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自强!可怎么强?
作者:董惠安
之所以写下这么一个题目,我实在觉得当今孩子辈大学生的就业处境,很有些悲催。何来这样的感觉?除了饿死在咸阳出租屋的宁夏女大学生事儿就不说了,那位在最近的外贸活动中应聘当了西班牙语的年轻女大学生被一位部长赖账两万元的翻译费,迟迟不给的事儿,还有河南叶县强拆创业大学生果园的事,不由得让我掩涕兮而长叹兮!
与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地差天别的是,当今大学生有了不少无奈的“雅号”——啃老族、不肯脱下长衫的“孔乙己”、精致利己主义者、落了架还不愿意当“麻雀”的凤凰、新时代的文化打工人,不思进取的“躺平者”等等。
本来,祖国对他们寄予了无限的厚望,政府财政官员和房地产老板指望着他们购房的刚需,汽车城和4S店期待着他们飙车的激情,幼儿园和学校招生办还眼巴巴盼着他们的结婚后的宝贝呢…….可是,他们就是迟迟不进入就业岗位,习惯于在家啃老,实行“三不主义”——不购房(当租房客)、不买车(当骑手)、不结婚(当单身狗),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啊!你们中了什么邪呀?
出于一种神圣的责任心,我从心底向当代大学生们喊话:你们要换下白领穿蓝领,不当凤凰当麻雀,放下身段,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在城乡广阔天地里体验社会生活,经风雨见世面!
喊完以后,我心里感觉好极了!感觉我的喊话已经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大学生们纷纷各就各业,各业兴旺,莺歌燕舞!尽管网上有人对我冷嘲热讽,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说我这是给青年大学生胡灌“心灵鸡汤”,给他们玩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把戏。我才不在乎呢!
可是刺耳的信息不时地传来,什么女大学生在夜店搞暧昧服务被抓了、有的参与贩毒了、有的被骗到东南亚去了,等等。这些,我都选择了宁可信其无。我坚定地不信谣、不传谣!但有些事情却实在不由我不相信了。譬如,某小区保安恶劣刁难快递员,不准其进入小区,可小区客户非得要求快递上楼,否则给差评!于是双方发生冲突,强势的保安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要求快递员下跪。此事在网络中传得沸沸扬扬,这是什么事!不就是“底层互害”嘛!小区管理者多给快递小哥一点包容,事情何以酿成冲突?
年轻女翻译在一次外贸谈判中被一位部长赖账两万元的翻译费的事,也在网络中持续发酵。这件事有双方微信往来的凭证,显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还有这位部长对这位女翻译动手动脚(部长本人辩解为“开玩笑”)的事,这简直是无耻加流氓嘛!有网友嘲讽道“谈上亿的项目,赖两万元翻译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看似两万元的经济纠纷,钱数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我不由地歪想:女翻译受聘服务的是什么行业?莫非是卖笑业?据说这位接受了翻译服务的部长对翻译的水平很满意,但却推说翻译是企业雇佣的,与他无关。但又暗示女翻译,只要如何如何配合他的要求,就可帮忙要回两万元翻译费。这咋就不像是翻译费了而特像嫖资了呢!我都要怀疑人生了。我反思我说过的话,或者说用我卖的矛戳我的盾,感觉变得不那么美好了,具体到这件事情上,我如何能让这位女大学生翻译做到“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如何让她“不当凤凰当麻雀”?难道要引导她像赌场上的阿Q那样,好不容易赢了一堆钱,忽然在乱哄哄中被人抢了,白花花的银两不见了,自己头上还挨了一砖头,最后为了安慰自己,干脆搧自己一耳光,再在心里骂一句“儿打老子”?在这里,我忍不住要喊话这位部长大人:面对自食其力、靠知识才能讨生计的女翻译,请把您尊贵的大手稍稍高抬一寸吧!
河南叶县副县长带人强拆创业大学生果园的事,我实在无法再让当代大学生“跳下枝头当麻雀”、或者让“孔乙己”脱下长衫当“阿Q”了。我觉得吧,这位创业大学生贾柯的果园被强拆后,“底裤”都快要扒光了,我真不知道他还能脱下什么了。
这几年不是有专家号召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广阔天地里再一次“大有作为”吗?贾柯同学真的就响应了号召,不在大城市“穿长衫”,换上“短裤”回乡承包几十亩果园,获得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奖项不少,但金杯银杯架不住副县长胡玮哲的大手一挥,“为了重点项目落地,强拆!出了问题我负责!”什么过去县上对大学生创业与承包的重重承诺,统统不算数了。还加上一句“你想告就告去!”
