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香山诗社《香韵》月刊(39)
——收


西江月·八一颂
景学勤
八一南昌起义,巨雷惊动天地。星火燎原势无敌,革命烽火遍起。
碧血丹心豪壮,金戈铁马雄奇。倚天宝剑斩熊罴,盖世丰功伟绩。
题悬羊吊鼓山(新韵)
景学勤
无雨无风晴好天,太平盛世八十年。
儿孙铭记吾常嘱,抗日烽烟吊鼓山。
注:1、大王庄镇照嘴村北有一座大山叫“悬羊吊鼓山”。2、一九四五年曰本投降至今八十年。

收 秋
陈永孝
绿野泛黄民渐醉,秋香扑面沁心扉。
喜挑一担露光去,欢载一轮霞月归。
庆祝农民丰收节
陈伦国
秋分季节庆丰收,万户千家谷满楼。
不误农时秧麦蒜,小康生活乐悠悠。
板栗熟了
刘光银
壳皮板栗刺针芒,果实秋天青变黄。
熟落满山金粒亮,拾来售卖换钱粮。
丰收乐(通韵)
刘文阶
东山苹果收农院.,西岭鸭梨送市场。
南崮葡萄堆冷库,北坡板栗放仓房。
山里收秋(通韵)
李海林
涧壑沟坡一片金,花椒板栗热风熏。
三农美景谁描绘,翁妪镰刀画笔真。
童年的小河(通韵)
李海林
初秋雨霁豆荚长,北岭山泉绕碾旁。
捉蟹捕鱼打水仗,难寻光腚泥巴郎?
打板栗
李海林
欣逢白露栗飘香,气爽天晴收获忙。
树杪蝉声停不住,高擎竹杆斗斜阳。
香山秋景
刘华田
黄菊争娇秋尾绽,灯笼柿子坠枝悬。
花椒遍野红袍展,板栗丰盈盖涧泉。
香山花椒(新韵)
刘华田
远看丛林张脸笑,近观冒刺挂红袍。
村姑手快心灵巧,摘下麻珍佐馔肴。
师爱无言
吴建新
树人授业解疑惑,固本强基育善才。
桃李无言蹊自在,缤纷硕果报春来。
立秋醉景
吴建新
东篱把酒山光醉,秋菊含苞待放香。
稻浪翻田平野靓,金风送爽入房廊。
白露丰收景
张春坤
农田片片变金黄,五谷丰登压满场。
颗粒归仓粮库漾,歌声遍野荡山乡。
破陋习树新风
苏灿明
陋习陈规旧日疤,移风易俗国人夸。
弘扬时代主旋律,正气徐徐涌万家。
秋 分
苏灿明
秋风早晚渐生凉,昼夜均分对半长。
菊绽桂开添雅韵,稻黄瓜果待归仓。

葫 芦
陈永孝
秋高气爽葫芦熟,圆肚蜂腰挂褐秧。
倚竹攀援藤靠架,掐尖度势蔓成梁。
白皮经历飞轮刷,青果托胎开眼妆。
节日来时求福报,静心惠远送安祥。
喜祝《香韵》大丰收
陈伦国
深根香韵愈三秋,硕果累累获聚收。
独有将军题令号,多亏众杰献良谋。
青山不墨文思涌,绿水含情佳作酬。
歌颂大王人与事,小康路上竞风流。
潘家沟村收获季
刘光银
四季循回地变装,熟收五谷粒生光。
早春桃杏口甜爽,秋末黄梨清脆香。
板栗逢人张嘴笑,木瓜迎客溢芬芳。
营销果品进城卖,换得钱粮储满仓。
收 获
王玉泉
阡陌秋风溢郁香,稻畦翻浪闪金光。
尘飞土地耕耘乐,汗滴田园收获忙。
东岭路边推板栗,西山坡上割高梁。
家乡特产豪商购,飘海过洋名远扬。
中秋节前遇大雨(通韵)
李海林
节到中秋忙种田,遭逢大雨半天闲。
狂风抖落新棚瓦,洪水冲开破草檐。
板栗张蓬甜面糯,花椒裂嘴辣麻甘。
斜阳归雁心如箭,万里晴空尽紫烟。
祝贺莱芜散曲社成立一周年(通韵)
李海林
秋光丹桂绽新颜,岁月匆匆一整年。
写曲虚心依好友,修辞谦逊赖师言。
乔吉咏雪水仙子,白朴佳人醉中天。
壮美诗篇歌大汶,乡愁眷恋唱香山。
注:元,乔吉,〔水仙子〕咏雪。
