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文/至贵
远,不是距离;心远,才是距离,心里没你,距离再近也没用。被这段话打动了,俗话说:一拃没有四指近。真的是血缘关系决定了那份距离。前段时间,二姐做了个微创手术。我听后,感觉手头的事情都做不下去了,想着立刻去见姐姐。给姐夫打电话,说着说着我竟哽咽起来,话都说不成句了。
第二天一大早,便奔赴医院去见二姐,好让自己放心。见了面,眼泪流下来,亲姊热妹,真想替二姐分担。曾写过一篇文章《二姐》对二姐的持家、姊妹之间的帮衬,都让我牢记在心。父亲骑车子摔了一下,不是很严重,我的意思让父亲去输液,父亲的倔脾气让我束手无策。秋收大忙之际,我给二姐打电话,说让她来劝父亲一下,好能去输液。二姐离家十里路的距离,我煎好鸡蛋,下了面条,给父亲盛上碗,让他先吃,我等着二姐到来。感觉二姐来的距离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很长,是二姐的感觉;很短,是我的感觉,二姐一会就到了。
两个人因为一言不合产生矛盾,意见不同,言语可能十分犀利,纵然是把事说开,也会有隔阂,从而心与心之间有隙,也产生距离感,没有了彼此的那份亲近,从而有可能永不能联系。心与心之间,距离的长短,可能成为可控的。彼此之间,推心置腹掏心窝子的话,进行去交流;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交流,那就是一份“近”。
虽是电话连线,也可能感觉到它就在身边,而近在咫尺的人,敷衍的说上几句话,古语云: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成了遥远的距离。我的一生当中,有过近距离的与人接触,也曾因自己的一句话引起别人的误会,自己会小心翼翼的去沟通、示弱、道歉,得到别人的原谅。也有着与远隔千山万水的距离,一个电话的问候,刹时间,感到了温暖。多年为见未曾联系的老同学,因一事相求,对方会不遗余力地把事情促成,彼此间,就是零距离。
一生情,一世情,朋友情,真的如人们常说的: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一个人与众人有了距离,可能会自我感到孤立,去处理、去完成任何事情都会力不从心,一手捂不了两个窟窿。我坦然去接受朋友之间的那份友情,与君零距离。而对于前行中的人反对者,戒骄戒躁,与他井水不犯河水。当然,自己会审时度势,严格把控好距离。争取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毕竟“好言难得三冬暖”,尽量去缩小同行相悖者的“距离”!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