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中秋记
北大山
晨四点半起,准备讲义。顺次洗漱、早餐和整装,五点半从家出发去地铁站。六点乘地铁十四号线到金台路,再转六号线到通州北运河西。车厢内基本满座,坐车的人,眼神迷离,踌躇散淡。吾低头看手机以解困顿。等闲提笔,修改了《七律.中秋寄怀》并发给康哥:
淡霜明镜照流年,缕缕乡愁八月天。
沽酒陈杯勾桂魄,凭窗远眺寂无眠。
春江晴夜穷霞影,水调歌头淌醴泉。
冷阙寒宫姮曼舞,离离梦盼寄飞鸢。
诗中幽思重重,中秋勾起缕缕乡愁。这就难怪人们常说:“月是故乡明”了。七点到通州东关,出地铁口,红丸撞怀,阳光灿烂,欣喜今天是个好日子。徒步过长桥到古运河东,经历过几场秋雨后的运河格外清澈,云开雾散,微风送爽,水影婆娑,波光粼粼。水中抛锚且略显豪华的蓬船,象一条条游龙,顺水一字排列在长河侧畔,好似正要蓄势待发。堤岸起伏的小丘上,古木参天,绿草如茵,几只白鹭不时在水面上掠过,…… 。潞河之秋确实很美,美得令人向往,令人窒息。不由地想起了清人所写的诗句:天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知通州。昔日的满径槐花,一支塔影,…,这些景致于今都在哪里?时过境迁,历史的记忆,总是留给后人许多的捉摸不定。我一边在柳岸上慢走,一边想象着旧时潞河的风貌,体会着故人诗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不知不觉,约摸走了三刻钟之后,便到了目的地东关大桥。
八点,准时开始工作。工作节奏很快,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十二点一刻,下楼到车站等公交车,紧张的半天下来,早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为了舒缓疲劳的身体,放松紧张了一个上午的情绪,便又拿出手机,信手作了一首:
《七律.去通州》
踏露朝辞北小河,乘车又睡梦南柯。
先行到站青年路,后过东村褡链坡。
红日彤辉喷绮彩,通衢秀水荡清波。
苍茫大地祥云起,物换星移秋放歌。
两点半,车子到了大北窑。大北窑这个地方很繁华,著名的中国尊、中央电视台和国贸大厦等高大建筑都坐落在这里。不仅如此,基建狂魔又在这块弹丸之地,正在建造一群摩天大厦。那高耸入云的吊车,望上去让我有点眼晕。每逢节日的夜晚,这里五光十色,火树银花,分外妖娆。忙忙碌碌的我,不过是过路繁华之地的一位匆匆过客。不羡富贵,对繁华更是别无所求。晚年辛苦外出,不过是随便找点事做,接济一下捉襟见肘罢了。闹市毕竟是闹市,这里依然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时间尚许,我又转车去了西城打卡。除了要做一点点小事情外,还想体味一下京都中秋节的风情。一切事务办妥之后,日暮时分,便坐车回望京。刚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这时家里空无一人。孩子们难得休假,今天,他们和老伴带着孙子和孙女,去远郊的野生动物园玩了。不一会儿,电话响了,是孩子打过来的,要我坐车赶紧去店里吃饭,开饭时间定在七点半之后。进到店里,高堂雅座,菜肴丰盛,席间其乐融融。中秋之夜,阖家团圆。月盈秋光好,丰年足鸡豚。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落得个酒足饭饱,就醉醺醺地、带着小孙女,打算回自家阳台上赏月去了。
忙碌的一天,月圆的一天,难忘的一天!
甲辰八月十六晨
初稿于望京风格雅园。
2024.9.20
修改于望京东湖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