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润武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处老宅,那是我心中永远的归宿。老宅的院子里,一棵香椿树和一棵李树并肩而立,它们如同两位默默守护的老友,见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
那棵李树,每至春日,便宛如一位盛装的仙子,绽放出白中带粉的花朵。满树的李花如云似霞,将整个树冠装点得如梦如幻。“桃花争红色空深,李花浅白开自好。”在明媚的阳光下,微风轻拂,花瓣如雪飘落,为大地铺上一层浪漫的花毯。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嘤嘤嗡嗡,奏响了春天的旋律。
在那个物资相对贫乏的年代,这棵李树结出的果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成为我们解馋的必需品。当青涩的果子逐渐变得圆润饱满,色泽由青转紫,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盼着它们快快成熟,从青涩变得甘甜。
而那棵香椿树,在春天里也毫不逊色。它吐出嫩绿的芽儿,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这些嫩芽,既可以直接入口,品尝那原汁原味的鲜嫩;也可以加盐揉成咸菜,让那份鲜美得以长久保存;还能够化作餐桌上的佳肴,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说起儿时的欢乐,不得不提三叔家草园地边的桑树。每到夏初,桑树上便挂满了红的、紫的果实,宛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我和三叔家的孩子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常常结伴爬到树上,摘取那甜美的桑椹。“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那时的我们,嘴里塞得满满的,手上染满了紫色的汁液,笑声在桑树上回荡,正当我们玩得高兴时,经常会听到三叔的呵斥,担心我们从树上摔下来。于是,三叔从家中找出一竹杆,在地上铺上布,用竹杆将树上的桑椹打下来,我们负责将打下来的桑椹捡到盆里。
每年春季,母亲都会精心采摘香椿芽,然后细致地揉制。她的双手仿佛带着魔法,将那些嫩绿的芽儿变成了一份份饱含母爱的礼物。当我带着母亲揉好的香椿回家时,那份温暖和牵挂也一同被我珍藏在心底。
回忆起那些在老宅度过的日子,孩子们的童趣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我们在李树下追逐嬉戏,花瓣飘落在肩头,仿佛是春天的亲吻。我们围着香椿树,比赛谁能将最高处的嫩芽儿钩下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那无忧无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夏日的夜晚,大人们围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我们躺在凉席上,仰望着星空,数着闪烁的星星,伴着微风和蝉鸣,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我已离开老宅,居住在城里。但每到春天,看到市场上售卖的香椿和李果,那份深深的思乡情便会在心底涌动。那老宅的一草一木,那亲人间的欢声笑语,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都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岁月匆匆,人事已非。老宅已历经风雨的侵蚀,变得沧桑陈旧。但那两棵树,那曾经的美好,永远鲜活在我的记忆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处何方,那老宅的香椿绿、李花白,以及亲人间的温暖,始终是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它们如同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又似港湾,在我疲惫时给予我安慰和力量。
我知道,时光无法倒流,那些美好的童年时光只能珍藏在心底。但那座老宅,父母兄弟,那些曾经的欢乐与温馨,将永远陪伴着我,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忘初心,默默前行。
多年后,再回老宅时,看不到父母在门前的伫立和盼望,看不到母亲在灶台前一边添柴一边炒菜,听不到父母在餐桌前的叮嘱与安慰,只能默默坐在灶台边摸摸风箱拉杆,走到香椿树边,抚摸那粗糙的树干,再次感受那熟悉的气息,瞬间将思念和牵挂全部化作无尽的温暖,将我的心灵填满。
香椿绿,李花白,亲情浓,思乡切。它们是我生命中永恒的旋律,奏响着爱与温暖的乐章,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高润武,烟台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纸媒、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