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岚皋印记
作者:杜芳川
邀约去岚皋采风,瞬间,想岚皋的心被秋风吹到了巴山。那里有神河源、千层河,有美味佳肴,还有十余年前未能登顶南宫山留下的缺憾。辞掉了所有的邀约和事务,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一座城,感动一个人。时隔十余载,第二次踏上岚皋这片沃土,便被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花一果、一事一人深深地感动了,内心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座城。岚皋在我的心田中、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无法忘却的记忆。
岚皋是清晰的岚皋。走进岚皋,天空是甄蓝的,云彩是洁白的,空气是清爽的,岚河是碧绿的,道路是干净的,岚皋的人是好客的,这座城的一切都是清晰的,透亮的,让人为之慨叹。目光所视直入眼底,心波荡漾,无法自拔。岚皋的清晰是直观的、可见的,还是多样的。她的清新不仅仅体现在实物、实景、实情中,还体现在领导们的思路和决策中。交谈时,仁康县长对提振岚皋文旅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才思敏捷,目光敏锐,对下一步岚皋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新思路,通过挖掘南宫山的“神奇”、岚河的“清灵”、巴山大草原的“旷美”、蜡烛山的“光明”以及拓宽村BA的范围等措施来提升岚皋的县域文旅特质,让岚皋鲜活起来,灵动起来,让这座城充满活力,彰显魅力,增强吸引力。
岚皋是清新的岚皋。十余年前,几人驱车一路向南来到安康,一时兴起,直奔岚皋。入城的第一感观是“旧”与“小”、“差“与“乱”,街道狭窄,垃圾随处可见,车辆乱停乱放,建筑物陈旧老破,没有吸引人的新气象新风貌,秦巴山中的小县城无法让人留恋驻足。只好转道去了神田好千层河。
第二次来到岚皋,便被这座城发生的量变和质变打动了,街道宽敞清新了,房屋干净清新了,草木整洁清新了,往日沉寂的夜晚也在LED闪烁的灯光中明亮了、多彩了、舞动了、清新了,村BA在三秦大地独树一帜,让这座城更加清新、透亮、沸腾、时尚,全民健身运动在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大街小巷、岚河两岸已经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地方,珍稀植物园耳扒山也成为勇士们攀登高峰、观光游览的圣地。十年前我去巴山大草原,那时候还叫“神田”,除了一座门楼外,一切还处于“较原始”状态。如今,原来的砂石路被柏油路所替代,观光的羊肠小道被防腐木修建的步道所覆盖,蒙古包、星光房成了揽客留心的新居所。民主镇打造的乡村旅游名片——客路故乡,清晰的发展理念、温馨的经营模式激发了民宿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说,十年前的岚皋是不修边幅、睡眼惺忪的老妇人,那么十年后的岚皋便是精致妩媚、光彩靓丽的娇新娘。
岚皋是清香的岚皋。黎明前的岚皋并不寂静,早早地被晨练者的脚步打破了。他们在晨练中呼吸着大山中树木释放的清新清香的空气。驻足闭目,张开嘴巴,深呼吸一下,再深呼吸一下,又深呼吸一下,便能感觉到岚皋空气里甜甜的味道,五脏六腑瞬间舒坦。岚皋的空气氧气充盈,所以清新、清香、清甜,沁人心脾,心旷神怡。岚皋成为心目中的康养之都,宜居之城。
岚皋的清香,不仅是空气的清香,还有清香的美食。板栗辣子鸡、炒魔芋、腊肉小炒……都是岚皋的特色美食。从饮食视角看,色泽搭配俱佳,清香浓淡适宜,味道鲜美爽口,荤素各具特色。肥肉透亮,滑而不腻,瘦肉味鲜,耐嚼不柴,素菜清爽,清香可口。所有的菜品油少、味好,既有美食之基,又有健康之本,我一个不爱吃土豆的人,在岚皋的餐桌上忍不住对土豆动了筷子。玉米江巴饼别具一格,据说是嫩玉米打成汁所制而成,大小如同关中的烧饼,较之薄了一半,色泽金黄,光亮夺目,看似油亮,吃在嘴里一点都不油腻,香甜糯软筋道,含在嘴里咀嚼,一股清香在舌尖上缠绕,在口腔里膨胀,在鼻翼尖撩骚,就连拿过江巴饼的手指尖都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岚皋移民较多,久居一起,集天南海北优点于一身,形成了“孝悌、勤劳、诚信、好客”的四美民风。岚皋的“好客”不仅体现在脸上的笑容、态度的温和、语言的温软,更主要体现在特色美食的清香上。他们不拒外,善包容,敢创新,将来自四面八方的美食特色综合分析改造,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方美味佳肴,让岚皋的美食清香在天空中弥漫开来。
