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就是做人之学,做事之学,它是体现你对人生看法的表情,有着强烈的思想性,精美的言语性,灵巧的故事性,这些基本的特性,都是你生活的总结。一句话,在你平凡的工作上,你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能适应各类生活的人,甚至是一个能超出你身边从事同类工作的人,只有比他们活着优秀和幸福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在你的文字描绘的文章里,故事离奇谲瑰,人物活灵活现,语言绘声绘色,一切都是动态体现,能够使一个爱生活的人看了,使一个从事社会各种工作的人,说出不同职业的话来,并且看一遍能说一次的感觉,再次看,就又有另外的感觉。达到这种意境,可得要花几十年的苦功,爱生活聚积累,爱看书常反思,才能达到一个作家最高的意境。
老家屋后的涟水河
梁顺生
人老了,就格外的爱思恋过去那些难忘的人,过去那些难忘的事。就爱隔三差五地去那些相依为命,恋恋不舍的老地方看一看,走一走,去勾引起过去那些愉快欢乐的往事。
我家有一栋百多年历史,低矮破旧二层楼高的木板土砖黑瓦房,它座落在我的家乡,这个四面都是连绵起伏的山,青青翠翠树草的山沟里小城市的西边。如果你是一个外乡人,初次来到这里抬头相望,城市周围是忽高忽低的群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东边是城市的开发区,高楼大厦林立,马路宽敞开阔。西边是老城区,几条狭窄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几乎都是旧式低矮的木板阁楼房高高低低,凹凹凸凸,偶尔也掺和着几栋新式高层的水泥房。我家的屋后,走过一条蛇形般弯曲低矮破旧房屋的小巷子,就来到涟水河边。狭窄的涟水河,犹如一条青翠翠的玉带,在河岸两边高低破旧的木板阁楼房屋中弯弯曲曲,一直通往下游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是在河岸边的木板阁楼房长大的,一生一世对那里的一砖一瓦,屋后那条涓涓流动的涟水河极富有感情。很小很小的时候,当我会走路爱玩就小心翼翼地打开挨着河边房子的木板房门,偷偷摸摸找到那些常在一起玩耍的同伴。在火辣辣的太阳光照耀下,我们脱光衣服放在河岸边的草丛旁,有黄澄澄鹅卵石的沙滩上,踉踉跄跄在脚深的河水里光着身子捉小鱼,摸田螺。岁月如梭,眨眼间我就长大了,老了,有了工作又退了休,住在市医院家属区的地方。可在我朦朦胧胧的记忆里,永远难忘是那个相依为命,难舍难分的老地方,只要天晴就隔三差五地往老家这个方向走。
一个立了秋的早晨,天空中红艳艳的太阳高悬在蓝天白云上。我吃了早饭,轻手轻脚走过坐在家看电视的妻子,打开房门独自走过医院家属区的房屋,站立在几栋房子中长方型坪地上。操坪上,东西南北各自长着四棵有百年树龄郁郁葱葱的大樟树,舒枝展叶如同几把撑开的大雨伞,绿茸茸的树枝绿叶遮天盖地,生机勃勃。大樟树下,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女老人手持红艳艳的扇子,站着稀稀落落的队形,在大樟树下的红色靠背长凳子上,放着一台小收音机,播放出悠雅悦耳的音乐,悠悠荡荡地跳着舞。望着这红彤彤太阳下喜气洋洋的生活,我也情不自禁地在操坪上站了一会儿。我心潮激荡,一股暖流传遍了全身。看了一会儿,我面带微笑,脚步轻轻松松地走到大街上。街道两旁是二米多宽的人行道,长着一簇簇高矮相差不大的樟树,蓬蓬勃勃绿油油的。两旁开着房门的店铺里,摆滿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时地传放着优雅动听的音乐,掺和着店主吆喝买商品的喊叫声。左右两道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慢慢悠悠走在街道的左边,一排绿茸茸的樟树下。我面朝城市的南边抬起头看到,一座连绵起伏的山青青翠翠,像一条卧倒在地睡着的雄狮,绿茸茸山坡上的最顶端,气势雄伟地竖立着一座七层飞檐挑角的宝塔。火车站候车室的屋顶上,气势威武矗立着涟源两个红艳艳的大字。