白朴,〔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文化莱芜未了情(通韵)
李海林
八月金秋紫燕鸣,橙黄一片果粮丰。
香山焕彩丹青秀,汶水华章文脉兴。
磊落诗词寻四教,光明联对觅梅亭。
嬴秦大地东风劲,古韵悠悠未了情。
中秋节抒怀
刘华田
隔水离山情未断,每逢节日泪涟涟。
贤儿警队操神盾,惠老农村务沃田。
晚暮微音和语递,清晨电话暖言传。
风轻气爽中秋到,远请亲人赏月圆。
立秋画景(通韵)
吴建新
清风拂面雨飞扬,节序更迭天渐凉。
稻穗低头香四野,秋实养眼醉八方。
远峰浮翠封幽谷,近水含烟绕静乡。
诗画江山心向往,丰收鱼米盼归仓。
立秋有怀(通韵)
吴建新
立秋节至雨连绵,暑气将消意未阑。
云淡风轻山浩瀚,月明林静夜清寒。
蝉鸣渐弱声犹在,雁影初斜情自闲。
四季更迭皆有序,稔年好景入心田。
丰收在望
吴建新
雨过天晴日渐凉,金风送爽菊花黄。
秋高云淡姜苗壮,水碧山青苞谷香。
田野农夫欣展望,林中鸟影乐徜徉。
一年美景君须记,最是丰收醉四方。
白 露
吴建新
白露初临夜变长,林中晶亮映晨光。
苇摇苍翠荷渐退,水泛澄明鱼自翔。
秋雨凝成山色靓,金风催绽菊花黄。
果香四野笑声响,收获田间劳作忙。
贺莱芜散曲群成立一周年(通韵)
苏灿明
气爽秋高喜事频,周年庆典暖人心。
弘扬国粹初衷定,唱响赢牟使命循。
酌句敲词吟妙曲,挥毫运笔赋佳音。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往无前古韵斟。
喜迎中秋
苏灿明
穿梭日月又中秋,云淡风轻薄雾流。
桂树飘香金菊绽,溪桥淌水鲤鱼游。
烹茶赏饼寻情趣,把盏观光觅酒楼。
五谷丰登迎盛世,安居乐业喜心头。
秋分农事
刘华田
昼夜平分时一样,雷稀雨少蜇虫藏。
棉花朵满纤维白,玉米皮丰籽粒黄。
电器新型操细致,农机特种务精良。
条沟整陌忙秧蒜,挖洞修筐备出姜。
今秋丰收季
秦翠兰
秋高气爽地生香,水碧鱼肥百草芳。
枫叶飘来红野岭,核桃悬挂绿山岗。
棉花雪白枝头笑,玉米金黄苞内藏。
又遇丰年情荡漾,农民幸福唱辉煌。

彩云归·秋收(柳永体)
陈永孝
高阳照背覆秋凉。汗津衣、瘦影遮阳。晨露消,揭盖新粮现,金灿灿、饱满飞光。发微信、已无牵念,远城来路长。即晒好、客商回购,有价平常。
愁忙。空巢老弱,运存难、甚盼还乡。内心最念,时下孙貌,玩具添箱。老伴明、安心在外,创业难勿离岗。耕田野,淳朴持家续写华章。
彩云归·秋收(柳永体)
王玉泉
金风飒飒换秋妆。白云飞、旷野芬芳。相约邻友大田观望,包谷大、立队成行。见黄豆、荚皮光亮,荻粱红脸膛。谷穗实、伏身低首,饱嗅清香。
秋忙。人来马往,大丰收、笑脸飞扬。核桃入柜,苹果装套,出口洋商。运玉茭、车轮滾滚,粒粒存入粮仓。逢昌世,粮足钱余户户呈祥。
彩云归·月到中秋(柳永体)
李海林
秋高气爽雁成行。望山川,一片金黄。忙碌收获戴星披月,循节气,赶逐时光。看农舍,柿红榴裂,映厢房厦堂。好日子,万家灯火,喜气洋洋。
农桑,秋耕种抢。至中秋,板栗芳香。妪翁对影,茶淡杯酒,月饼新尝。子女忙,埋头事业,异地圆月思乡。团圆节,云上音频问讯安康。
彩云归•黄金九月(柳永)
刘华田
南飞大雁舞蓝天。叶枯蔫、似蝶林旋。黄菊开野赤枫遮涧,相互衬、似画墙悬。望田野、柿红灯挂,果随风舞跹。看库水、鲤肥虾胖,蹦跳龙翻。
