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阴易老梦难老,道是无情却有情
——郑力老师《邢台老城》读后感
文/牛会妍
“老巷无人春渐去,泥墙坠草鸟啼迟。光阴犹闭木门里,红纸痕留嫁娶时。”
好诗不厌百回读,一首真正的好诗是值得反复阅读的,郑力老师的这首诗就是这样。
看题目《邢台老城》就得知这是一首怀古(旧)诗,写的是我们家乡邢台老城区的景物。“老巷无人春渐去,泥墙坠草鸟啼迟”,邢台是一座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充满了文化气息。作者在一个春末,行走在邢台的老街巷里,春天即将过去,巷子里空无一人。斑驳的泥墙上长满了荒草,在微风中摇摇欲坠,鸟儿的鸣叫似乎也来的晚了些。昔日的繁华已然不在,只剩下空无一人的街巷和泥墙衰草,几声啼鸟更让人感觉到寂寞空旷,读到这里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沧桑。
再看转合句:“光阴犹闭木门里,红纸痕留嫁娶时”,我初读这两句诗并没有很深的感受。从字面上来看,作者来到了一户老房子前,看到了紧闭的院门和门上留下的依稀的红喜字,感觉到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只能从残旧的木门上斑驳的字迹里回想往日民间家常生活的平实和难得的喜庆。
但是当我逐渐和老师接触的多了以后,再读这两句,我又读出了诗里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不能不提及老师的为人处事,老师曾和我们说过“在追求诗道上,我就像一块燃烧的煤炭一样去燃烧生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老师忠于理想坚持创作,还积极地筹办诗社,提携新秀,满怀热情地投入他的事业,在身份上他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人士,没有官方和学术界的支持,这种坚持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但是老师似乎从来没有气馁过。老师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每次上课都是情绪饱满,能感觉出来他为我们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由衷地高兴。我曾经一度好奇,想问问老师,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和动力支持着他,经过了许多艰难困苦仍然矢志不渝的走到现在,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如今,从老师的诗句里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一种坚守、坚持的力量。“光阴犹闭木门里。红纸痕留嫁娶时” ,是啊,过去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只要我们去坚守,去继承,它就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老师正是秉承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要让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在他身上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向人生的更高境界去迈进。这,就是老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钱穆在《谈诗》里说:“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做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做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是的,有了这样高的追求,必然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老师就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有着赤子之心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所以我也坚信他的诗一定会成为具有传世价值的诗!
作者简介:牛会妍,女,热爱传统文化,邢台市老年大学诗词赏析与创作班学员,师从著名诗人郑力老师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36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