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百度得知,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这应该是对退休的通行解释。
目前我国适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虽然我离六十岁退休还有近十年时间,但近来对退休感触很多,很想说一说这个话题。
前几个月,单位里有两个职工退休了。因为和我基本是同龄人,已在单位共事多年,且脾性相仿,彼此都比较了解,她们在单位里都是平时话不多,上班时不喜欢家长里短的大谈家事,也不喜欢道听途说、搬弄是非,总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人。她们都是工人身份,满五十就退休了。
她们身体一直很健康,再干个五年左右我想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听说到目前为止她们也没有再找到适合干的工作,都暂时赋闲在家。每每和同事们说起这些,都感觉有些惋惜。大家掰指头算算,再过两、三年,单位还要有十多个同事要退休。到那时,我这个年岁的人也就成了单位里的老人了,不禁感慨万千。
对一些专家、学者及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即使退休后仍可以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并且依然可以干得很出色。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9岁仍然忙碌在田间,他说杂交水稻让他没时间变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83岁高龄仍在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奔波,并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
齐白石一生笔耕不辍,在70岁时仍然坚持每天作画。
香港的世纪巨富——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今年满92岁时宣布正式退休,长江帝国由其长子李泽钜接棒。至此,已经在创业路上奋斗了68年的李嘉诚退居幕后。但事实上,李嘉诚是退而不休,转任集团的资深顾问,仅换了个头衔而已。
以上各位大家,都从忙碌当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永远值得后辈们去学习。

相反,不少普通公职人员在岗的时候,总觉得日常工作太平凡、太琐碎,总是把工作当作压力,不愿全力以赴地去做事,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了事,甚至做着和尚也不撞钟,总想着及早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但等到真正退休后无所事事的时候,才觉得不干事的生活真是索然无味、百无聊赖,又羡慕那些还在上班,有事可干的在职人员。
由于职业的原因,经常接触许许多多的老年人。看着身边退休的老年人,一少部分还没有孙子或孙子已长大了,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没有什么需要劳心劳力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睡的日常生活,还可以隔三差五地去远远近近的地方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散心旅游,感觉过得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但对大多数六、七十岁左右的退休老人来说,生活还是比较紧张、比较辛苦的。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时都有了孙子或孙女,少的一、两个,多的可能三、四个或更多。
按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老两口管一个孙子的,可能还比较轻松,要管两个孙子,就比较吃力了。比较熟实的患者,偶尔聊几句家常,有的老两口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但两个孙子不在一起居住,老两口只能一人管一个孙子,两地分居地管孙子。
这样一来,老两口倒不能相互照应了。一对老夫妻,要是有两、三个子女,要帮忙照看孙子的话,就更吃力了。当然对于没有退休金,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一部分农民来说,年老后要帮忙照看孙子就更加困难了。
退休后的老人普遍感觉带孙子比上班还辛苦,但大家为什么都乐此不疲呢?我想这其中固然有一些无奈,但含怡弄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非当事者是绝不会有深切体会的。
我想退休后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带带孙儿孙女,既给儿女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又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可以使家庭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稳定,是一举多德的好事,值得积极去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要想做到人生无悔,不虚度一生,在职在位时就必须干一行,爱一行,开足马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力争取得最隹的工作业绩。退休后就可以放松自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看淡一切名利荣辱,静看花开花落。
2020年12月27日

宁建平,男,就职于凤翔县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近年来从事康复工作。除精研歧黄之术外,业余喜爱学习文史、哲学知识,近几年来开始写作一些游记散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