田间。喧哗一片,器新型、众碌车边。粉枝获果,车满装袋,日晒仓填。众老翁、眉飞色舞,半辈何见该般。三秋美、丰果盈粮好个丰年。
彩云归•秋收
陈伦国
南坡北岭色金黄。粟头垂、板栗篷扬。逢夕阳欲下霞光炫,山菊艳,月桂飘香。玉菱熟、大姜狂长,地瓜爬满秧。待麦地、蒜垅平好,只要开张。
真忙。无分早晚,抢农时、米果盈仓。顶星戴月,丝粒无舍,不惧寒霜。念子孙、城中度日,夜夜伤脑牵肠。心期盼,瓜谷丰登户户安康。
彩云归•秋景(柳永体)
苏灿明
秋高气爽渐微凉。日当头、午避骄阳。田野犹甚鸟鸣蝉唱,金菊绚、桂树飘香。满山绿、百花争放,晚霞千里长。举目望、碧湖船荡,号子悠扬。
秋忙。人勤地馈,露滋穰、稻穗金黄。果儿硕硕,瓜硕垂蔓,品质优良。汗水淋、三秋运作,大地凭扮金妆。神州贺,今又丰收喜气洋洋。
彩云归·山乡庆丰收(柳永体)
刘文阶
田园稻谷变金黄,进仓房,富美山乡。香脆苹果色红光灿,颜色美,大众装筐。北山岭,脆梨甜枣,采收存库房。众喜悦,地瓜归院,稻谷堆场。
山乡,秋粮入库,进仓房,格外繁忙。喜收果实,辛苦耕作。水库池塘,蟹鳖肥,筐装上岸,价格高送商场。农民富,环境优良美好村庄。
忆江南·秋天收戌好
刘文阶
收成好,稻谷进仓房。山种高粱堆大垛,水生鱼蟹送商场。生活像朝阳。
采桑子•丰收(和凝体)
苏灿明
节临白露怡人爽,暑退风柔。促织鸣啾。雾淡天高雁阵游。
金黄如画千重浪,劳作绸缪。南北丰收。诗意深情唱九州。
清平乐•国庆抒怀(李白体)
苏灿明
喜迎国庆。桂月丰收景。十亿神州歌新政。华夏繁荣昌盛。
七十五载辉煌。科研新质高扬。正义公平在手,巍然屹立东方。
汉宫春•中秋返故里(晁冲之体)
刘华田
细雨绵绵,太阳藏宇殿,天降愁烦。行街遇朋俗隔,难懂方言。来川数载,雾濛濛、月亮寥观。思故里、亲朋属眷,横床彻夜无眠。
高铁喜乘乡返,暗叹车速慢,坐立难安。稍时面临泰岳,汶水流欢。亲朋好友,思童年、握手寒喧。临晚暮、晴空万里,欣嫦娥故乡圆。

陈伦国
春到千家忙播种;
秋来万户乐丰收。
学园培育花如海;
国家收成栋似洋。
刘华田
电器无声收五谷;
农机有韵碌三秋。
万亩枫飘如赤火;
千倾菊绽似黄金。
苏灿明
(通韵)
去载精耕一粒种;
今朝绽放万枝花。
中华大地盈祥气;
盛世新村漾瑞风。
秦翠兰
硕果充盈新气象;
青山秀丽美篇章。
(通韵)
开放市场昌社稷;
搞活经济壮山河。

〔仙吕·醉扶归〕处暑秋雨
李海林
暴雨如瓢注,暑气渐消除。处暑风凉五谷熟,籽粒随风舞。采菊登高赏榆,远望秋云渡。
〔仙吕·醉扶归〕处暑农家
李海林
处暑炎将尽,田地铺金银。绿野风轻爽意勤,五谷场间进。板栗花椒刺人,热浪身边喷。
〔仙吕•后庭花〕八月十五看闺女
刘华田
幼时生本庄,成年嫁外乡。女坐奔驰碌,娘乘宝马帮。节农忙,地头尝宴,飞归收自粮。
〔中吕•山坡羊〕秋景
刘华田
风吹凉变,雨淋荒见。草蔫荷萎红枫现。谷丰田,果盈园,鱼肥蟹胖禽鸣圈。街,奇货显,民,妙物选。
〔仙吕·醉扶归〕初秋山里人家
吴建新
山雨迎风畅,溪谷送秋凉。翠蔓青藤绕竹墙,木槿幽兰放。野菊飘香绽黄,静院缤纷亮。
【仙吕.醉扶归】忙秋收(通韵)
张春坤
热浪含羞隐,凉爽应时临。拔起花生坠赤金,玉棒长八寸。地里农民正拼,喜悦丰年运。
【仙吕布醉扶归】晚秋吟(通韵)
