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地 书
作 者 / 海之梦·希 岸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心中念亲人,
时空岂能阻,
万里梦中月同圆。
佳节月夜竟笑醒,
清泪盈眶已湿巾。
起身独凭栏,
举杯邀月饮,
身后唯影随。
亲密伴日日,
万里愿亲归,
他日定重逢。
若是两情长久时,
岂在朝暮逢。
纵使山河万里遥 :
月共圆,
心同瞩!

著名诗人王泽 / 海之梦·希岸《两地书》这首作品,是作者受大文豪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先生书信结集《两地书》的影响,在中秋佳节写给远在海外深造的台湾著名青年文化学者、高产作家、畅销书作家、爱国诗人、国际知名品牌代言人、时尚模特、优秀主持人、音乐人昊昊博士的一首诗作,从形式上而言,也是一首问答篇。在整篇作品中,其诗句一句扣一句,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美好意境与完美!让我们欣赏到诗人在中秋之夜月圆人相聚的同时,表现出的强烈家国情怀与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读之让人动容!同时体现诗人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让我们读爱国诗人的中秋夜优秀诗,意境美!使人留恋于诗句的完美呈现 ,观山观海观日月,明月依旧照人心 。让人身同感受 诗人的思想意境 ″ 时空岂能阻……起身独凭栏 ……他日定重逢……,” 用望追思,勾勒出中秋之夜的美好画境,寄浓浓的相思之情,烘托出《两地书》的家国情怀。
全首作品,看那穿针引线的思路,这何止是一篇祭月思?我不禁惊呼,这是一篇多么有思想感情的强烈爱国诗篇!
纵观全首作品,细腻地描述情感。虽然 “ 月圆我不圆 ”,任凭一句“时空岂能阻”,表达了诗人望月盼月圆,望祖国早日统一。把对月思的感想,融入到爱国诗篇的团圆的坚定信念……
啊! 时空岂能阻。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台湾人民时刻思念祖国的情怀。诗人寄月思的忧国忧民情怀,值得赞美!
魂牵梦萦,读诗人的诗。读出离愁之苦,那缠柔痛彻心扉的诗句,风中的信念,愿两岸两地亲人共度中秋,月圆人团圆。
“起身独凭栏 ,举杯邀月饮、身后唯影随 …… ”诗人虽形单影己,但不忘家国与亲人! 悠悠思怀,倩倩身影,写下此诗惊鸿篇,令人感憾徒万千!……
身后唯影随 : 这影,是清影,仿佛天空架起了一条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天堑变通。
一个“ 随” 字,深得随同。
“他日定重逢”道出两岸两地亲人的在历经长久分离的苦相思后,必将团聚!
两岸血脉相连,亲如兄弟,纵使远隔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两岸人民的思念之情。
拾一轮明月 ,绘中华儿女情长,话中秋。中秋,承袭五千年文明,两岸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相同的传统和文化,由衷感叹对月思的:绝美诗句之意境美 “ 海上升明月来相照,天涯共此时。”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若是两情长久时,岂在朝朝暮暮”。
“若是两情长久时,岂在朝暮逢”。是啊!面对当今国际形势,我们必须寻找最好的时机与方式,最后完全实现祖国统一!



“纵使山河万里遥,月共圆,心同瞩。”即暂时而言,虽然山河遥远,江河阻隔,但两岸人民心声一致,明月共圆!
纵使山河万里遥,
月共圆,
心同瞩。
心同瞩,“ 瞩 ”是希望中华儿女有目共睹祖国统一这一天的到来 。 一个 “ 瞩 ” 字,映衬出希望的曙光。
读诗人的《两地书》深受启发,这强烈的家国情怀,何止一腔热血?
在此中秋之际,《两地书》给台湾2340万同胞,寄去的一封家书表深切思念之情。
万里梦中月同圆,这一句有圆我中国梦之意。
万里愿亲归 ,有认祖归宗之意。
以上 两句一环扣,叩响了“瞩” ,以举世瞩目之焦点。
一一 点评 : 幽幽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