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商立民,满族,原籍: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任沈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书记兼会长。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楹联分类汇编》,并获得了2016年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编写出版了《<新刻对联从新>考注》,该书获得了2017年国家古籍整理全额补贴;编写了《曲律讲义》《诗律讲义》《词律讲义》《对联创作及诗联对仗规则》(初级版、中级版、研修版)等教材。
对越自卫反击战日记(1)
商立民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狭义是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地区爆发的激烈战斗。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
1979年2月2日 星期五
今天下午,在营房接到紧急通知,要求我们五位报务人员立即准备行装、携带自卫枪支弹药,夜间出发,途中交通环节按约定有人接应,到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报道接受任务。我们是某军区通信部队无线连,军区首长进入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我们报务人员必须随行。今天是正月初四,春节的休假还没有结束。这是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后,军区司令部第一批向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出发的报务人员,临行前全连新老战友都出来为我们送行。其实我们的行装很简单,除了身上穿的衣装以外,再带上唯一换洗用的另一套内衣,都打在三横两竖捆扎法的行李里边,因为是去参战,为了轻装,第二套军装就不能带了,可以带上毛巾、牙具,一把“五四”式手枪,加上五发子弹,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全部行装。剩下的东西包装好写上自己的名字加上“留守”字样,放在连队统一的留守库内封存,等待有朝一日或继续使用,或作为遗物由家人认领。在我们相当于两面红旗的领章背面,重新确认了已经写好的血型、部队番号及家庭邮信地址。这是为战地抢救或其他意外时准备的。战争是无情而又残酷的,战争的理由总是“无奈”或“忍无可忍”,人类的贪婪和无休止的欲望给无奈和忍无可忍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最后总是冠冕堂皇的让战争成为别无选择。作为一名军人,当国家需要我们保卫民族安危而走入战争的时候,不管我们胸怀多少慈悲,都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战争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杀戮,就是你死我活,没有人在战场上去区分你的敌人是否善良,你和你对面的敌人,尽管没有个人的恩怨情仇,只要是你的敌人,你不叫他灭亡,他就会叫你灭亡,这就是战争,战场上没有仁慈。杀戮,不取决于你的本性,而取决于战争的本质。玉泉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距哈尔滨大约五十公里。这里是一九七九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应对苏联的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所在地。
七律·出征
北疆有似飓风来,拟把寒潮拌雪栽。
千里边陲云障野,数山沟堑鹿鸣哀。
朝朝专列蒙帆布,壑壑新营近绿苔。
无视夜深霜月冷,送行难舍怨车开。
1979年2月3日 星期六
