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陶冶铁惠民生(原创首发)
——洛阳白江永撰稿
《登封市志》载:“此山‘石质脆腻,细理缕叠,遍产磁炭’。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河南府尹白居易,巡视陶冶镇(今登封市大冶镇),教民众以磁炭烧陶,冶铁谋生。大冶采煤及烧陶业自此兴盛,大冶初定名陶冶,后因烧陶与冶铁业并盛,遂改为大冶。民得其利,乡民感恩,为纪念白居易,时人在山顶建庙,并塑像祀之,因白居易号香山,故改香瑚山为香山。”
河南尹白居易来到登封一带的大冶、平陌体察民情,看到附近的山岭都是光秃秃的,就查问原因。当地陶工告诉他,这一带陶瓷作坊很多,每烧一窑陶瓷,需烧掉1000多斤木材。因此,附近的山林已被砍伐殆尽。白居易想长此以往,绝非长久之计。就住了下来,帮助百姓解决燃柴之急。
一天白居易走到西南边的一道小山沟里,发现看见山洪冲刷后的土层下面露出来很多闪闪发亮的石头,他随手捡了几块带回住处,把黑石头扔进火盆,不一会儿,便燃起了蓝色的火苗,比木材火势大得多。白居易大喜过望,急忙跑到陶瓷窑场,和陶工们一起,反复试验用煤块石烧陶瓷,终于达到了速度快、陶瓷品光泽耀眼的目的。从此,平陌人便开始了采煤冶陶新工艺,陶瓷生产也更加兴旺起来。
在白居易的倡导下,这一带周围煤矿和磁窑逐步形成规模,周围煤矿林立,缸窑和瓷窑密布。人们为了感念白居易教民采煤、冶陶,就在香湖山上建了一座香山庙,大殿内塑白居易金身彩像供人瞻仰。这座山也就被改名为“香山,”山下的村子也成了“香山村”。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