张春坤
连日秋风荡,犹赏倔菊黄。不嗅园中绽桂香,怀念蝉鸣唱,北岭红枫艳芳.可挡秋霜降?
【仙吕.醉扶归】咏红枫(通韵)
张春坤
北岭红枫满,引我赏欣瞻。脚下生风大汗涟,注目倾心览。似火燃红浩天,美丽山乡现。
〔仙吕•醉扶归〕秋日抒怀
苏灿明
金菊花开放,紫竹叶飘扬。雨润田园扮秀妆,五谷成熟状。众盼龙年盛昌,国富民兴旺。
谱:选自《元北曲曲谱简编》×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韵,可上)。×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厶(韵)。仄仄平平厶平(韵,可上),仄仄平平去(韵)。
〔仙吕·醉扶归〕浅秋雨后(通韵)
吴建新
雨住凉风伴,虹现彩云翻。欲罢寒蝉蟀正欢,暑气将消散。雁啸天蛙鼓酣,傲宇苍鹰健。
【中吕布山坡羊】白露田间景(通韵)
张春坤
手提银坠,心掂金贵。花生田里歌声脆。赞声飞,笑声追,车车玉米场中汇。脱粒机忙粮袋垒。童,跑费腿;翁,笑裂嘴。
【仙吕.后庭花】初秋热
张春坤
清凉影遁消,汗流不住浇。聒噪蝉音扰,人人烦躁焦。整天吆、凭空调闹,秋凉何必逃。
【仙吕.后庭花】瓜果丰
张春坤
豆田金样黄,花生银色装。板栗(核桃)张开嘴,丝瓜绿又长。笑声扬,石榴枝坠,山楂收获忙。
〔中吕•山坡羊〕香山风景
苏灿明
鲁中名胜,山乡兴盛,香湖香草香山杏。鸟啼鸣,客歌声,九天峡谷如明镜,万亩槐花如画屏。来,笑意盈;归,笑意盈。

亲近土地,就是耕耘自己
(外二首)
李明
躬下身,亲近土地
就是耕耘自己
阳光下走过庄稼的情愫
构成我世界里最真实的象征
从口中念叨的那些农谚里
咬住一声绿色的呼唤
且让笔尖
在斑驳的黄土地上,走来走去
我以深刻和沉重根植于泥土
万物更生,那无法矫饰的人生
于是便在繁忙的农事里扎根生长
从春到秋,和庄稼一起掂辍的表情
深埋在厚茧的双手里,直到风吹麦浪
耕作的人
母亲于1973年生下我
一并生出疼痛,生出劳苦、折磨
抚养我的,还有布匹里挤出的牛奶
也挤出血液,挤出皮肉、骨骼
起初那些日子也生出喜悦
生出一丝丝柔情
绿水青山中零星散落的劳苦
拼凑成无可非议的现实
耕作的人伫立在乡野稻田
干旱或洪涝,大自然蓄谋已久的
惩戒,历经磨难的人
期许甘露
对粮食和蔬菜予以关照
所有的皮肉放养成伤痕
丘陵里草木丛生
裸葬动物的尸骨
虫鱼泛起丝丝涟漪
少年身体生出铮铮铁骨
这,就是柔情的写照
眺望田埂
许多的田埂,一起勾勒
似拼图,东一块,西一块
费好大的劲才能让它连贯、完整
这里面有无数次走过去的背影
也有走回来的表情,怎么也数不清
那时候,田埂通向菜地
也是东一块,西一块
有的种着蔬菜,有的种着瓜果
当田埂成为蓄水的堤坝,就有了
更美的名称,塘埂
埂上的草皮或植被写着春夏
也写下过秋冬
慢慢地,田埂开始链接起遥远
双脚借助各种交通工具探索一些未知
再也不是早出晚归
不出三十年的光景,没人站在塘埂
再次唤着我的名字
除了我自己
现在,田埂上长满各种生命
一年四季,丰满或精瘦的身体在指引
哪块菜地还有人间的烟火
哪块菜地荒芜的只剩一些彼时光影
而我,总是在清明时分接受引导
田埂比我更清楚
哪里种着我的某个亲人
可大地的身躯怎会懂得人间的血脉
