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歌 绝 唱
作者:刘汉江
朋友约我周末一起去兴化钓鱼,说那里水清鱼多,我笑了笑,谢绝了。
我的故乡与兴化是紧密邻居,也是沟河密布、盛产鱼虾的水乡,何必舍近求远,劳师动众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故乡的河水被污染了,河里的鱼虾几近绝迹,钓者往往收获了了甚至空手而归,不得不把垂钓的地点选在了临县的兴化。
我想起了故乡的河流,故乡的鱼虾,还有那曾经的渔歌……
渔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遍布于世界各地,版本也五彩缤纷。我听过的有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有中国东北赫哲族的《乌苏里船歌》,还有著名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等等。当然最喜欢也最熟悉不过的是故乡的渔歌。
老家的旁边紧挨着一个村庄,叫水产村,顾名思义,就知道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渔业生产的村落,居民们无一例外的都是靠捕鱼为生的渔民。
渔民们捕鱼的方法五花八门,形式多样,据兴化作家刘春龙所著《乡村捕钓记趣》一书记载就有上百种之多,最常见的有张丝网、扳大罾和老鸦捕鱼。渔歌是渔民们在进行捕鱼作业是随口吟唱的歌,没有固定的旋律和歌词,地域不同、帮派不同的渔夫们所唱的渔歌也不同,由节奏明快的,也有舒缓宁静的,全凭渔夫们当时的心情和需要表达的感受。
现在,故乡的河水被严重污染,再加上一些人使用电捕鱼的工具滥捕滥杀,河流里的鱼虾越来越少,已经没有人专门靠捕鱼为业了,那个叫着水产村的村子只是徒有其名,青壮年早就改行或者去南方打工了,当然也就没有人再唱这些早已过时的渔歌。
而我却不能忘记,不止一次地痴痴想过:在夕阳西下的串场河或者曾经烟波浩渺的大纵湖上,我还能听到久违的渔歌吗?!
上回水街举办的民俗风情节上,有一项老鸦捕鱼的表演,几名临时雇来的“渔夫”划着小木船,赶着几只懒洋洋的老鸦,在窄窄的河道里穿行,偶尔收获一两条事先放进河里的鱼,完全不像我小时候见到的那种人欢鱼跃、群情激奋的捕鱼场景。更可笑的是,扮着“渔夫”的演员们唱的竟然是《纤夫的爱》,让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
在故乡,流传了多少年的渔歌已经渐成空响,渐成绝唱……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