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创作品中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数字)
内部矛盾 心里不要有敌人
投稿的作 者 : 林耀平
三国时期著名的四朝(曹操、曹丕、曹㕡、曹芳)重臣司马懿对魏王说: 臣一路走来,没有一个敌人,有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我们这一代人,虽生来艰辛,但却遇到了现在的好时代,非常值得庆幸。昨天早上,我去菜市买菜回家的路上,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问我: “子姜多少钱一斤?”我说: “四块”。他说: “现在吃的东西还是便宜,遇到了好时代。你也有60了吧?”我说: “68了”。他说: “你吃的苦没有我们的多。”我说: “我吃过的苦,你可能没吃过: 我当兵出身的,是保卫原子弹的,在青藏高原,缺氧、缺水、缺吃。”他说: “哦,够苦的!”告别时,我跟他说: “知足常乐,健康第一”。他回头看着我大声说道:“对对对!说得太好了!”他一路蹶尘,甚是轻松。
我之所以讲这个偶遇的小故事,实际上就一句话: 人世间纷繁复杂,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很重要,尤其心里面不能有敌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由于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各种不健康的心理有太多太多: 别人高升了、进步了,他的红眼病患了;别人因为表现突出获奖了、得利了,他的嫉妒感来了;甚至别人的征文比赛拿了个一、二等奖,他也在“心潮起伏”,反正全身上下都不舒服,看不得别人比他好,比他强。
当今之世,具有上述心态之人,确实不少。若有这种心态的人们,我建议好好读读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和“四朝重臣”司马懿。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真的会有许多“惑”。惑者,迷惑、疑惑、不明白、不清楚也。子曰: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即: 对待同样一个人,当他对你好的时候、顺着你的时候、帮助你的时候,希望他过得更好;当他出了问题,或者他不帮你,你对他有意见的时候,甚至得罪你以后,恨不得他马上死去。如此心态,这是在你的心中把别人当成敌人了。这种心理,是绝对的小人心态,是极其有害的。
但是,作为“大度”之人,遇到如此心态的小人,也是一件好事。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善鸿老师说: “遇到小人,也是一种福气”。因为,他们的阴险狡诈、明争暗斗,可以砺炼你,可以让你成长,甚至能给你披上“铠甲”,让你更加勇敢、坚强、坚韧。
同时,作为一个内心强大者,在人际交往中,心里真的不应当有敌人。这一点,我们必须向司马懿学习。司马懿一生真正强劲的对手就两人: 杨修和诸葛亮。
杨修是“曹植党”的核心幕僚,他把司马懿当作眼中钉,肉中刺,非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当杨修的阴谋败露,在曹操杀杨修之前,司马懿还专门请求曹操首肯,让他去见杨修一面。此举,把曹操也搞糊涂了,深深不解。
同样,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后,蜀军撤退,司马懿赶到诸葛亮病逝的营帐,不怒不怨,以水代酒主动祭拜: “虽然你我为敌六载,但我却一直视你为知音。孔明,让我尊你一声: 先生!”
生活中,虽心里不应当有敌人,但反过来讲: 仇敌往往是用来成就你的。在你的生活中,让自己有一个寝食难安的强大对手,就犹如一头猛兽在你的身后追赶,能使你不断地进化,未偿不是一件好事。
总之,还是佛家说得好: 心中事,何时放下,何时轻松。
林耀平先生简介(V∧)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