但我必须感恩它们,守着种在土地里
我的亲人
替我尽孝
收
苏永红
叶儿从树上剥离
飘飘然
落向那片痴情的土地
去找寻
硕果离开的痕迹
那些红彤彤的果实
早已被勤劳的母亲撷取
酿制成
一年四季中的甜蜜
树的枝丫上
挂满了黄澄澄的玉米
父亲把枣树
装扮成了丰收的勇士
不几时日
天井里的石磨转动着
一粒粒玉米
成为了岁月赋予我们的补给
仿佛间
我看到了炉火跳着秋天的舞姿
晨起时
锅灶里升腾着
玉米粥的味道沁人心脾
九月,我心空空
任维斌
一日
一月
一年
期盼着
皱纹悄悄爬满我的脸
天空空
月空空
我心也空空
是否我寻错了罗盘经
你匆匆而生
我匆匆赶个空
我
只能把心化作流沙放在你走过的车轮旁
也是相拥
秋夜雨
倦鸟归
时间等了我也等了我心空空~~

电影与我的板凳儿
苏永红
小时候电影放映场是在村委的大队部,村里几乎呆上几天都会放电影,也顺便讲点关于村里文明新风的事情。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不管有多么劳累,都会在晚饭后领着孩子,抱着板凳,走上两公里来大队部看电影。更有比较年老点的爷爷奶奶们,也会慢慢的提前往放映点赶去。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唯有村里放映的露天电影是乡亲们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凑堆寻找乐子的时候。
我们小学的位置就建在大队部的后边,下午放学经过大队部场院,放映员大叔早早就把白色的幕布挂在两颗黑色电线杆子中间,为了不被调皮的我们乱摸乱碰,放映员会踩着梯子,把幕布挂的离地面高一点,只有高个子的伙伴跳起来才能触到到幕布的边缘。
当看到场院里挂上了幕布,小伙伴们都风一般的往家跑。边跑边喊“放电影了,今晚有电影哎……”路旁地里还未收工的大人们听到喊声,也直起腰用胳膊肘擦去脸上的汗水,高兴的看着我们笑着,闹着……
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往嘴里匆匆扒拉进几口,抱起小板凳就叽叽喳喳成群结队往回赶。有的小伙伴甚至手里还攥着半截没吃完的煎饼卷大葱。
放映机还没有调试好,傍晚的太阳还像个大红灯笼挂在西山头,小伙伴们早已把放映机跟放映员围了起来。放映员大叔不紧不慢的调试着一集一集的片子,那时的电影片子,我就看着像长大后母亲蒸馒头时用的不锈钢桶锅篦子。
放映机一打开,那束强光投向远处的幕布,小伙伴们高兴的跳起来伸出双手做着各种手势,幕布上顿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影,有飞翔的雄鹰,有抬头远眺的梅花鹿,有狂吠中的小狗,有扭腰前行的小蛇……
夜幕降临影片开始,全场都安静了下来,整个放映场只有放映机上片子转动的声音,与影片里传出的对话声。
当电影换片子的时候,父亲慢慢挪出被我坐麻了的双脚,半弓着腰,跑到场子边上为我买回两根一角钱的玉米棒甜棍。靠在父亲的双腿边,嘴里嚼着甜甜的玉米棍儿,感觉这世上最大的幸福也就如此。
多少年过去,电影依然在上演,电影院里立体的动画电影,舒服的座椅,安静的观看环境,随时捧在手里的各种点心与饮料,都让人欲罢不能。可我总觉得,没有儿时吃着甜棍,坐在父亲脚上看的电影有滋有味,回忆终生……

