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临古人书法后【代序】
文/余一

【2011年10月与友人一同拜瞻兰亭遗址】

书,古之六艺之一。
它与现代人开车一样平常,也是基本功。但孔子之前,可能指贵族子弟,必须练,后来才发展到民间。对于书法,只要你有喜欢写好的心,就没有写不好的。梁任公也极力提倡平时多练字,他的魏体及张黑汝书法就十分耐看。
临习兰亭,已经二十余年,但每每得之甚少。记得那是大学期间一同学带来私藏多年的《兰亭攻略——临习技法解密》,我三番五次软磨硬泡方借来,用了一周,笔录其中精华。
今年的兰亭书法奖颁奖大会就要在绍兴举行了,我也写写自己与兰亭的故事。
绍兴,我去过三次,那是以前在一家文化公司出差。去到文化古城,一定要去拜瞻一下神往的兰亭,那天没有赶上曲水流觞,只能借着细雨蒙蒙,在兰亭转了一圈,朝圣的恭敬是做到了!也看了绍兴兰亭的八柱,那是刻石,现代人搞的。
最主要是了解了永和八年的那场临流赋诗与热觞黄酒饮醉的前前后后。
现在谈谈我硬笔临习兰亭的过往吧。
硬笔临习,与毛笔不同,其中密钥,唯有书法中人方知。
古人用毛笔就像今天的我们拿水性笔、钢笔一样,但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捧着手机乐呵,就会令真正的书写荒芜而慢慢湮灭。但好在今天有书法课,书法写字的培训与考试的一部分,才不会令这门绝技消亡。
唐代的书法是从汉晋中来,加以规范定于楷法,看初唐四大家的楷书,就像观士兵列阵,长枪剑戟,威严如整,其势巍巍,凛然不可侵犯,而我比较喜欢宋人的写意,很随性又有其独特醇美的厚重,她有理性与感性的交互,欧薛褚颜,各有风格。他们不像明人的态,狂放而扭曲,如傅山张瑞图青藤或伯虎的,宋代的书法是过渡,太理性与严格就会束缚人的性情,明人的失望与疯癫,也楔入到他们的书法里,清人朴学风行,于是又堕入考据及碑学的泥淖,唯独宋的文人将书法推向了一个艺术典雅而性情得以蕴藉的高度,书法的雅致与其个人的综合修养是步调一致的,大文人,大官员,大学问家,大艺术家,人人都是书法高手。
王介甫的谨严精进,范文正的规矩超然,司马光蔡京等宰相的字体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欣喜耐读,而徽宗与高宗都有帝王家的贵气,许多名臣,人人都写出一手高超的字体。而苏黄米蔡四家就是杰出的代表。
尚意合理,理学与心学,在二程、朱夫子与陆九渊等人的提倡下,更是火热异常。宋代文化的这一重要特点,在文学与书画上,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的。所以,单单练习书法,并将这些人的诗文与字体特色,联系其时代的思想特点,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宋人的书法也与宋人的经济大发展,以及江南苏杭及成都天府之国等地生活方式的改观戚戚相连,这样看来,一个书法的切入,可以做出无数的好文章,就等大家去思考与揭示吧!

