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花溪小憩”
朱亚夫
严格地说,“花溪小憩”并不是巴金的书斋,它只是个旅社,但巴金又确实曾在这里生活、创作过,而且,巴金与肖珊就是在“花溪小憩”中结的婚,他的中篇小说《憩园》基本上也是在“花溪小憩”中完成的。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巴金出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科学校,参与编辑进步刊物《半月》,1923年到上海、南京求学,后旅居法国巴黎,开始文学创作。抗战期间,与茅盾、靳以编《呐喊》、《烽火》等刊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2年被授于“但丁国际奖”奖章,1985年被美国文学研究院授于外国名誉院士称号,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1944年,巴金在战乱中,用笔战斗,辗转颠沛,来到贵阳。5月初,与巴金相恋的肖珊,从桂林也来到了贵阳。5月8日,他俩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中结婚。“花溪小憩”是中国旅行社在郊外花溪之地的招待所。它是一所很漂亮的花园洋房,地处一个大公园里面。巴金在劳作之余,常在这个公园里散步。“小憩”没有楼,却有一间又大又华丽的客厅,客房不多,又逢乱世,客人更少。巴金与肖珊结婚没有几天,就送肖珊到四川旅行,他自己留在“花溪小憩”中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
巴金的这部小说定名为“憩园”,可能是受到“花溪小憩”的影响。不过,巴金在四川成都老家的花园也叫“憩园’。巴金后来在小说里曾这样描写过它:“右边一排门全闭得紧紧的,在靠大厅的阶上有两扇小门,门楣上贴着一张白纸横条,上面黑黑的两个字,还是那篆体的‘憩园’……”后来,巴金的三叔在成都玉皇观街修建的住宅,也取名“憩园”。《憩园》中的主人公杨老三,其原型取自他五叔。“憩园”在解放后,尚存成都,只是换了主人。看来巴金对《憩园》情有独钟。《憩园》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憩园》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后说:“巴金的《憩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本。”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则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都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巴金自己在1961年曾写过一篇《谈“憩园“》的文章。他回忆说,《憩园》的大部分是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里写的。“小憩”白天静,夜里更静,然而不分昼夜都有水声,水声单调没有变化,听惯了就好像没有声音一样,这真是静心写作的理想之所。晚上,‘小憩’里没有电灯,巴金就靠一盏清油灯的微光,埋头写作,他的视力不佳,在油灯的微光下写字时间一长,会发生视线模糊的情况。因此,巴金晚上睡得较早,但起得不迟。“当时我正在壮年,每天伏案十小时以上,并不感到文思枯竭。在‘小憩’的短短几天中我的确写得不少。我写小说也有像《苦难的历程》的作者那样的习惯,想到了一个细节就坐下来,动着笔,让这个细节慢慢地引出了全部的故事……
人物自己在说话,在行动,在斗争,我需要的什么东西都像喷泉一
样,很自然地出来了。”细读这段文字,巴金当年在“花溪小憩’中创作的风姿,活龙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近几年,这里建成了贵阳花溪公园,内建有“巴金纪念室”,人们在这里可一览巴金的创作风姿,也可见证巴金的爱情。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紫来斋等。上海市人。历任《上海老年报》社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社主编、《九九关爱》网站顾问团团长等。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杂文学会顾问等。自1964年以来,在海内外200余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8000多篇,其中不少文章入选《时代领跑者》《文苑剪影》《上海杂文选》等近百部书中,著有《亚夫杂文选》《人生畅想曲》《黄昏风景线》《书斋文化》《杂坛徜徉录》《名家斋号趣谈》等;主编《寿星列传》《三十六计新解》《中华名人书斋大观》《老年生活实用大全》(新版)等。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02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