今天,从沈阳乘晚间旅客列车到达哈尔滨,再乘汽车前往阿城玉泉,与另外几位报务人员前往正在预设的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所在隧道检验并接收战时使用的通信设备。我们是乘坐普通461次列车,为了不暴露去向目标,下火车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与军区某部长话连的五位话务人员集合,并由接应人员带领,同乘大卡车,而且还要在途中故意绕路并更换车辆,2月3日日落后秘密进入隧道。为了保密的需要,隧道周围不允许任何吉普车或轿车等靠近,以免暴露目标,即使军区司令员、政委来隧道也不例外。当时,我们的大量作战部队已经完成了北部边疆的前线布防。此举主要是应对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的巨大压力,以及越南军队在我国南部边境的不断骚扰挑衅而做出的自卫还击准备。
七律·进入阿城玉泉隧道
茫茫雪野伴人征,一夜无眠看月明。
满面尘埃含苦涩,浑身疲惫履峥嵘。
晨光初照车轮动,蓬布寒生山谷行。
林下归来几周转,可观泉涌水清清。
【注释】玉泉: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县,位于阿城南部,张广才岭西南边缘,原名二层甸子,后改为玉泉镇,镇改公社。一九七九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设在此地山中的隧道里,隧道代号八零三,通信地址是哈尔滨市第一百信箱。此隧道是一九六九年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前所建,隧道工程庞大,北出口旁有泉水终年大量涌出,泉水顺山边成溪流去,入阿什河。
1979年2月3日 星期六
早晨,我们从哈尔滨火车站乘解放牌汽车出发了,车后箱罩上帆布篷,我们坐在帆布篷下,因为火车上十分拥挤,也没有座位,站的地方都不稳定,站一夜十一个小时的火车,一点儿觉都没有睡,此刻乘卡车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都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领车的干部叫我们下车,并领我们进了屋,这是个不知道方位的村庄,也不知道是谁的家,叫我们在这里休息、吃饭、再休息,由于房屋并不大,所以我们休息时都是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靠着墙睡觉的,直到天黑,又来了另一辆卡车拉着我们又行进了约一个半小时,终于把我们送进了坑道,进了坑道,才知道我们来到了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
五绝·抒怀
自幼履清贫,常求面壁身。
垄长不如意,柳帐做行人。
1979年2月4日 星期日
早晨起来,看见隧道门边有一个很大的冷泉,水流量很大,一刻不停的流向从这里开始的一条小河。之所以隧道和前线指挥部的位置选在这里,因为这里有安全而又不可枯竭的水源。苏联与越南是联合反华的盟友,继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两国在南北两线不断骚扰我国边境,我们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压力,就是可能导致中国与苏联两个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七律·玉泉流水映山峦
东方初晓看寒泉,逝去成溪沟壑间。
日照岭前风雪地,洞开背后草丛山。
清流寂寞三千树,明月苍茫八百湾。
不使狼烟高处起,耕人才有水潺潺。
1979年2月5日 星期一
根据通信部主管参谋的安排,今天早晨我们五位报务人员,全部进入收信室,对每一台收信机进行试听,虽然这些机器都是全新的,但是还是发现收听效果完全不佳,根据多年电台工作经验,断定这么多的机器都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天线的问题,因为这些机器使用的是一根共用接收天线,反映给机务人员,同时建议对引入接收天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问题处理后一切就位。
七律·设备检测验收
早餐过后到机房,室有微寒白炽光。
收信平台刚预热,穿墙天线检查忙。
含金电键成几组,镀铬工灯摆数行。
此处尘封若持久,陵园也免纳新殇。