岚皋是清美的岚皋。岚皋之清美随处可见,天空有甄蓝之清美,云彩有洁白之清美,岚水有轻柔之清美,森林有翠绿之清美,岚皋人有清纯之大美,千层河有灵秀之俊美,大巴山草原有旷野之清美。大巴山草原海拔2500米左右,位于陕西岚皋和重庆恒口两县交界的十八拐处,一部分归秦,一部分归渝,走着走着,就从陕西走进重庆,又从重庆走进陕西。因为海拔较高,时过秋分,乔木已经落叶,灌木已呈现出深墨色了。远远望去,山峦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延绵起伏,层峦叠嶂,偌大的草原就像一个大大的绿色与金黄色交织而成的大地毯,时而墨绿,时而金黄,平平的坦坦的,没有一点皱褶,显得既雄浑厚重,又温婉贤淑。称她为伟丈夫,因她高大威武;称她为小女子,因她静姝婉柔。更为惊叹的当属草原深处的那个湖了。犹如大草原的心脏,又似大草原的皓目,赋予大草原生机和活力,增添了大草原的灵性。湖水波澜不惊,静谧幽深,惬意地享受着被草原环抱的温馨和慈爱,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情和明亮,在微风中神采奕奕,涟漪波动;在阳光中清澈透亮,鳞光闪闪。蓝天白云投央在湖水中,与湖水深度融合,相映成辉。蓝天、白云、大山、草原、湖水,形成了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美景。我在湖边小憩,心中的杂糅一扫而光,顿然霍亮。大巴山草原的山、水、草、林组成了一幅天然油画,我便是那油画里的主角。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留。离开时,恋恋不舍,心留巴山大草原。
清晨我在岚河岸边散步,低头看水,岚河水清澈灵动;抬头望天,蓝天下白云妖娆;举头看山,山峦起伏跌宕。再仔细一看,山峦的树梢上隐隐出现一道山岚形成的屏障,犹如八达岭上的长城一样,这应该是山岚形成的独特风景,在其他地方无法看见的奇特风景,这个独特风景,在岚皋的山顶上可看可见,当属“岚皋”一名得来的缘由吧。或许,这也是“川眼识岚”。
岚皋的白天是精美的,景色美不胜收。岚皋的夜晚是精致的,精致到可以让人窒息。坐在村BA现场,在观众热情的呐喊声和欢呼声的感染中很快进入角色,眼睛随着运动员的脚步移动,心却跟着空中飞奔的篮球转动,整个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的情绪被篮球拉动起来、沸腾起来、燃烧起来了。
岚皋的夜晚是多姿多彩、多趣多味的夜晚,燃烧的村BA现场旁边的岚河,也是一道非常耀眼的靓点。岚河是岚皋人的母亲河,她灵秀婉约,三面拥抱着县城。如今的岚河,更像是岚河挚爱的儿女,男儿矫健,靓女柔美,母亲与儿女共同热爱县城、美化县城、增色县城、舞动县城。岚河两岸的建筑物及桥梁穿上了盛装,一闪一耀,非常抢眼,将岚皋的夜晚点亮。岸上桥上闪烁的灯光倒映在岚水里,交映成辉,浑然一体,巴山画廊浑然形成。巴山画廊,诗意岚皋,富硒之都,康养之城,能不让人挚爱吗?
游船在岚河中游动,秋风从脸颊掠过,让迷醉在岚河中的人感到惬意。水在岚河里流动,画船在岚河里游走,我站在船顶看沿岸风景,岸上的人们却在看岚河里的我,不知不觉,我成了巴山画廊里的风景。
我把心沁润在岚河里。

作者简介:杜芳川,男,陕西乾县人,硕士学历,中共党员。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咸新区作家协会监事会监事长、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副会长、咸阳文学院副院长,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咸阳市渭城区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特聘教授。
出版有中篇小说集《大案队长》、长篇小说《阵痛》《五陵原风雨》《战乾州》和散文集《回眸——杜芳川散文作品集》,其中《阵痛》入选“‘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系列图书,为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战乾州》入选“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和“咸阳市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五陵原风雨》获2021年咸阳市文化精品资助项目,《阵痛》获首届“咸阳文学奖”和第三届“金剑文学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