我走过小城里繁华热闹的街道,右转弯来到城市西边的老城区。一个原来繁华热闹人来人往的老街上,如今稀稀疏疏只有几个人在走过。我在老街道上走走停停,东朝西望看着那些熟悉的地方,脑海里不时地翻动着过去了的情景。
我走过老街道,来到一座全身上下用青石头建造,连接南北两条街道的蓝溪桥上。我沿着桥边脚高的桥墩,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然后西边面朝老屋的桥礅上坐着,慢慢吞吞地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根烟,点着火喷着烟悠悠闲闲地抽起烟来。蓝溪桥下,秋天里没下雨的涟水河清清盈盈,河水似动非动地在两岸高高矮矮,几乎都是破旧寒伧的木板阁楼房屋中穿过。涟水河的河岸两边有两口用青石头建造的石井,我家屋后的那口石井方方正正,孤零零地伫立在河水中,那条去石井挑水用青石头搭造的浮桥,不见踪影,只有河水里孤单单地立着一个桥墩。河对岸的石井用青石头立在河岸边,一条黑幽幽的青石板路在几栋高高低低的房屋中穿过。红彤彤的太阳下,沿河两岸空荡荡不见人影。只有在离石井不远处的一块沙滩上,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身穿红色的短裤背身,手里拿着钓鱼杆眼睛目不转晴地望着河面上。我在蓝溪桥上东瞧瞧西望望地坐了一会儿,然后走下蓝溪桥南边二十三级石台阶,右转弯来到我家屋后的小巷子上。狭窄的小巷子空荡荡的,两旁都是似乎伸出手都能摸到的木板阁楼房。我走过小巷子的正中央,来到屋后一条直通涟水河小道上。
我直立着身子,站在去河中石井的河岸边,望着秋天里,金光闪闪的涟水河,过去儿时的情景在脑海里浮想连翩。望着河岸两边悄迹无人的情景,我朦朦胧胧想起小时候这条小巷子来来往往,肩上挑着水桶去井边挑水人,好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一只手里提着装满衣服的桶子,一只手握着洗衣棒,嘴里说说笑笑走在河岸边的人行道上。望着如今涟水河空空荡荡的两岸,看到河岸边到处都是青翠翠的树草。我似乎是又看到过去的端午节,河岸两、边的河堤上站满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人。涟水河里两条船上坐满了头上围着红绸子,双手握着撑船划子的男人们。小船的船头放着一台红色的圆型大鼓,站着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挺直身子,双手握着两根擂鼓棒用力地擂着鼓,嘴里大声地吆喝着。两条玲珑的小船在涟水河上飞驰着,沿河两岸站满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人大声欢呼着,跳跃着。看到潺潺流水的涟水河,我恍惚又看到几个脱光衣服的男孩子,站立在河水中青幽幽石头的井边,嘻嘻笑笑,前前后后往河水里跳水,表露出不同式样动作的情景……我看着想着,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靥,抬起头来东张张西望望,看到天空上秋天红艳艳的太阳,暖洋洋地照耀在涟水河上,波光粼粼,闪闪烁烁。我望着空荡荡的涟水河,又抬着头望了望不远处,如同一座城墙高大耸立两个半圆型大孔的蓝溪桥。我用手揉了揉眼睛,睁着两只大圆眼神采飞扬,看着家乡的涟水河静静地流淌着。
狭长弯曲的空荡荡的涟水河,我一个人笔挺着身子木呆呆站立在河岸上,脚边的地上是绿油油的小草坪,长着几棵号参差不齐的小树。望着河岸两边家乡风景如画的景色,我思潮如涌,浮想联翩。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山山水水,飘飘荡荡玉带般弯曲的涟水河。
文/梁顺生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梁顺生,湖南涟源人,八七年从湖南锻造厂调到涟源市文化局,现已退休闲赋在家。闲时再拿起笔写写,以打发无聊时光。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