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存良有个懂孝道的弟弟
作者:裴育民
(一)
刘存良何其人也?他是咸阳市黄河文化经济研究会会员,我是该会名誉会长,我们也就认识了。后来我担任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他也加入了我们这个研究会,相互更熟悉了。
他1964年入伍,后调入广西参加七年抗美援越战争,主要向越南运送我国支援的战略物资。1979年又参加七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则是向我军进攻部队运送物资。第一次是帮助越军打败美国侵略,第二次是对越自卫反击。转业前在汽车48团任团政委,他说那时把命交给运输线了,随时都可能牺牲在异国他乡。而且在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他也经历过多次生与死的考验,好在有惊无险,他最终活着回来了,而他的一些战友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束了22年的军旅生活,他转业到咸阳市保险公司汽车修理厂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任市保险公司总经理直至退休。今天我们讲述的主人公不是刘存良先生,而是他的小弟刘余良。他不是公职人员,只是一个曾经当过村支书的农民。刘存良先生几次给我讲过他弟弟当村干部和为人处事的事迹,我们不在此一一提及,只想说说他与自己爱人李菊宁孝敬老人的事情,以此理解百善孝为先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二)
刘家有四兄弟、三姊妹,刘存良为老大,老二是教师,老三老四都是农民,我们重点说的就是老四刘余良。刘家兄弟姊妹几十年和谐相处,这是他们祖上流传下来的好家风,即使在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他们一大家子人也没有分家,全家人口多达24人,妥妥的一个大家庭。在当时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不多见的,现在社会上恐怕找不到几户了。刘家人能如此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可见其优良家风传承多么可贵!
在刘家这么多年来,父母一直跟着小弟余良生活,2006年老父亲去世后,母亲继续跟着小弟一家生活着,刘存良和当教师的老二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觉得小弟这些年来一直照顾父母生活,管吃管喝管穿戴付出了不少精力和钱财,就想着给小弟一些钱,对他们夫妇做一些补偿。但小弟和弟媳怎么也不要,说你们在外边工作忙顾不上,我们在农村照顾老人很方便。再说父母也不愿意在城里住,不习惯,赡养父母也是我们的责任,假如父母只生我一个,难道不养老人了吗?这种淳朴的挚诚的谢绝,让刘存良和二弟十分感动,有这样的好弟弟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缘。既然弟弟分文不要,那他们只能一如既往的逢年过节和星期天看望母亲,并带回各种各样的东西予以弥补,也孝敬母亲。
母亲八十多岁时有时还分别到其他儿女家走走看看,到了90岁以后刘余良两口子就不让其他兄长和姐姐接母亲过去了。有时姐姐们也想接母亲到他们家住几天,刘余良夫妇坚决不同意,他们说母亲到了新环境,吃住都不适应,各家照顾的方式也不一样,弄不好还会闹出病来呢?所以不管是哪家哥哥或姐姐要把老娘接走,他们坚决不允许。大家一看小弟两口子这么珍爱和关照老母亲,真正把老母亲当作家中一宝,也就没有人提接母亲来他们家住几天的话题了。
不过,兄弟姊妹们经常分别前来探望母亲,给母亲买来好吃好喝的,也给母亲买来新衣服什么的。特别是每临母亲生日或逢年过节时,大家回到母亲身旁,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幸福无比,老娘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如此的和谐之家,孝顺的儿女,谁人不羡慕,全村人哪个不赞赏?
每逢这个时候,儿女们轮番给母亲一些零花钱,老太太不时推辞,说我有吃有喝,老四两口子把我管的好好的,我要钱干什么?但儿女们还是说:“你手里有钱,心里踏实,用不用都装在口袋里。”这零用钱就到了老娘的口袋里了。至于老娘如何处理这些零用钱,那是老娘的事儿了。
(三)
刘存良有如此懂礼数、知道德、重孝道、主动承担父母养老责任,任劳任怨,不怕吃苦,更不怕吃亏的好弟弟和好弟媳,应该是刘家兄弟姊妹们的幸运,老天爷让他们终生碰上了这么大度无私、真诚豁达的好弟弟,这更是母亲的福分,小儿子两口的精心照料,日夜陪护,让母亲活到96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也许母亲达不到这样的高寿之年。
同时,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其他兄长和姐妹们的认可,他们的为人品格和奉献精神也让兄弟姊妹们终生感动和铭记,也更加深了兄妹之间浓浓的血脉情怀。他们夫妇的行为受到了全村人的尊重和赞誉,更得到了杨陵区政府的嘉奖。弟媳五次被评为全区“五好媳妇”,这种荣誉是金钱难以买到的,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孝道情怀。
(四)
刘存良先生小弟的孝亲事迹,令人为之感动,如此真挚的孝心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着实少见。虽然他们只是农民,但他们做人做事的品行远远超越了那些衣着光鲜、所谓会算计会算账的聪明人。如今有不少家庭兄弟姊妹为赡养老人争多论少,分崩离析,甚至大打出手或对簿公堂,都不愿承担责任和义务,都说自己有困难。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母亲能养活十个儿女,十个儿女养不了一个娘!”这天理何在?
还有一句话说:“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这么说来,父母把孩子当做宝贝蛋,而孩子长大后却把父母当包袱甩,当皮球踢。真是让父母的心拔凉拔凉的,比石头还凉,如此的行为是人做的事吗?你是否知道父母背着你是多么的伤心,他们偷偷流了多少泪,为了你的面子,他们又吞下了多少泪水?
在这样惨淡的命运结局中,刚强的父亲们只有把痛苦的泪水含在心里,母亲们却常常把泪花挂在脸上,他们难掩内心的痛楚,只能品尝那咸咸的苦涩味道,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而刘存良以及弟妹们的行为,我想他们肯定是这么认为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所以愿为父母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奉劝哪些不愿承担父母养老责任的儿女们,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假惺惺地良心发现,后悔不已。那一切都是骗人的表演,也根本消弥不了不孝的名声。刘家兄弟姊妹孝亲重举,也是对那些忤逆之人的一种警醒:“父母本是在世佛,何必千里拜灵山。”连自己父母都不善待的人,有什么资格跪拜庙宇?天神会揭穿他们的虚情假意!
写于2024年10月5日
作者简介:
裴育民,网名雨石,陕西兴平人,曾先后担任县市党政领导干部数十年。退休后,痴情于阅读和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随笔集《生命留痕》《岁月散记》《青山依旧》,视写作为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乐在其中。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