在这件事上,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创业大学生贾柯,身穿“短裤”显然顶不过14岁(事发后改为17岁)就穿上“长衫”进入体制内的胡副县长的神威。你瞧瞧,公安警察和几百名穿制服的人强行进入果园,拿着过期作废的拆迁补偿文件,断水断电,把贾柯的护园的家人强行抬走,关进十几里外的派出所,还不准手机拍摄,狠劲把拍摄者摁到泥水里,很有神威力道!胡副县长叫嚷“你告去,我承担责任!”显得更有底气。叶县的法律似乎掌控在他手里,是为他的权力服务的。这不是强拆队伍里就有公安人员吗?不是随后就听到了叶县县委书记的表态吗:“不存在强拆问题”。明明是有视频有真相,县委书记就是认为“不存在”。呵呵......
真相和正义究竟在谁一边?
我真无语了。在这件事情上,我该如何教导贾柯“大学生当自强”?难哪!如果是能帮他解忧,我想,唯有借助曹操的那句古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了。但我最想借用一下鲁迅老先生的一句话:“救救孩子……”
天无绝人之路。最近,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叶县的主管上级河南省平顶山市终于组成多部门联合的调查组,主要调查大学生创业果园的强拆事件。虽然这些年有不少联合调查事件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但我寄希望于这个联合调查组,还这次非法强拆事件的真相,“救救孩子”,让早已脱下长衫的大学生们扬眉吐气一回。
要说,中国大学生真还有自强之路。但这话要从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人两方面来说。
首先,我们的社会,不能卖矛又卖盾。既然号召大学生不当“凤凰”当“麻雀”,脱下长衫换短裤,总得出台一些扶持保护“麻雀”和“短裤”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吧!不能既号召又不扶持,既鼓励又歧视吧!然而,自相矛盾的时候不少。譬如,既然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鼓励他们摆摊儿赚钱,可是,代表着国家意志的城管追着驱赶摆摊儿的大学生;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可有的创业大学生开设的小微企业遭遇赖账,而赖账的恰恰是国企或政府部门,类似于女翻译那样的被赖账遭遇。前些年还有专门替农民工讨账的媒体以及法律援助行动,如今这些“正义”不仅迟到,甚至彻底缺席。
如此这般,光指责大学生“不自强”,恐怕就太牵强了吧。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菲佣在菲律宾社会是受到普遍尊重的,是被他们国家当成英雄的。所以菲佣脸上看不到一丝的自卑。反观我们的身边,大学生自己觉得当保姆很掉价,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权益也没什么保障措施。我也听到过医护专业的学生到医院实习,合同规定实习期间不给任何报酬,就连白大褂都是自行购置。有的女大学生白干了两年,分文未得也就罢了原来说好的一年后试用合格就录用,结果是两年后给一句“你不合格”就打发走人。呵呵,这不是明火执仗地白嫖吗?试问,这两年间她们怎么生活!这不是把她们逼入“啃老”之境地吗?对这样的事情,国家有关部门总得管一管吧?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其次,从个人层面上讲,大学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残酷性。不要以为走上社会,放下身段脱去长衫就有前程了,要认识到,裸泳的时候都会有。如今考公务员的人群如潮,就连考体制内的“掏粪工”“殡仪馆美容师”的岗位竞争都很激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一些父辈们干过的脏活累活,还要弯折腰身干一干。
有消息说,一些被民办大学提档的考生选择了退档,转身选择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准备学一两门技术,以便将来在社会上谋生立足。我认为这不失为一种明智而理性的选择。前几日路过看到快递团队正在每天例行的训导,领导训示之后,团队照例齐喊几声“准时正点,安全快跑”之类的口号。我想,这团队中不乏大学生研究生,咱就不说专业对口与否了,想提个建议:建议将来高校新生入校体能训练时,加上送快递的训练内容,譬如摩托的驾驶技术、导航技巧的熟练。不知妥否乎?菲律宾的大学里就开设有家政服务的专业。我觉得跑外卖不丢人,希望社会对他们多些理解,让小区保安对他们包容一下些,不要发生让外卖员下跪的事情了。
大学生要自尊自强,还要借助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就是网络。你看看,大学生遭遇的不公事,诸如女翻译被赖账、贾柯创业果园被强拆,快递员被逼下跪等等事情,不都是求助于网络才得以曝光,得到社会声援,有关部门才得到消息组成调查组的吗?不是在网络的追问下才得以解决的吗?另外,曾经消失的为农民工讨薪的媒体和律师队伍,还有你找不到看不见的各级领导,他们都隐身到网络中,可以和你隔空对话。一些政府网站,也是你诉说委屈、讨要公道之平台。当你遇到种种不公和困惑,只要你求助于网络,你就会遇到安慰和声援,正义之士就会为你鼓与呼,帮你拨云见天,让你豁然开朗,感觉这个时代还是有希望的,那感觉应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你能看到或看完我的上述文字,这就能间接说明,网络真还是有力量的。而大学生的自强,也不是幻想。
董惠安2024.9.23
董惠安,男,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宝鸡。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7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00年以来在报刊发表大量针砭时弊之杂文,并公开发表历史政论专题片脚本《追寻盛唐雄风》、社会调查纪实《大创启示录——陕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现实与思考》、长篇小说《神泉》《斜谷》、以陈忠实生平为题材的20集广播剧《呦呦鹿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