【注释】机房:也叫收信室。就是收发电报的工作场所,属固定台站的工作模式。此机房位于隧道内一个很大的独立房间里,比邻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作战室。可以在有线电话中断后,保证指挥机关与所属部队通信联络的畅通。这种通信保障方式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情况下机房内只有收信机,没有发信机,发信机位于几十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隧道里,二者之间用预先埋好的通信电缆连接,报务员在这个隧道的机房控制另一个隧道的发信机,另一个隧道里专门有人负责配合报务人员调整发信机的发射频率及功率调谐事务,双方用有线电话沟通配合。发射天线在发信机所在隧道的附近,一般同时备有两套,常规都是使用双极天线,不论从外观还是电台发射信号时,都很容易暴露目标。如果第一套天线被破坏,可启用备用天线,再被破坏,就改用车载电台。车载电台的发信机、收信机、天线、发电机都在同一车内,移动性特别强,可随时架设,也可发出一份电报后,立刻撤收转移。车载电台的功率从15瓦至1600瓦不等。15瓦电台为小八一型,这是相对于大八一型电子管发信机而言的,一般只是指挥车队行进时使用,通信距离较近,不容易暴露目标;最常用的是150瓦的116型、400瓦、800瓦等几种发信机;同样150瓦的91型发信机不如116型发信机更加灵便,但机器性能还比较稳定;1600瓦发信机发射距离特别远,据说可以发射到全球的任意位置,一部电台连同发电设备需要两辆箱式解放牌汽车运载。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
1979年2月8日 星期四
今天,军区司令部的通信部队,携带各种野战通信装备,专门列车托运到达哈尔滨后,摩托化行进到达阿城玉泉,住到了距离隧道几十里路程以外的山里,并进行了严密的伪装。以备战时在固定发射天线一旦遭到破坏时,立刻接替前线作战指挥部的通信任务。
七律·阿城玉泉集结
专列匆匆离沈阳,边陲落脚踏冰霜。
同堂发报抗干扰,此刻征鞍卫海疆。
车共野营西岭外,镐平冻地北坡忙。
敌兵对垒天寒彻,从戍他乡即故乡。
【注释】抗干扰:是报务员训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目,为了应付电台工作中可能受到电子信号干扰的特殊情况,需要在平时对报务员进行抗干扰训练,这种训练是从一个报务人员完成一年期的收发报基本训练之前开始,直到离开此行业为止,贯穿从事此行业的始终。这种训练是对人的抑制能力的训练。训练时,可以把流行歌曲、雷雨噪音、汽车鸣笛、市场叫卖等各种声音大于电子信号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音量录制在一起,报务员需要在这多种干扰声音里找到你所需要的微弱电子信号,并完整无误的抄收。一个好的报务员找到你所需要的微弱信号时,你会听不到其它的任何声音,这就是抑制能力。但是这种训练对很多人都是无法最终实现的,这也是作为报务人员淘汰率很高的一个方面。报务人员的挑选和培训是很严格的,一个专门训练报务员的训练队,每年需要精心挑选一百多名新学员,经过一年的基础训练,分配到连队再经过两年的继续基础训练、抗干扰训练和机上训练,每批学员最终留下来的不足十人。
1979年2月9日 星期五
今天有一辆解放牌汽车到指挥部送通信器材,恰巧这个司机是我的老相识,接收了器材就和他聊了一会,他爱人是农村户口,有一对龙凤胎子女,在老家生活比较困难,他就在部队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叫爱人孩子住在这里,这样做按照部队的有关规定,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由于来的时间不是很长,部队也没有出面干预。临出发时已经把她们吃的用的都安排好了。他还深沉的说,我不像你们光棍儿一个,说走就走,没有牵挂,我从家走出来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把她们三个放到那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真的和苏联交上火就不知道多长时间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去。他最后又说,实在不行只能让她们自己回老家吧!因时间关系,他便离开了指挥部。
七绝 牵挂彼此
老兵出户已含忧,脸上难消几夜愁。
门外牵衣儿女送,只挥双泪不回头。
1979年2月10日 星期六
前天刚刚到达前线的部分报务人员,根据需要,今天从山中掩体处乘夜色进入了坑道,准备和我们一同担任上对总参基本指挥部,下对北边前线各野战军及下属各师、各独立炮师、坦克师、守备师等的电台联络工作。在此之前,坑道里只有少量的各大机关打前战人员、技术人员、还有我们五位报务试机人员及警卫人员。其他人员都是在这两天陆续进入坑道的。
七律·战友坑道相逢
微光山外夜初降,远谷清幽野空旷。
老友奔波多苦辛,真心等待频张望。
寻常隧道款宾朋,沏泡浓茶当酒酿。
战地不须谈死生,凯旋归去毋相忘。
1979年2月12日 星期一
