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紫枣树
李恩忠
“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伴随我曾走过的路……”每当听到那甜美的歌声,我的心就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说起“枣”,人们马上会想到耳熟能详的,“乐陵小枣”、“沾化冬枣”、“新疆灰枣”等,而对名不见经传的紫枣,人们可能知之甚少,伴随我成长的家中那几棵紫枣树,很是让我魂牵梦素。
枣科紫枣属水果,又名“紫铃”(因个大外形酷似紫色的铃铛而得名),紫枣果粒高2.5-2.8cm,直径 2.4-2.9cm,果色呈紫红色。主要分部在河北省南部。因我老家和河北搭界,所以也有种植。紫枣适于制成干品,由于其干品果皮比普通红枣颜色更重,故称“紫枣”。紫枣干品外观呈圆形,紫而多皱,晒后不干。肉厚核小,最大者有“八个一尺、九个一斤”之说。
大枣果肉肥厚,色美味甜,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因此大枣历来是益气、养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等病人都很有益。大枣不仅是养生保健的佳品,更是护肤美颜的佳品。
原先我家的在村后面有一片紫枣林,是我姥姥祖上传下来的,至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后来我家为了保住这片紫枣林,就从村前搬到了村后,盖了座新房,把几颗老紫枣树,圈在了院子里。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几颗大紫枣树,也是我们家的“宝贝”,不但可以解馋,又可以顶饿,晒干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那个年代能变卖的东西很少,卖了枣的钱可以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念书用的笔墨纸张。
枣林在村外时,还没等枣子成熟,一群调皮的孩子,就会够枣吃,看到后撵跑了,一会还会回来继续够着吃,等到枣儿成熟了,夜里还会有大人偷,所以一年到头也收不了多少枣,等到我家盖房后,老紫枣树才真正成为我家的私有财产,从此每年都会收获满满,赶上丰收年能收获好几口袋大枣。
每当春天来临,桃树、杏树、梨树争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唯独家中的老枣树,像熟睡的老人,迟迟不愿醒来。等到各种花儿都谢了,老枣树才开始长出嫩芽,不久,又长出米粒般大小的花蕾。花蕾盛开时也只有绿豆粒那么大。在纤细的花蕾周围,整齐的排列着五片黄色小花瓣,构成了一朵朵娟秀、玲珑、淡雅的枣花。远远就能闻到馥郁的花香,满院子落枣花的时候,金黄色的枣花像下雪,簌簌而下,我便望着枣树发呆,仿佛满树的枣子又长了来,由青变黄,由黄变红,一堆堆一串串,把我给馋的!
我家院子里的紫枣树,长得枝繁叶茂,荫翳蔽日,树下又成了纳凉玩耍的好地方。但我们小孩最盼望的还是秋天,每天上学放学从树下经过,都会下意识抬头看两眼,瞅着枣子小得像米粒,不免有点着急,不知道它们哪天才能长大长熟。
又似乎某一天,忽然感到好几天没有听到蝉的聒噪了,才发现夏天正悄悄溜走,而枣子已由翠绿开始泛白泛黄,进而变红了——吃嘴精们的好日子终于来了。成熟的大枣像一颗颗肥嘟嘟的玛瑙,黄里透红,饱满鲜亮。
“七月十五穿红袄,八月十五乱打枣”。每年八月初,我家就会在每次蒸馒头时,打一些鲜枣下来一起蒸上,蒸熟的枣子又甜又软,非常好吃!那个滋味可以说是人间美味,堪比珍馐美馔。在这个丰硕的季节,最兴奋最热闹的就是打枣了。大人们提前在树下铺上笘子、苇席,有时还在上面铺一层被子,防止大枣落地时摔破。父亲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从不同方向叭叭叭地敲打枝干,随着枣叶纷飞,大枣扑腾往下掉,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在下面大呼小叫着开始抢着拾,头上噗噗踏踏,哗哗啦啦掉着,枣子砸在头上,也全然不顾,可大家还是争先恐后的捡,看谁捡的多,实在拿不了就会放在篮子里,不一会儿篮子就满了,再用簸箕,不久簸箕也满了,再倒进口袋里。全家人乐开了花,时不时捡喜欢的放进嘴里,太好吃了!大家手里拿着,嘴里吃着,有说有笑,时不时跑东跑西的捡枣子,整个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有几个大枣长在树梢,竹竿够不着,我自告奋勇要爬上去摇,但因为枣树高、刺又多,母亲不让我爬,说要留几个枣看树,不能打得那么干净。
后来,由于家中建造东西偏房的需要,老紫枣树砍伐的只剩下院子当中的那一棵。这棵高大粗壮的紫枣树,它总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依然像一顶巨大的锦罗伞盖,以昂首挺拔的身姿屹立在院子当中,每年给家中贡献丰硕果实的同时,为家人遮挡着夏天的炎炎烈日,成为家人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光阴似箭,时过境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马庙村已经整体搬迁上楼,那些老紫枣树也早已不在,而它们带来的童趣,至今还在我心底荡漾。

作者简介:李恩忠,爱好写作、摄影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