………………………………
【本期主题:兰亭与我30年】
书王右军之《兰亭序并诗》后
余一
一纸兰亭千笔传,
因人着相心向难。
我今刻画何如意,
各写己情洞若禅。
注,兰亭墨迹,至今有“八柱”之说,也即历代研磨王羲之先生的兰亭后写得不错的,定武及敦煌也有抄本,今余一纯用碑体笔意写之,并附上右军大人当天所写的两首诗作,一四言,一五言,将之补齐,以备各位参阅。
再写兰亭1
余一
百变兰亭百态身,
慕羲怎得一如心。
脱胎换骨缘之道,
可笑无丹石点金。
再写兰亭2
余一
兰亭为祖各寻源,
笔意翻新只啖鲜。
多少今来书法者,
案头戳破寝无眠。
题《五言兰亭诗》3
余一
右军换鹅到兰亭,
一笔风流写黄庭。
千载悠悠成佳话,
又来兰渚梦真情。
再写兰亭4
余一
兰亭千写千人面,
换骨无方点石金。
韵味最难形亦得,
置身每读倍觉亲。
书法兰亭有悟5
余一
其一
黑白之间织纵横,
横平竖直写人生。
生生不息文薪继,
快意江湖共和声。
其二
有形万象为笔留,
一点一横正己忧。
无尽春秋何可贵,
因余涂抹散心俦。
其三
笔下多情为何逑,
不慌宜静迹自留。
得闲草草黎民泪,
墨点寥寥解万愁。
软硬笔临书6
诗/余一
软硬兼施柔里钢,
丝绵裹铁火中枪。
或闻炼笔如禅念,
得失于心不忍妄。
其二 学写魏碑
外锐内柔笔力沉,
明心见道晓其贞。
毫端挺劲元生气,
关键从来微步争。
学书有感7
诗/余一
腕底心痕晒墨痕,
应期美好爱无尘。
何当点画堪多意,
笔下诗情焕我神。
小楷兰亭后8
余一
兰亭万写又黄庭,
魏晋精神见饾饤。
鍾繇千年田楷事,
板桥通询问征明。
注,小楷书法,以得魏晋风度及精神为佳,不论二王还是后来唐之法度,宋之法理,明之法态,清之复古,曾见怀素、郑板桥的小楷及敦煌的手抄纸本保留的墨迹,如今的田氏兄弟楷书,还有欧阳询父子,他们都是学习的榜样,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味道。
秋日书法后作9
诗/余一
其一
隶草楷行笔意陈,
迹留秋肃羡阳春。
心平若水身如镜,
字映胸襟敝帚珍。
其二
晚风入室读清秋,
熔冶诗情织悒忧。
写尽泪痕伤往事,
纵横触目复何求。
……………………………………

【十一年前余一于绍兴留影】
【跋】略谈写字的境界
文/余一
写字,人人都会,幼儿园小朋友也会,更不要说大孩子与读过大学的人。当今社会的人,只是各人写自己的字,而临过帖,写过许多著名书法家及著名的碑帖之人,才有写出个人的风格与对书法也有鲜明的一些借鉴与认识。
随着工具的改变,如今的人写字,与古代读书人不同。古人,账房先生与秀才、举人等,几乎写字是他们的第一关,当然,应试的需要,有一点点的相契合。
以前读书人写字,是写自己的文章,写自己的诗词,几乎没有一个大书法家的传世之作是写别人的东西而闻名的,至少,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兰亭》,《祭侄》,《寒食》,《蜀素》等是这样的。
这里说的写字,多半指硬笔书法,她是在指甲盖上做文章的,一平方厘米的细小空间,怎样安排笔画,结构、笔顺,甚至与考试答题的章法布局,这里是有一些基本的套路与规范的。而对于如何写出有风格的字迹,它考察书写者的多是观察事物的微小差距,这点与百米冲刺大赛一样,大家几乎可以跑出15秒到十秒之间,但牙买加的最佳运动员与世界前十名的短跑名将,就是那0.0几毫米的微妙差距。
书法,乃至许多艺术都是如此,最佳的最恰到好处的地方,就是与他人的一点点变化。增之一点则嫌长,短之一点则露丑,写字,其实是一个运笔与做美的平衡。
今天的科技进步与人的见识高低,影响着硬笔书法的发展与提高。硬笔书法可以写出与毛笔书法一样的千姿百态,也可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但工具特点也是有局限性的,就像*台*湾作家李敖说的,二胡的共鸣箱与钢琴就是没有办法比,但不会影响各自的优缺点,也能产生各自的代表性杰作。
写字,可以从一个微观上看到一个人的基本审美与精神境界,也可以反映书写者的性格特点,真正的硬笔书法,也是毛笔书法的一个延续与变迁,当然,毛笔时代造就了经典,而钢笔时代,也有大众普适的书写体系,到了手机电脑时代,写字逐渐被键盘与手指触屏取代,那么,面对从前的写字,只有分支于美术及视觉艺术的一个细小分支而独立存在,这就是当前初入小学,初高中学生答题考试的一部分人需要注意与提高的关键之地,到了书法艺术家,那又是一个造型与视觉艺术的更高领域,她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与五彩斑斓的,写出自己的个性与自己独特的审美,才是研究写字的最高艺术境界。
把书写当作一个兴趣爱好来学习,一定会收获快乐的,这里成本与投入最小,而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悦己悦心,观赏者也会啧啧称奇的,何乐不为呢?
写出自己内心的快乐,令观赏者也感动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的,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不断地锤炼,方能实现的。
余一与各位写字者共勉之。

【拜会书圣】

【余一与兰亭的一次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