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乡 巨 变
文/薛建霞

曾几何时,进村那条尘土飞扬,泥泞不堪,下雨天走一步踩个坑,有时一脚不慎踩下去,拔不出鞋子,便会摔倒的泥土路不见了。村中间那条坑洼不平,时不时还夹杂着牲口粪便味的通村路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笔直宽阔的石板路,两旁鲜花盛开,随风摆动,似迎接久别重逢的远方游子,热情的乡亲忙不迭地打招呼,藏不住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曾经的荒沟,变成了一层层的梯田,田里栽满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花椒树。每年学生放暑假,家人便带上孩子,开始了一年一季的花椒大採摘,孩子们的小手飞快,稍大点的学生,採摘速度不亚于大人,有的甚至超越了父母。每到这个时候,便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大人带着孩子都来了,在外工作的亲人都请假赶回来了,田间地头飘荡着欢歌笑语。主家高兴,採摘的人也欣喜,因为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现成收入,工资日结,人人都乐意,干活的尽头更足了。
曾经低矮的土坯房,每到雨天,外面下小雨,屋里下大雨,四处透风的情景不见了。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家电设备一应俱全,农村与城市几乎没有差别。居住条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健康更有保障了,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几十年前,我们黄土塬上人靠天吃饭,喝的是天上的下雨水,干净程度自不必说,要等到雨水沉淀后才能烧开水喝,有股泥土的味道,糙得很,如果谁家没有管理好家禽家畜,那味道更怪,根本无法与现在的自来水比,现在的孩子根本想象不来。更糟糕的是,如果谁家没有趁下雨天及时储存好水,说不准哪天就会没水喝,直接威胁到自身的健康。那时候,谁家还舍得用水浇地,洗衣服都要节省着用水,农作物产量自然低下。
如今,自来水村村通,家家有,农人们浇地打药都用自来水,产量自然成倍地翻番,而且因地制宜,区域化生产,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人们的收入明显增加了许多,幸福感溢于言表。

曾经人们洗衣,都要到村东头的涝池里,每逢久旱天干不下雨,更要背上脏衣服下到沟里的小河洗。十分不便,下沟的羊肠小道又难走,经常得看着脚下,因为时不时路上就会有很多料角,石块,弄不好就会滑下沟渠,摔坏身子,那种艰难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得到了。现如今,人们大多不再用手洗,而是用洗衣机,由半自动改用全自动,不断升级。
经济的提升,伴随着科技的腾飞,教育的革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大学生比比皆是。
改革开放七十年,家乡面貌大改观。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热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国庆到来之际,人们喜气洋洋,举国同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迈进。

薛建霞,陕西韩城市人,现住西安市未央区,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