前线的军兵种都已到位,其中16军、23军、39军、40军、64军以及装甲兵、炮兵等部队都已到达集结地域,并按照要求完成了布防,前线作战指挥部的准备工作也已经结束。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政委曾绍山、副司令员肖全夫、邓岳;参谋长杨迪等军区首长都已分别来到了前线作战指挥部所在的隧道。有线电话由军区某部长话连派出部分话务员值班,无线电联络工作则由我们负责。李德生,1916年4月生,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曾绍山,1914年12月生,河南省商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肖全夫,1916年9月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46军军长,率部入朝,接替42军在西海岸的防务。作为前线部队代表,1953年7月,出席了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1969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曾指挥了珍宝岛之战。邓岳,1918年12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归国后曾任38军军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杨迪,1923生,湖南省湘潭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韩先楚指挥部参谋长、邓华指挥所参谋长、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代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部参谋长。
七律·战前准备
自从本部到前方,草草行人昼夜忙。
有线接连环陆野,电台发射过边疆。
驻军坚守据高岭,铁路交通到北防。
假设烽烟一朝起,良田只怕又成荒。
1979年2月13日 星期二
今天起南部战区前指与北部战区前指每日互相交流一次战况。今天早晨六点钟按照约定时间收到了南指昨天全天的战况通报,通报是用传真机发来的,传真机是很先进的通信设备,但是噪音很大,速度也不快,一页纸要一两分钟才能打印结束,传真机安装在作战室,传真机一响,旁边房间睡觉的人都会被搅醒。早上七点钟报务人员集中传达南部战况,今天通报的内容大致是:云南广西边境的布防已经全部结束,部分部队换防中。
七绝·收听南指战报
已知边塞起狼烟,勇士披星守界边。
司马青衫湿何必,不如泪眼到关前。
1979年2月14日 星期三
接到前线作战指挥部作战室通知,为了配合前线部队全部换防,部队行进期间,有线电话全部中断,即日早八时起收信室的每部电台由单人值班改为双人同时值班。
七律·前线换防
通联设备早安装,日夜轮流机上忙。
文件更迭仍静默,台前搜索不寻常。
突增副手怕遗漏,保证边陲大换防。
此景令人生冷意,担心肃穆祭新殇。
【注释】通联设备:前指收信室每部电台配两部收信机,一部两两两型,一部两三九型。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两两两型收信机,这个机器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收信设备,频带宽,信号稳定且清晰度很高,但同时体积较大;备份的两三九型收信机,性能次于两两两型,体积相对较小。改做双人值班后,两个人分别使用这两台机器,同时静默收听三个属台。对方在行进的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可以使用车载电台及车载运动天线对我们主台发起呼叫,或者采取突然展开的方式,临时架设随车携带的双极天线。车载运动天线的类型属于鞭状天线,他的构造就是在电台车上固定三根铜管,再把这三根铜管依次串联起来,就相当于一根较长的鞭状天线,如果用同样的发信机,发射效果次于双极天线,但是使用一百五十瓦电台,在一千公里以内的距离,满足联络要求还是没有问题的。双极天线不能在运动中使用,只能停车架设方能使用。这个天线的方向性较强,与天线架设垂直的方向发射效果最好,平行的方向发射效果最差。静默就是只开收信机,不开发信机,因为发信机一旦工作,有可能被敌方发现电台并确定电台位置,遭到打击。这种方式也叫无线电静默。
1979年2月15日军区司令部某部中继连也是2月8日与无线连同一个列车来到了北部战区前指附近约几十公里的山里安营,今天中继通信连连长乔福江与技师、司机等四人驾驶北京牌212型吉普车前往异地勘察地形,中途与火车相撞,车上四人全部牺牲。
未战先殇
