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抓紧建设黑龙洞景区 发展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2024.10.5
10月4日上午,笔者随新安县作家协会采风团赴该县五头镇胡张沟村正在开发建设的黑龙洞景区进行采风。在黑龙洞的出口处,县作家协会负责人高兴地对陪同采风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岩锋说:“张书记,通过1个多小时进洞参观考察,我们采风团的全体同志都认为这个黑龙洞很有开发建设的价值,咱可得抓紧开发建设它,以此方式促进咱村的乡村振兴呢!”。“是呀!我们一会做好这项工作的。” 张书记充分信心地答复道。这仅是该村开发建设黑龙洞景区、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其“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胡张沟村位于新安县五头镇东部8公里处,原名虎战沟。它东与孟津区麻屯镇薄姬岭村接壤,南与麻屯镇韩庄村为邻,西与麻屯镇聂屯村临界,北与五头镇神堂村、党家沟村、官岭村相连。该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12个自然村,2400口人。
位于该村的神(堂)胡(张沟)路东油房坡下面沟中有个黑龙潭,沟中潺潺泉水四季不断,沟东土崖高达数丈,上有古寨遗址,人称黑龙寨。在寨下面的土崖中,有一条蜿蜒曲折,长达2000余米的土洞。因洞在黑龙寨的下面,故称黑龙洞。
据介绍,黑龙洞挖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当时因朝廷吏治腐败,国家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为抵御割据势力和杆匪的劫掠,清政府命令各地组织团练和修筑圩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胡张沟村乡绅张景田、张景仲带领附近村民耗时两年,在沟中黑龙潭东边的土岗上修建了圩寨。同时,在寨的下面挖了既深又长的土洞。因寨与洞位于黑龙潭旁边,故称“黑龙寨”“黑龙洞”。
黑龙洞虽在崖壁之中,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很多,好似迷宫。里面有居室、灶房、储藏室、石磨、水井、陷井等设施。黑龙洞不但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和地域文化双重价值,而且也是一处风景独特的旅游景点。
据有关专家称,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并且在我国的古寨防御体系中,像这种寨堡和地下密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十分罕见。
这个洞是在2021年被该村在清挖沟中河道淤泥时发现的。当时,村领导班子就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借鉴新安县铁门镇土古洞的藏兵洞开发旅游成功的经验,充分利用这个黑龙洞的独特资源,开发建设黑龙洞景区,促进村里的“乡村振兴”。2022年五一节过后,该村在外创业有成且怀有感恩奉献家乡之心的乡贤侯存平先生,他主动找到村支书张岩锋,详细谈了:“他会尽力促成有关投资商开发建设好黑龙洞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此方式促进村里的“乡村振兴”,提升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指数”的规划。张支书代表村领导班子答应了他的这一请求,并表示会全力支持他的这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目前该景区已初步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
为了提高该景区在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助推景区高效率的建设和发展。经新安县党史方志研究室特邀编辑崔土改从中间的协调,这次由新安县作家协会主席李学良亲自带着20余名作协骨干会员赴该景区进行好这次采风宣传活动。
当日上午10时,我们采风团在村支书张岩锋带领下,正式进入黑龙洞参观考察。黑龙洞的主巷道大都是很窄很低,行走时必需弯腰才可以。沿途中,我们看到主巷道两侧等距离分布有居室、储藏室、会议室、灶房、水井、陷井等。当我们弯腰行走累时,主巷道途中会来一个大窑洞,在这个大窑洞里,人可以直起腰活动活动身子。从这一点来说,先辈们是有大智慧的,他们在进洞避难的同时,也能够想出办法的,让人好好停下来歇一会,再往前走。当我们采风团走到有多处分道口时,有位采风的老师说:“这给小时候看过电影《地道战》里的地道一样,如果在这里打日本鬼子也是可行的。”陪同我们采风的侯岩锋支书接过话题说:“听老人们常讲,我们的黑龙洞在抗日战争中也派上了用场了。这里的精彩抗战故事,等到我们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研讨时,我会请村里老人给你们详细地讲讲。”我们采风团在黑龙洞里参观考察,足足用了1个多小时才走到洞的出口。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个洞很有参观、考察、旅游的价值。”
当日上午11时20分,我们采风团在胡张沟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进行黑龙洞采风分享和其开发研讨会。会议有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主任郭建立主持。首先,村支书张岩锋概括而重点地给大家介绍了胡张沟村的基本情况和黑龙洞景区开发建设规划。他特别请求大家就黑龙洞景区开发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其次,村里的两位八旬老人张保杰和张保佑分别介绍了黑龙洞挖掘使用情况。张保佑老人重点讲解了村里的前辈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充分利用黑龙洞保护人员和便利作战的优势,在黑龙洞周边,配合八路军狠狠打击来犯的日本鬼子。同时,战斗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前辈们就把他们抬到黑龙洞的居室里,对其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张保佑老人讲完后又给大家展示了去年村里在黑龙洞外边地里挖掘出于当年战斗中被击毙的日本军官、士兵所留下的指挥刀和刺刀;接着,各位老师就黑龙洞景区开发建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县作家协会主席李学良讲到:“感谢张支书和胡张沟村父老乡亲们的热情接待,黑龙洞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我请各位老师回去后都能够静下心来,写出一流的作品,为黑龙洞景区大发展做好宣传。”;最后,张岩锋支书作了会议总结并肯请大家把胡张沟村当成第二故乡,常回来看看,为第二故乡,尤其是黑龙洞景区开发建设多宣传鼓劲。
这次胡张沟村黑龙洞景区采风和其开发建设研讨活动成功地进行,在所有参加活动人的中间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精诚团结,努力工作,进一步做好黑龙洞景区开发建设和宣传报道,使黑龙洞景区真正在该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附件之一:本篇报道配音歌曲是《乡村振兴》
附件之二:作者个人简介
李志华个人的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还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