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是新疆旅游的一张名片
——畅游新疆南北疆纪行 (3)
文/秃山情
乘专列畅游大美新疆的浩瀚南北疆,大部分夜晚是列车上度过的。连续一个星期的长时间乘车和高强度游玩,大家都感觉到身心疲惫,精疲力竭了。
9月17号早上5点半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站时,许多人步履蹒跚、劳累不堪。出站后又乘坐大巴车直奔北疆的最后一个王牌景点——天山天池。也许天还未亮的缘故,再加上长途跋涉,车马劳顿,大巴车上鼾声四起,睡意朦胧。行驶了大约1个半小时,到达了离乌鲁木齐100多公里的天山景区门口。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排队通过检票口后,又乘坐景区的专用电动大巴开始攀山了。
蓝天白云仍然是天山景区永恒的幕布,森林奇峰依然是天山景区不变的镜头。沿途风景确实很美,但产生了审美疲劳,再加上刚刚游览完喀纳斯湖无与伦比的绝美风光,眼前的这些优美风景,奇特地貌景观就不能激起我内心的涟漪,真有点“奇山秀水风光美,常观之人兴致少”之感。
一路盘旋而上,最使我心惊肉跳、头晕目炫的是大巴车行驶在悬崖峭壁之间开凿的陡峭和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的那种命悬一线的感觉。
大巴时而进入耸壁对峙,光线幽暗的涧底之间;时而在巉岩危石间穿行;时而在顺山脊梁修建的高坡上怒吼。而大多数地段一边是万丈深渊,而另一边为千仞壁立,尤其是急转弯处前面明明是断头崖,可司机猛一打方向盘又爬入了另一边的山沟之中,真的有一种在鬼门关上游荡的感觉。
盘山路上车水马龙,从我们乘坐的大巴头顶和脚低下不时来回飞驰穿梭,看得非常惊险刺激。耗时约40分钟到了山顶天池的入囗处,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操着南腔北调的游客。“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车拉人挤,笛鸣人吵,象潮水一般涌向湖边。
沿着栈道我们几位朋友随着人流拾阶而上,大约步行了1500多米,就到了天池之边。乍一看,恍然觉得来到了海东循化的孟达天池,不仅山形地貌、周围覆盖的原始森林、生长的各种植物、就连湖水呈现的颜色、沿湖栈道都极其相似。
再仔细一辨别,天山天池的面积比孟达天池大多了,尤其是洁白的博格达雪峰直刺青天,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环。
远远看去在景区左边向阳的山坡上还建有西王母的行宫,山坳的湖水间掩隐着一座红顶的圆形古建筑,这些都是天山天池最为独特的元素。
我们几个拿着手机拍照、录频留影后,沿着右边的湖边栈道边欣赏边交流边行进。只见湖水碧波荡漾,倒影着蓝天白云、森林草地;山峦翠绿欲滴,夹杂着乔木灌木、草地野花,一幅山水交融的绝美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并且不断随着行进步伐向远处伸展,真像古人描写的那样“天山天池秀,碧水映蓝天。白云千载空悠悠,高山入水不回头”。
平静如镜的湖面上连一根草、一片树叶都见不到,湖水清澈透明,连水下的水生物、小鱼小虾都能看得非常清楚。
大约步行了2000多米后,同伴们不想走了,便在几棵大树底下休息一会后就打卡下山了。
回来后心有不甘,于是就上网捜集了关于天山天池和孟达天池的资料进行了认真阅读并对比,发现二者都是全国最著名的“四大天池”之中的其中两个。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孟达天池则是4A级景区,位于青海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被誉为“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是一个冰雪消融的天然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面积为4.9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约105米。
而孟达天池的总面积约为96平方公里,是泉水入湖和自然雨雪来水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呈椭圆形,面积约为0.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约20米。
由此可见,孟达天池比天山天池逊色了许多。天山天池不愧有“天山第一胜景,瑶池不二仙境”的美誉,是新疆旅游的最靓名片,更是世界看新疆的重要窗口。
还有天山天池不仅风景壮美、西域独绝,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文献古称“瑶池”,相传是西王母沐浴和梳妆之地,故赋予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借此传说每年8月中旬举办“王母瑶池蟠桃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此外,景区在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觉得这就是天山天池和孟达天池的最大差别,有些成分是人的观念的差别,是执政意识和发展能力的差别。仅从景区的介绍材料上可见一斑,天山景区的介绍材料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全面、数据翔实达600多字以上,而孟达景区的介绍材料蜻蜓点水似的仅为150多字。
由此推而广之,在同属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两地在旅游文化建设、推介旅游品牌方面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将全国仅有的“四大天池”之一的孟达天池以及青海独有的许多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宣传、推介,打造成青藏高原火爆的象天山天池一样的旅游名片,成为海内外游客的首选之地;将大美青海推向世界,使旅游真正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还任重道远,需策马加鞭。
2024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