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平寺賦
文/林火现
岁乃甲辰,节于国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郎居榕城,适假返乡,驱车三平,半日以游。
其辞曰:
午过天阴而秋风不拂,
日隐光失以整装待发。
别古镇二都兮驰骋于沈海之高速,望无极穹庐兮穿梭诏平之巅峰。青龙之起伏兮蜿蜒而入眼底,山村之依傍兮四时以伴柚芳。路若银带缠青山之妙女,心似春燕翔祖师之尊前。
妻不禁路之颠簸,晕也;
吾已至寺之门道,欣之。
车缓缓而行,人熙熙而履。
道下潺潺之清流者谷泉也,
山间绿绿之修长者翠竹也。
松舒长臂以迎客,
草绽小蕾而发芳。
车息于坪侧,人憩于馆前。
购票声,欢笑声,鞭炮声齐入耳根;
游旅群,小车群,寺庙群尽收眼底。
景区口石像樽一,祖师坐也。
广坪上谒者甚众,游客拜之。
祖师者谁?
祖师,生于唐兴元元年,乃唐代高僧,法名义中,敕谥号为广济大师。祖师公成佛后,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
像后,巨幅大字曰“有求必应”以显祖师爱民之心,无边之法力,故谒者众。
妻拜之,儿仰之,吾礼之。
入,见:山门。
有十二生肖立于左右,乃雕也。
复见独特闾榜书其三平寺。为门坪者,摆香案百也。
红蓬下案几无数兮祭祀满桌,
黄纸边香烟三支兮袅娜升天。
三平寺依文峰山区之三平村,乃闽南佛教古刹。斯为扬义中建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首曰“三平真院”。其历尽沧桑,自唐以来据碑刻、史志记载修碑四,修寺十又一。该寺庙矗立于“蛇穴宝地”之上,坐北朝南,融青葱之松海,拥起伏之峰峦,坐游蛇之中线,可谓寺之标本也,其格局独具,气势磅礴。寺分天王殿、大雄宝殿、祖殿、塔殿等,其建筑盖三千多平之阔。可与丹诏点灯寺齐秀。
′过山门,来寺门。
见赵朴初老先生题”三平寺”匾,大门联曰:
“梅岭禅灯照八闽,潮州法乳抚三平”
又有柱联曰:“梵宇礼高僧日见云笼半殿;禅门修净果时闻钟磐彻诸天”。
人络驿不绝尽远方雅客,山云烟袅袅乃大师恩泽。
忽至”大雄宝殿”矣。楼阁古朴而庄严,梁龙骧步而戏珠。
有联撰之曰:
“般若灯明,光照大千世界;
菩提树茂,荫遮万众生灵”。
又曰:
”蒲团参妙缔,禹物由来空色相;
古刹悟禅机,众生至此净尘心”。
吾亲拜谒三尊大神,至于塔殿。
塔殿正中奉祖师神像。后为石巩禅师、蛇侍者、虎侍者、潘颜尚书等。祖师神像下有古井,乃义中禅师之真身舍利也,实为三平寺之宝。
有联曰:“道高有象鬼神惊”,意为祖师初至三平降服“山鬼”,令其建寺;“法大无边龙虎伏”就是收服蛇、虎两侍者,随侍左右。
其香火鼎盛兮抚舍利之身,以佑安康;
寺烛光闪烁兮祈大师之恩,而庆华诞。
吾去,寺之右也。
此乃”广济园”,其接山之壑,
青峰竦峙兮松涛起伏呼呼入耳,
山涧泠冷兮锦鳞游泳翕翕于岩;
修竹青青兮曲径出没于园,
芳草萋萋兮馨香洋溢于袖。
虎泉清冽喷射于襟,而烟雾弥漫;
秋兰犹绿茁壮于丘,以四时若春。
涤手,有濯贪泉而觉爽,
步足,有涉小径而通幽。
园于岩穴之下,身处桃源之间。
诚然,世之奇伟,常于险以远,
去世间之繁杂,留祖师之禅机。
过水上观音,登文化胜园。
四字耀眼者”知恩报恩”也,
仰巍巍祖师像兮若佛光之赫赫,
攀高升石台阶兮似青云之飘飘。
放眼三平诸峰,觉宇宙之无穷;
俯嘛万物生灵,认盈虚之有数。
寻梦四十秋,圆梦以茫茫;
奔波数万里,行囊何空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时将酉也,山气朦胧,行人渐稀,觉身衣之单薄,秋凉之袭身,返之。
同行者妻,儿,小姨,内弟妹也。
′2024年10月4日夜
作者简介:
林火现,墨耕轩主人,大学本科文化,1965年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诏安,中学语文教师,高级书法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爱好书画,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金浦报》、《漳州革命老区丛书.诗词卷》、《诗文艺》、《诗词中国》、《读文斋.现代诗歌》、《好山好水》、《都市头条》、《今日头条》、《中国诗歌》、《中国爱情诗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