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一郎
饭碗,这个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物件,却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见证着生活的变化。
小时候,家里的饭碗是那么大的粗瓷碗,碗口宽阔,碗身后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时候物质相对匮乏,粮食供应有限,人们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多,食量自然也大,这大碗装满的饭菜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在艰苦的劳作后获取足够的能量,每到饭点,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大碗里盛着简单的粗粮,偶而有点蔬菜,那便是一顿丰盛的餐食。尽管食物并不丰富,但大家吃的满足,因为这大碗的饭菜是生活的支撑,是对未来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饭碗逐渐变小了,变成了中等大小的精致瓷碗,上面或许还会有一些简单的花纹,这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经济逐步发展,生活开始慢慢改善,人们不再仅仅追求吃饱,而是开始注重饮食的质量和营养的均衡,饭碗变小了,意味着人们不再只是为了果腹而进食,开始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餐桌上出现了更多的肉类、蛋类,蔬菜的种类也丰富起来,人们不再为了温饱而奔波,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今饭碗变得更小更精致了,有小巧的陶瓷碗,有透明的玻璃碗,甚至还有各种独特材料的创意碗,这些小碗里盛放着的不是单纯的食物,更像是一种生活的品位和态度,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讲究少食多餐,追求精致与品质,小碗中可能是一份精致搭配的水果沙拉,可能是一份营养丰盛的杂粮稀饭,也可能是一份造型精美的点心,食物的种类繁多,烹饪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中式烹饪到西式的烘培、料理应有尽有。
从大大的粗瓷碗,到中等的装饰碗,再到如今小巧精致的特色碗,饭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这不仅仅是饭碗大小和材质的改变,更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观念的巨大转变,曾经为了生存而努力,如今为了生活的品质而追求,曾经食物是生存的必需品,如今美食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文化。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大碗的饭菜是生活的全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饭碗里的内容还将不断丰富,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饭碗从大到小的变化,却装着生活的甜酸苦辣,装着时代发展的轨迹,它见证了我们从贫困走向富裕,从简单走向丰富,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美好的期待,让我们珍惜当下,用双手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让饭碗里的故事继续书写幸福与繁荣。
作者简介: 刘方,男,笔名,糊涂一郎,江苏淮安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各类文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