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柳枝贵如金(原创首发)
文/白江永
会昌二年(842年)夏,白居易七十一岁,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次年春,他无意之间走到了荒废的永丰坊,昔日的繁华一如云烟,眼前颓败的景象不由人暗自伤感,拢目角落处有一颗树皮开裂,满身瘤疤的老柳树,却随风舞动着嫩黄丝柔的柳枝,开裂的瘤疤与柔软的嫩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脱口成章,“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咏物寓意,看似老树,但依然生机盎然,孤寂独处无人欣赏,寓意自己的“兼济之志”无法施展。
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进入教坊,唐武宗李炎甚是喜爱,命人折树枝植于皇家园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只从诏令一出,柳枝身价堪比黄金。一时间达官贵人、贩夫走卒蜂拥而至“追星”,枝条几乎被折光,官府只得派兵丁看护。
为什么有如此情况出现呢?
当时白居易是有很多铁杆粉丝的:礼部、吏部选拔人才,多以白居易应试所做辞赋、判词为标准。
鸡林国(朝鲜)宰相,每每用一金换一篇白居易诗文,是真是假,宰相自能辨别。
酉阳葛清因特别喜欢白居易,佩服的更是五体投地,对于白居易的诗词不仅仅是牢记于心,更是在自己的全身上刺青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词,并且是图文并茂。他还经常光着膀子在街上行走,葛清真的算是一个狂热粉丝了。
从王侯公卿的妾妇到童仆奴婢,到士大夫或平民、僧侣、孀妇、少女、歌妓等,人人口中都吟诵着他的诗。所有乡校、佛寺、旅舍、航船之中,往往题写白居易的诗作;宫禁官署、道观寺庙、驿站旅舍的墙壁上,无处不题写着他的诗。以至于将白居易的诗缮写刻印,到街市上叫卖,或用以易酒换茶的,处处皆是。甚至盗窃乐天名姓,随意出售己之所作。当时白居易的“粉丝”遍布四海内外。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