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许峰
生无绿叶衬红装,
蒙尘纳垢吐芬芳。
一树赤焰惊世俗,
燃尽春华入药汤。
——萧啸
**《木棉花》诗词赏析**
在繁花似锦的春日里,木棉花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傲立于世。它不似其他花朵那般娇柔,生来便无绿叶衬托其红装,却依旧能在尘埃中绽放出别样的芬芳。
“生无绿叶衬红装”
这句诗道出了木棉花的与众不同。在众花争艳的时节,它独树一帜,不依赖任何陪衬,仅凭自身的艳丽便足以吸引世人的目光。它的红,是那种热烈而奔放的红,如同赤焰般灼烧着人们的视线,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蒙尘纳垢吐芬芳”
这句诗则描绘了木棉花的坚韧与不屈。即便是在污浊的环境中,它也能顽强生长,不仅没有被尘埃所淹没,反而绽放出更加浓郁的芬芳。这种精神,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感叹其生命力的顽强与伟大。
“一树赤焰惊世俗”
这是对木棉花最为贴切的形容。它如同一树燃烧的火焰,以其炽热的色彩和奔放的生命力,惊艳了世俗的眼光。每当春天来临,木棉花便以其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生命的热情和力量。
“燃尽春华入药汤”
这句诗则透露出木棉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着实用的药用功效。在春华燃尽之际,它的花朵被采摘下来,入药成汤,为人们带去健康与希望。这种奉献精神,更是让人对木棉花充满了敬意与感激。
木棉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坚韧的精神,成为了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在欣赏它的美丽的同时,也学习它那种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吧!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作者简介
萧啸,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宝岛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现任职湖北黄冈美嘉医疗美容集团总经理助理、高级顾问讲师,鄂州市菩仁医疗集团文化部长。黄冈市萧啸文化传媒负责人。本人特别热爱中国共产党,强烈支持宝岛回归祖国,愿将一生所学,贡献祖国。30岁大学毕业,任职中国宝岛地区知名新闻媒体总编辑,记者生涯18年,采访写作超过1千万字,1990-2000年带领宝岛新闻界突破传统,影响社会舆论发展至钜,创造世界新闻史多项记录。个性开朗豁达,经常保持积极奋斗向上,喜欢与人为善,乐于牺牲奉献,人称快乐教主,自号社会王萧啸,大家都叫我萧啸老师。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个别图片由放飞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