山峦浅雾野苍苍,选址奔波路漫长。
只为前方少流血,胸怀遗憾做新殇。
【注释】中继通信:利用微波和超短波传输信号时,两个终端站距离超过视距时,信号衰减很快,无法保证质量。如在两个终端站之间设若干中继站,中继站将前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和载频转换之后,再转发到下一站去,可延长通信距离并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中继通信分模拟中继和数字中继两大类。前者受沿途噪声积累的影响,通信总距离和中继站个数都受到限制。后者因数字信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信号传输质量几乎不受中继站个数的影响,通信总距离可以大得多。
1979年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接到作战室通知,换防已经全部结束,解除换防警戒,恢复正常值班。由于两天两夜的长时间值班,很少得到休息,所有人都十分疲惫。因为坑道的报务员只有这么多,其他报务人员还要保证通信车的正常运转,以备意外情况的发生,不能都到坑道里边来,所以明显感觉缺少值班人员。加上突然的坑道生活,大家都不适应这种脱离自然环境的战地生活,身体会感到有些不适。
七律·隧道不知天昏晓
深阴坑道混晨宵,不见春风吹路桥。
看水恍如明月照,翻书迷似晚霞烧。
耳机带上精神爽,床铺憨时疲惫消。
头顶青天应吝啬,足登大地有逍遥。
1979年2月17日 星期六
早七点,同往常一样,无线连连长胡福田到作战室拿来了刚由南部战区作战指挥部传来的南线战报,并按常规给大家宣读了战报内容:今天凌晨两点,我军云南、广西前线部队向越南挑衅部队同时发起全线炮击,炮击一小时后,越南边境守备部队的地上边防工事全部瘫痪,我军装甲兵等全线出击,越军全线溃退,越军人员伤亡很大,我军也有一定的伤亡。胡福田:辽宁省丹东市人。1964年入伍,时任某部无线连连长,十六岁起在部队从事报务工作,是一位业务精通、为人和蔼、体恤下级的好连长。
七律·祭战殁儿郎
一声炮响动泉台,多少儿郎杀戒开。
父母还期能耀祖,兵戎相见却成哀。
幼年子女须供养,前岭桑麻待育栽。
鸡犬频闻本邻里,何如阡陌早修来。
1979年2月18日 星期日
早七点,胡福田连长从隔壁的前指作战部拿来了传真,并向大家传达南部战况,得知中越边境东部战区分三路进入越南境内后,分南北两路对越南重镇高平形成钳击之势。越南的高平,为高海拔低纬度地区,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石头山,山上植被茂密,而北面地区更是无比险要。因为这里岩洞遍布,隘口、峡口层出不穷,各种山岗重重叠叠,正是易守难攻之地。当时的高平战区岩洞暗堡成群,各种火力点就像煤蜂窝,隐藏在荆棘里的战壕纵横交错,无数的工事点和火力点紧紧相连。并且,越军还派出了346步兵师8500多人,567、852、123等三个独立团共3000多人,以及地方武装3000多人,共计1.5万多人部署在高平。一切布置好之后,越军便不断在此地区进行挑衅。到17日下午,我军在东溪构建起环形防御阵地,切断了高平越军南逃的道路,越军346师完全被围。为了阻挡我军的进攻,越军炸毁了一个水库,以水障阻挡我军的攻击。经过工程部队的架桥抢修,我军北路部队得以通过水障。
七律 祈祷
已知风带血腥来,只把惊慌随处栽。
我共生灵同祈祷,君须怜悯到尘埃。
久居前指胸怀阔,以备边陲战事开。
最怕千家荒垄亩,更忧万户祭仙台。
1979年2月19日 星期一
早七点,集中后由总带班张万敏向大家传达南部战区前指战报:云南前线由于向前推进顺利,忽视了对残敌的清剿,残余敌军的小股部队藏在山区,在我主力部队通过时躲进事先已经挖好的隐蔽山洞中,夜间出来活动,使我们南部战区东路军的一个战地医院和一个后勤补给站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运输弹药及补给的车队遭到伏击,造成很多人员死伤及车辆损毁,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南部战区前线作战指挥部命令部队要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彻底清理打掉隐藏在山洞里的残敌。同时从后方调遣部队入越,保障后勤安全。张万敏:黑龙江省明水县人。一九六九年入伍,十六岁起一直从事报务工作,是一位业务非常精通且德高望重的老台长,为人谦和,相处又像兄长,令人难忘。他在带班工作中,曾负责处理总参作战部要求北方前线作战指挥部收信室转发北方前线部队电文,再由前线部队回复本收信室并向总参作战部转发确认收文回执,从收到总参电文到最后回复总参收文回执,总计用时五分钟,使总参作战部也感到惊讶,随即为他记三等功一次。