我的村庄潘家沟
——刘锦佃乡土散文集
刘锦佃,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乡土散文在《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当代小说》、《时代文学》、《青岛文学》、《齐鲁文学作品年展》发表多篇。
连载十八
喂 猪
我们的年轮里,一直都圈养着属于自己的一头猪。
猪睡在栏炕上。
猪睡在村庄漫长的记忆里。
猪躺卧在村庄和煦的阳光下。猪是村庄里安静的生命存在,没有奔波,不用操劳,只是一种平静的等待。猪无须搭理自己的生活,鸡要土里刨食,猫要到处捉鼠,猪不用。猪没有挑挑拣拣的生活空间,村庄里,属于猪的就是方寸的猪圈,和可数的年齿。
圈门一开,猪从栏炕上折起身,晃晃脖颈,挺挺身子。猪熟悉圈门的方向,耳朵阻挡了视线,长长的鼻子,也会把它带到猪食槽的旁边。猪腆着肚子,猪须用力才能把自己的肚子拖拽过猪圈的门槛。
山影叠叠,猪影憧憧,不养猪许多年,猪却没有走远,猪依着最初的步伐蹒跚在我们的身后。只须轻轻地转身,就能看见猪在记忆的拐角处酣睡。猪在岁月里行走的步伐,沉稳,淡定,每一头猪,都是岁月的绅士。
那些年月,我们和猪一起生长。我们远没有猪长得快,我们远没有一头猪活得自在。
猪在栏里,猪把温暖的阳光拉拽铺垫在身边,酣睡成一头猪独有的姿势。
那个秋日的午后,我穿着一件短衬衫,一条破裤子,一双泛白的军用黄胶鞋。我准备开挖猪圈里的粪肥。衬衫应该有洞,裤子应该是打过补丁,胶鞋或许踩裂了鞋袢子,每次出粪,我几乎都是一样的着装,我的着装和满圈的猪粪和谐搭配,和喂猪的日子相辅相成。
我把猪撒在院子里,我要把猪圈里的粪都铲出来。春种和秋收之前,把猪圈里蓄积的粪肥清理出来,作为土地的底肥。吸纳了猪粪的庄稼,粗壮湿润。在少年时,我在包袱地北头割麦子,有那么一小片麦子长得突兀而出,个高株壮,籽粒满盈,格外惹眼。我把那片麦子连根拔起,竟然带出了一大块猪粪,是沤得腐熟的猪粪滋养了麦子。那时候我开始理解一头猪。
猪在院子里拱土,猪把门台前的一棵石榴树拱得晃来晃去。初秋的阳光洒满庭院,猪拱土累了,趔趄在土垃窝里,靠着北山墙,嘴巴搁置在门台上,眯着眼,伸直了腿,惬意地打着哈欠,黏溜溜的口涎从沾满土粒的牙缝间流下来。
猪的日子很充实,猪食,空气和阳光,把一头猪打发得舒舒服服。我总觉得,猪也会经常考虑自己的生活,猪一定有自己的思想。要不然,猪不会活得这么自在。
我从猪圈里往外铲粪。猪圈靠近巷子的院墙上,留了四方的墙龛,透过墙龛,能看见金东哥家的屋檐。猪把粪土踩得稀烂,猪圈里充斥着沼气的味道。我用铁锨把粪土锸起来,那么沉重的一锨粪土,我拱起腿弯,腰肌用力,双臂上扬,一坨粪土溅着粪汁越过墙龛,落到墙外边的街道上。金义哥挑着水从巷子里上来,大声喊我,我停下来,听着他喘着粗气走过。
我在猪的领地里挥汗如雨,我切身体验着一头猪真实的生活。如果不是设身处地,我还断然不会融进一头猪原版的生活世界。猪宅在圈里,这不是猪的选择。猪宅在谁家的圈里,纯粹是一次偶然遇见。猪没得选择,猪猜度不出买主的家境好坏;主人的脾气和性情,猪都没得挑选。进了贫家,猪圈残垣断壁,透光透气,难避风雨;猪的一生,泔水酸涩,吃糠咽菜,生得骨瘦膘薄,遭人白眼。进的富家,猪圈严实,菜汤剩饭,荤素有序,生的膘壮体肥,为猪一遭,自尊满满。猪的肥瘦,就是主人的脸面,猪往院里院外走一圈,彰显着主人的家境。
