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心灵之旅
---电视连续剧《山花烂漫时》观后感
徐友擎(江苏)
金秋送爽的季节,以“七一奖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事迹创编的电视连续剧《山花烂漫时》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我这次当了一回“追剧佬”。半个多月来守时看完了23集连续剧,我完全沉浸其中,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又一次感动着,每天观看潸然泪下,心中百感交集。实话说,这样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作品,很难会有人看了不为之动容。因此,这部电视连续剧成为了当前最具口碑评价的剧集。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是以张桂梅老师的原型事迹为基础,女高同学真实故事为蓝本创作而成的,展现了华坪女中以张桂梅老师(校长)等教育工作者的奉献及贫困女孩们的坚韧和力量。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可以说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曾经在电视新闻里、电视采访里,“七一奖章”颁发大会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她的形象,读到过她的事迹,张桂梅老师在我心中是一个熠熠生辉的人,值得大家敬仰。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十多年里,她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走访里程近11万公里,为2000多个贫困山区的农村女孩提供了进校读书,走出大山的机会,让高寒贫困山区的女孩有学上,有书读,以知识改变这些女孩的命运。
张桂梅老师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善良有责任感,吃苦耐劳有担当,她的心脏很小,装的却是她的学生们,她的胸怀很大,大到为了她的事业殚精竭虑。
观看这个电视剧,不仅可以欣赏到剧情跌宕变化与美好结局,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学校老师们的无私付出与贫困地区办学的艰难历程,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满满的正能量。我感觉,这部电视连续剧非常适合全家老小,学生和教师观看,其观看过程堪称是一段丰富而宝贵的心灵之旅。
我非常敬佩张桂梅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贫困山区的教育一线,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一个黑黑瘦瘦,体重不到一百斤的中年柔弱女子,一身素衣,步履蹒跚,满头白发,声音略带沙哑,不顾病痛折磨(全身患有22种疾病),手指上常常贴满胶布,每天仅用三元钱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却把自己积攒多年的40多万(其中有预支的丈夫丧葬费)都捐给了创办华坪全免费女子高中和学校的孩子们。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堆起了一座教育扶贫的“高山”,更是撑起了华坪女高所有女孩的一片天,她不仅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她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担当,为山区女孩奉献了大半生,帮他们走出了大山;她一心扑在办校教学育人上,像妈妈一样疼爱每一个学生,解救了几代山村女娃,她的纯朴深入骨髓,用生命书写大爱,是新时代最真实的注脚,人民教师的楷模。
张桂梅老师人格高尚,灵魂崇高,人生伟大,事迹感天动地,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她开启了山区教育的先河,书写了中国教育新的历史,永远铭记她的功绩。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剧组的演员们,每一位演员都演得很好!实力女演员宋佳饰演张桂梅,无论是形象气质,甚至是张桂梅的一些个人“习惯小动作”、各类情绪刻画的栩栩如真,演绎的精准到位,很有代入感,使人仿佛看到真实的张桂梅老师走进了剧中,其精湛的演技在剧中奉献了令人惊叹的表演。张桂梅老师是一个心怀敬仰的人,人生始终闪烁着光芒,但为了工作和女孩们上学的事情,她也会有烦恼、焦虑、执拗,甚至会因为急躁而转圈。每天不断忙碌,勤奋努力,内心充实而积极,乐观有激情,兼具坚韧与善良的品格。同时,在剧中也看到了不少新面孔,谷雨的扮演者兰西雅、宁华扮演者杨颜嘉、蔡桂芝扮演者都兰、柳细莺扮演者合诗雨等等,纯朴接地气的表演,让人有笑点,有泪点。
《山花烂漫时》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做事是无私的,虽然是一部主旋律正剧,但其魅力不仅仅于此,剧组(编剧,导演、演员、剧务)用心程度,演员对人物的深度剖析,
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让这部剧超越了单纯的励志故事,成为了一部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讲求现实利益、追星享乐,观众口味刁钻难调,剧组却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心,剧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包含深情,每一句台词都余音绕梁。可以看出,整个剧组幕前幕后共同努力,用心诠释,注入灵魂,成就了经典。让观众看到了真实而动人的“大山故事”,从细节的还原到整体的塑造,不仅展现了大山女孩们的奋斗历程,更传递了温暖、希望和力量。剧名借用毛主席诗句“山花烂漫时”,其寓意深长!
张桂梅老师是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
向张桂梅老师致敬!
感谢《山花烂漫时》剧组全体演职人员!
2024年9月29日于龙城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徐友擎(过去时),男,生于50年代,中共党员,在青海油田工作38年。现居江苏常州,爱好书法、诗歌、摄影,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怀。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