好,他的贫困户卖他们公司的电器,按出厂价算,大概毛利润百分之五十。厂家送货到店,卖完货结算,卖不出退回厂家。贫困户只要出店铺租金、缴税、员工工资。这还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唐经达回家跟新婚妻子商量,新婚妻子鼓动他一定要接下这单生意。这样就不必再跑回腾村种田了。她也厌烦了腾村人暧昧的眼神和放肆的言语。
这天,谭懋功来县城开会。中午散会后,匆匆吃了个快餐,就到懒人村,接了唐经达,沿街找店铺。兴旺县城开始建县时,只有一个“丁字”街和两条东西向的街道。县城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有几纵几横好几条像样的大马路,又有一百多条街道。他们先从老街开始,一个铺面一个铺面询问。然后又到新街询问。中午时分,铺面的主人一般都在家吃午饭,或者是午饭后纳凉。也有几家关门闭户的,可能是主人在睡午觉。南方之南,四月天已经很奥热了,才走了三条街,两人已是满头大汗,浑身湿透。
他们停在一间“旺铺招租”的铺头前。这是今天他们寻找的第十五家“旺铺招租”。这几年,市道不是很好,不少店铺关张。之前的十四家,不是因为租金太高,唐经达出不起,不成功;就是因为位置不合适,或是门面太大,而功亏一篑。这间看起来蛮好,大小合适,就怕租金高。这是南街,地处闹市区,往南走五百米,就是县政府办公大楼。这里也有卖衣服的,也有卖电器的,也有卖吃食的,人来人往,很热闹。特别是晚上,几乎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用兴旺县方言来讲,简直是“咯吱窝出人头”,在此做买卖,想不发财都难。
在等待“旺铺招租”主人来洽谈的空档,谭懋功走到隔壁馄饨店,向铺门口一个烟摊买了一包“玉溪”硬盒香烟。他拆开烟盒,抽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啪”的点燃。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嘟噜烟雾来。然后他漫不经心地问,你这间铺头租金多少?卖烟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谭懋功没有买烟时,正在闭目打盹。有人买烟,她才睁开眼睛,来了精神。
“不知道啊,”她好像茫无头绪。“铺头不是我的,是我表弟租来卖馄饨的。我无事可做,就在他的铺头摆个烟摊,混几个买菜钱。你是哪里的?”
“我们是老乡家园的,”谭懋功本想套出租金底细,不想那么早给人家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没成想问着个一问三不知的,就竹筒倒豆子。“我们想租个铺面开电器店,想问问租金,比较一下。”
“懒人村的?我也是懒人村的,没活干,在表弟这里摆烟摊。”女人兴奋道,“你住几栋几楼?我住十一栋八楼,电梯房。我是平山镇的。那我问问我表弟看,租金是多少。”
说着,就掏出手机。她大致说了情况,然后问她表弟,他这间铺头租金是多少?回答说一个月两千一百。
“哎呀你也是懒人村的?我住十五栋十八楼,”唐经达听女人说她也是扶贫移民搬迁户,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立刻来了精神。“你卖烟一个月得多少钱?”
“有时候三千,有时候一千,有时候两千,”女人回答。
“哇,一个小烟摊,可以养活一家人啦!”唐经达大惊小怪,“谭书记,我也卖烟怎么样?”
还没等谭懋功回答,女人兜头给唐经达泼了一身冷水。
“哎呀,办烟证好难的!”女人叹气道,“我表弟不知跑了多少次,送了多少礼,烟草局的人才愿来店里‘考察’,看是卖馄饨的,客人多,才同意办证。不是想卖烟就能卖烟的,没有一点本事,人家不给你烟证,你卖个屁!”
唐经达听了,吓得吐出半截舌头。
“他的屁特别臭,没人买!”谭懋功递一支烟给唐经达,像是说给他听,又像回答女人的话。“不要见异思迁啦,像钓鱼一样,哪里冒泡,就往哪里放钓,永远也钓不到鱼!”
26
“旺铺招租”的主人说十五分钟回到,实际上三十分钟才回来。几个人客客气气一番,又是敬烟,又是互相吹捧,在铺头前互相砍价。
“一个月两千五百元!”主人说,喷出满嘴酒气。
“两千五!”唐经达叫道,“隔壁才……”
谭懋功慌忙打断他,他那样子就是出卖隔壁女人。
“一千五如何?”谭懋功还价。
“一千五?”主人喷着酒气加烟雾,“我这地段,两千五算是最便宜了,你到隔壁问问,没有两千八租不下!”
唐经达不敢乱讲话了,就在旁边听谭书记跟主人砍价。
“一人退一步,一千八怎么样?”
“你当我是乞丐?”主人毫不退让,“我都说了,没有两千五租不下。”
“我再让一步,两千如何?”谭懋功又给一个价。
他觉得,只能到两千了,如果超过两千,唐经达肯定还是觉得吃亏。堂堂第一书记,租的店跟卖馄饨的差不了多少。
“两千二,”主人假装沉吟半响,给出最终报价。“没有两千二,我吃亏不说,还要被左邻右舍耻笑!”
谈判不欢而散。他们又继续往下走,边走边留意两旁店铺是否贴着“旺铺招租”的红纸。走着走着,谭懋功忽然想起,何不在朋友圈里发个信息?
“我真笨!”他一边发朋友圈,一边自嘲。“发个微信,好过你跑断腿!”
“是呀,你真笨。”唐经达接过话头,“干嘛不发微信?”
“你放臭屁!”谭懋功生气,“你干嘛不发?你也有手,也有手机,你也可以发呀,干嘛老是等靠要?”
两人边走边吵,街道行人莫名其妙。行人越来越多,上班时间到了。
“我下午还要开会,不陪你看了。”谭懋功看一下手机说,“你继续看吧,等下你自己回家。”
说着丢下唐经达,就往回走,找他的宝骏560CUV越野车。唐经达独自站在当空太阳下,茫无头绪,不知如何是好。他不知道,是自己哪里得罪了谭书记,还是谭书记真的要开会?怎么有那么多会开?光开会也有工资领?想了一会,想不出头绪,就走路回到懒人村。他自己一个人,断不敢继续寻找“旺铺招租”的,他不懂砍价,一不小心被人家坑了,就真成冤大头。
谭懋功全天都是参加培训。省里举办“扶贫产业培训班”,以电视电话形式举行,全省党政领导、各级各部门正职、各镇书记镇长、分管扶贫的领导、第一书记都要参加。培训班举了本省几个扶贫产业做得好的案例,叫大家举一反三,大力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那几个案例,有的是发展肉牛养殖,有的是发展百香果种植,有的是发展龙眼加工圆肉,不一而足。好是好,谭懋功觉得都不符合腾村实际。他在腾村发展金菜花、萝卜苗种植,就受到群众的欢迎。发展扶贫产业,不仅要附合本地实际,而且要得到贫困户拥护才行。他目前最要紧的,是帮唐经达找到开店的铺头。
晚上回到腾村,正在看央视的“致富经”。来微信的“叮铃声”一直响个不停。他打开手机看朋友圈,自己本地的一位战友,在县城生活的,提供一条信息。县城建设路有一间铺头要出租,是战友朋友的朋友的房子。战友说,租金好商量。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