父亲从山外的集市去买一只小猪。买回来的小猪,解开四蹄,放进猪圈。从一个猪圈到另一个猪圈,味道没有改变。外边的环境,此时的心情,小猪都没有时间去顾及,它只是考虑下一顿朵颐何处。
庭院的边上,父亲给猪圈门打一张藁荐。
不待寒风刮起,父亲会早早地为猪搭起圈棚,宽大透明的塑料布遮在猪圈上,猪圈里明晃晃,暖融融。还是会有风从圈门蹿进去,每年的冬天,父亲都会编织藁荐挂在门口,为猪抵御风寒。
他蹲坐在庭院里,左手边是他麦收时捋下的几捆麦秸。三根细细的麻绳,两端拴在木橛子上。一把麦秸,一个绳结,把把整齐,结结系紧,一张藁荐从地面上慢慢铺展开来。不是喜欢猪,只是不喂猪心里就空虚,家里听不见猪的叫声,总感觉不像一家农户。零打碎敲的空闲,就能养起一只肥猪。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这个,父亲懂。猪的行市,谁也无法控制,猪生长的快慢,谁也不好操纵,我们只是喂猪,能把闲散的时光,聚在一只猪的身上,便不算是虚度。我们负责喂养,猪负责生长,急不得。国哥喂一头猪,一年半的时间,临近过年,杀了不到六十斤肉,国哥不在乎,只是笑笑,老猪肉,有嚼头。
我有很多的旧时光和猪捆绑在一起。
少年时,我在南沟子北坡打猪草。
放学后,割一篮子猪草,煮一锅猪食,是我必修的家庭功课。直到现在,每一次去市场买猪肉,我都会想象,那是否是我曾经打猪草喂大的一头猪。
我知道猪喜欢吃什么草,我知道猪喜欢的草长在哪里。马扎菜,蓬蓬子棵,应生菜,灰灰菜,人能咽得下的,猪一般不会挑食。一篮子猪草倾倒在栏炕上,猪的表情霎时间掬满温存,咴咴地拱食,咬嚼得汁液四溅,猪草顷刻一扫而光。猪能听懂我挎着猪草下山回来的脚步,未待我推开大门,猪急切的叫声就远远地传来。
我在暮色里搅拌猪食槽里的猪食。
我用木棍搅动我和猪缠绕的时光。石头打制的石槽摆放在圈门外,猪刚探出身子就一头插进槽里,砊砊地吃食。我站在猪圈的旁边,我紧盯着一头猪看着,我从来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我会记住一头猪,记住和一头猪有关的零零散散的生活剪影。我记住的是哪一年里的哪一头猪,一点也没有必要太清晰。任何一头猪,几乎都是依着同样的生活方式,在猪圈内外来来去去。
有年秋天,母亲喂了一头母猪,猪仔未满月,母猪就瘟死了。我眼见了一窝小猪悲悲切切的成长。母亲用奶瓶喂几只瘦弱的小猪,最瘦小的那只,母亲把它带进室内,放在纸盒里喂养。和几只小猪共休戚,同甘苦,几只小猪把平常的一段日子惹得跌宕起伏。
猪的故事,都在人的故事里。
猪和人同在一个院里,共守着村庄的时光。猪和人都在村庄的黎明中醒来,各自规划着自己的生活日常。猪只求一场温饱,除了猪圈的四壁,就是猪圈上方斜斜的天空。主人姓字名谁,长相穿着,猪都不会在意,不论是谁,在猪看来都不会是一场缘份,跟着谁,最终都会是一场闪耀的血光。猪相信宿命,逆来顺受是祖先在血脉里排列好了的生命密码,等不来基因突变,只是在短暂的生命里静静地沉默。
