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为洛阳秋天写首诗
文/杨文静
天凉好个秋!你有没有一种冲动,想为洛阳的秋天写一首诗?瞧,他们早就写过了。“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洛水秋深碧如黛”“何当载酒纵扁舟”……· · ·
丹桂飘香,正是金风送爽时。古代的洛阳城是无数文人才子向往的地方,他们不远数千里来当“洛漂”,希望能一睹名城风采,一展才华抱负。秋风起时,木叶纷飞,游子们的思乡之情也跟着飞起来了。洛阳城里见秋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城,因见秋风起,心生思乡情,欲作家书,然而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写起。好容易写完了信,找到能帮忙捎信的人,人家都要出发了,自己又忽然想到有件重要的事漏掉了,赶紧拽住捎信的人,打开信函,再补几句……这名游子便是张籍,是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是把杜甫的诗烧成灰拌蜂蜜吃的张籍,是名师韩愈大力提携、举荐的张籍,是因乐府诗写得好而被白居易钦佩的张籍……写这首诗时,张籍还很年轻,和多数“洛漂”一样,他慕名来到洛阳,在此游历,交友,读书。秋风起时,年轻的他思念家乡亲人,提笔欲作家书。张籍是苏州(西晋称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据《张籍传》的作者和县徐斌先生称,彼时张籍的父亲在乌江县做小官,这封家书应是托人捎到乌江县去了。年逾五旬,张籍又到洛阳,这次是来做官,任水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不知那时的他见到洛城秋风起,还会不会托人往家乡捎书信,会不会如从前一样“意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