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绿的诗篇
总编 阳光
策划 腾
主播
腾 鸣真 远方 裘韵 飞翔 梅芳竹青

教师节有感
晓绿
三尺讲坛乾坤大,
培育新苗国之栋。
一枝粉笔传授业,
崇高职业惹人羡。
吾之老师八十多,
清晨微信送祝福。
遥想当年进学校,
老师青春盎益美,
言传身教受终身。
岁月逝去吾花甲,
一声教师暖心田。
两袖请风品德高,
灵魂工程吾敬仰。
祝愿天下老师们,
身体健康永快乐。

文友徐祖威
晓绿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我与祖威兄认识已三年了,《一个平民的变迁》一书读后感觉他一生命运曲折艰难,又为他坚持信念,热爱生活而钦佩。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初勇于商海搏击,为改变命运而坚韧奋斗努力,赢得成功后不忘初心,吸纳下岗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出了力。
祖威先生的人生经历恰似社会发展的缩影,为此他化费四年时间写成《一个平民的变迁》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发行,于2018年在上海书城隆重举行新书发布会,二百多位亲朋好友见证了这一美好时间。他平时常把祖母的话记在心里,要做善事做好人。我们志趣相投的人常在祖威先生的安排下进行了几次聚会活动,如星巴客,朱家角,新场古镇,高桥左镇等,老有所乐,增进友谊,其乐无穷。
一般做生意之人不会与文学相搭,祖威先生另类,他年轻时到崇明农场,带了好多名著书,空闲时阅读并做笔记,据好朋友说,他从小爱写作,从骨子里爱好文学,如今常写一些接地气的散文,内容丰富,有时写生活中的有趣事,有时写人生感悟等,读他的文章心中舒畅,通透明了。
作为浦东作协会员的他,如今生活安逸.家庭幸福,妻子叶老师是他的贤内助,女儿女婿也挺优秀的。前几年买了崇明的房子,在荒地上开劈了蔬菜果园,规模之大,种小麦,各种蔬菜等,辛勒耕耘,对他来说,一是锻炼身体,二是绿色食物,我们都尝过他种的蕃茄和落苏,在此谢谢。
徐祖威先生虽古稀之年,共和国同龄人,但他心态好,思维奇特,做美篇写文章,在他身上有一股执着认真的劲,做任何事情一定尽善尽美做好。这是难能可贵的。
朋友说,他是奇人,商人,又是文人,真是华丽的转身。

端午抒怀
晓绿
粽叶裹米成棕子,
清香入口美味佳。
红豆枣儿甜津津,
精肉赤酱香喷喷。
年少过节好热闹,
慈母裹粽美又快。
柴火紫烟大灶煮,
屋内飘香惹人喜。
诗人屈原传天下,
忧国为民驱恶魔。
纪念先贤存志远,
江山清明民安康。
花甲岁月过端午,
别有情趣看龙舟。
门挂菖蒲驱百虫,
中华传统要铭记,

杉树 与白鹭
文/晓绿
里下河湿地公园
满目杉树挺拔耸立
象一个个卫士守在那儿
和日月同辉
与白鹭相伴
阳光下杉树倒影在水面
好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河面上铺着人行走的木板路
亭台楼宇小桥流水
轻舟穿流在河里
与杉树亲密拥抱
我们荡漾在水里
心在船工撑杆中
领会湿地的风景
杉树粗壮坚韧
象征一种精神
树根扎在水中
滋养水中生物
路旁紫花绽放
吾爱这片杉树丛林
看白鹭在树上巢屋
听白鹭在悠闲歌唱
天地之间和诣共存

人生晚年
晓绿
镜中的吾两鬓露白,
脸失去青年时光鲜,
留下是夕阳的余辉。
岁月带走了美丽,
时光消磨了体能。
夕阳路上除了老去,
留下是健康和快乐,
心灵纯洁唯一追求,
诗文点缀生活,
笔墨陶冶情操,
歌声绽放心情,
欢笑迎接未来。
站在人生夕阳驿站,
追求知识充实生活,
坦然面对疾患痛苦,
优雅的老去是归宿,
生如夏花之绚丽,
死如秋叶之静美。

中秋抒怀
晓绿
每当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
心中有种过中秋的愿望。
每当抒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
眼前仿佛看到先贤们的家国情怀。
皎洁月光宁静夜,
每家窗户亮着灯,
吃月饼来赏月亮,
一家三代齐融融。
少时中秋母做饼,
饼圆甜蜜家温暖。
成家中秋看父母,
拎盒月饼来孝敬。
如今中秋思母爱,
天上父母可安好?
中秋佳节年年过,
每逢佳节思亲人。
国盛家和寄深情。
团圆快乐奔健康。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陆惠兰,女,,1960年4月,原八二二宣传科工作,大专毕业。喜欢文学和书法,曾在上海大众卫生报发表文章,参加东宫五十周年征文活动等。退休后乐此不疲,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沙龙活动。爱好书法源于小学,并热衷于学习书法理论,勤学苦练,在职时常光临朵云轩及书法展览馆,得到过著名书法大家刘小晴老师指导,现是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会员(λ会时间2012.5)。文学艺术事业是我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