人在算计着猪。人有千百种开支等着猪去填补,人对猪温情脉脉的观望里,透着极端的市侩和野蛮。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微笑着把猪送往屠场。猪是地里的一茬庄稼,猪是山间的一季瓜果,只是不讲究四季,不看重节气。猪,在村庄的时空里,随来随往,随往随忘。在哪一年养过一头什么颜色的猪,哪一头猪在哪一天被送出了栏门,是卖给了村南的杨哥,还是外来的车辆载去了最后的猪嚎,很模糊,看着空空的猪圈,我们甚至怀疑猪是否来过。
宏叔喂的猪忒有力,猪不大,却精神得很。猪能把栏炕上几百斤重的石条子拱翻,朽烂的门板根本无法阻挡猪持续不断地冲击。猪好睡觉,饿急了眼的猪却会失眠,失眠久了容易狂躁。农活忙起来,宏叔自己都吃不上饭,更没有空去打猪草,在饥与饱的边缘,宏叔和猪隔着门板较劲。猪的叫声和撞击门板的声响,让宏叔心烦意乱。一天,他突发奇想,在猪圈里面的门板上扯上了电线,猪叫的时候,他就通电,挨过几次点击之后,猪终于消停了许多。
三十有几的勇哥,想在东沟子北坡养猪。山不远,山很陡,勇哥请我的父亲和他帮忙筹建猪舍。勇哥和父亲硬是在山坡中间的糠砂梁上开辟出了一片空地。父亲带去了自家的洋镐,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勇哥的养猪愿景,从砂石梁上一点点雕刻出来。水是从山后边的水井里,用潜水泵扬上来的。可汩汩的水流没能浸透勇哥的宏伟蓝图,勇哥最终没有开办猪场。勇哥的雄心壮志没能撑起一间猪舍,空心砖垒砌了半堵墙,勇哥就宣布了散场。他的烂尾猪舍栽上了板栗树,栗树年年开花结果,没有几个人想起勇哥和他与猪的过往。
人吃着猪肉,却和猪划分着清晰的阵营。我们极力贬低一头猪,从来没有养过猪的人,对猪,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厌恶和蔑视。或许人都是这样,吮吸着猪的骨髓,却从来不念叨猪的好。人和猪,究竟谁在喂养谁?一头猪,喂饱过很多人,却喂不暖人的肠胃。
村庄的记忆却永远无法和猪割裂开来。
曾经的村庄,是属于人的,也是属于猪的。
猪已经从村庄悄无声息地退出,谁家送出了村庄的最后一头猪,村庄应该记得。家家的猪圈依然还没有拆除,猪圈里陈设一如从前,我们或许还是在潜意识里等着一头猪进来。二婶去世二十五年,二叔退休赋闲城居。潘家沟老宅,房屋檩椽都已经裸露,猪圈在一次暴雨中坍塌。二叔匆匆赶回老家,找泥水匠把猪圈修葺一新。很多的旧家什都已经送人,猪圈门口的猪食槽还是原样摆着,石头打制的圆形猪食槽,昭示着猪生活过的痕迹。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心底给猪留着位置。
或许,猪真的还会回到村庄来。
不再喂猪,猪的故事戛然终止在了村庄的深处。后来的村人,吃着猪肉,却苍白了对猪的认识和理解,看着空空的猪圈,他们怎么也不会还原出猪的曾经。
猪真实的存在过。
猪不是我们喂养的宠物,猪和我们一起,撑起过村庄的日月。
【写于2019年4月,谷雨。2020年发表于《北方文学》第2期】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