七律·山洞残敌
越军洞内巧藏身,峡谷高峰不见人。
夜晚离巢闯营寨,林深结伙拌黎民。
我方疏漏出空隙,敌阵沟涵卧比邻。
前线交锋炮声紧,后山报捷此时频。
1979年2月20日 星期二
早七点正常传达南部战区前指战报后,又传达了北部边境情况,今天北部边防守备师报告,我军边防巡逻部队与苏军边防巡逻部队在绥芬河一带发生小规模摩擦,双方都有数人死伤,指挥部已向总参报告。
七律·中苏边界
临界相连一片洲,泉溪并入谷中流。
冬来狐兔随心走,雨落鱼虾任意游。
原本依山兼傍水,何须旧恨换新仇。
如能深种灵犀草,同把丰园果实收。
1979年2月21日 星期三
早七点正常传达南部战区前指战报后,又传达了我军情报机构及北部边防守备部队报告,满洲里方向苏军坦克部队昨天剧增坦克二百多辆,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而且扬言要把大庆变成火海。前指立即命令我方守备部队及野战军部分部队开始换防,同时北部前指作战室通知通信室立即进入双人值班状态。 满洲里地处中国北疆中俄交界处,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早年的共产党人,从这里踏上远赴苏联寻求真理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也是从这里跨出国门出访苏联,谱写了中苏友谊的新篇章。在中苏关系还十分紧张的年代,两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官方经贸关系,但两国边境上早就存在着民间边贸,两国的边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到约定俗称的两国陆地边境线上自行交易。
七律·民间边贸
两国仇雠无往来,民间货殖早年开。
人参木耳野猪肉,狗宝貂皮麋鹿胎。
彼此融和为旧友,生成贸易入新财。
边城若有通关日,门柱根根随意栽。
1979年2月22日 星期四
照常早七点宣读南部战区前线指挥部战报:19日开始,我军对同登越军开始全面进攻。先后攻克同登火车站,炸毁固守的“法国炮台”,突入同登市区,歼灭了越军第3师。另外,今天中午接到总参通报,我国绥芬河一带对面的苏联远东地区,明天将开始多兵种大规模军事演习,作战室要求电台值班人员提高警惕,认真搜索。
七律 职责
一山鳌战万家愁,征伐之哀总未休。
我辈原非懦弱子,柳营不为稻梁谋。
兵戈对举慈悲去,职业难容杀戮收。
到处血腥无玉帛,军人操守在前头。
1979年2月23日 星期五
早上七点,照常集中宣读南部战区前指战报,部队继续向前推进。作战过程中,有些越方居民房屋被破坏。居民聚集在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施内,我军派人向这些居民发放食品时,受到了穿着便衣并混在老百姓当中的越军女兵的突然攻击。越军女兵用事先专门缝制好的外衣内携带全自动步枪突然向我方人员射击,我方在场人员毫无准备,全部身亡。待我方其他人员到达现场后,平息事态,但造成了包括越南老百姓在内的惨痛伤亡。据说越军女兵相处多年的男友刚刚在战场上阵亡。
七律·复仇(一)
淡定门前路尚通,轻描胜败可称雄。
重围项羽兵戈北,不若盘营乌水东。
想做英豪知己力,莫思螳臂挡车功。
屈伸韩信担羞辱,不叫无辜生死同。
复仇(二)
二月天寒风雨吹,声声炮响绿初肥。
殉情一念肝脾碎,遗梦千寻孔雀飞。
孤胆英豪多冢起,数巢惨淡几人归。
凄怆独奏箜篌引,公竟渡河谁是非?
1979年2月24日 星期六
照常规宣读南部战区前指战报:我军从靖西、硕龙等地进军高平,首先占领要地茶灵,接着分兵进攻朔江、七溪、东溪和通农。我军在战略上,悄无声息地给敌人布置一个大口袋。我军在道农、朔江等正面地区,展开强攻,但是却并不急取。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比敌人强大几十倍的炮火,吸引敌人并击垮敌人。与此同时,我军的主攻部队,也兵分两路从靖西与龙州出发。而那支从靖西出发的部队,又分为两路,一路从茶灵后直指高平;另一路则前往高平东面,在这里布下一个口袋。此时,我军又派出一支奇兵,穿插到高平西面,阻击在银山的越军338师。至于东南龙州的部队,再次拆分为两支。一支由水口关直插广洲,作为攻占高平的部队;另一支出布局关,攻七溪、脱浪,并设置阻击阵地,防止驻守在梁山地区的敌人进行增援。主力攻占东溪以后,立马沿4号公路北上,反兜高平后路,至此完成对高平更严密的包围。
七律 高平危机
试探击关多少回,高平姿态已卑微。
炮惊孤貉绕山走,烟裹群鸦连夜飞。
旷野难辞空谷冷,雄心未晓众兵围。
横行亚太笑黄雀,假借熊威助己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