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普天乐•共欢庆】
秋分偶得
作者\翠柳
水流影,山画屏,
秋呈仙境,雨颂琴声。
看乾坤天意兴,
听华夏人欢庆。
这达儿一派风光时丰盛,
痛煞煞好(个)黄花雨散云晴。
谁不知炎黄有情,
谁不羡神州巨鼎,
谁不赞大梦龙成。
赏析:
【中吕宫•普天乐•共欢庆】“秋分偶得”一曲,是翠柳先生以秋分为背景,抒发对自然美景与家国情怀的赞美之作。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
开篇意境:
“水流影,山画屏”:开篇两句便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秋日山水的美丽画卷。水流潺潺,倒映着周围的景色,山峦起伏,如同天然的画屏,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
“秋呈仙境,雨颂琴声”:接着,作者用“仙境”来形容秋日的景色,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美。而“雨颂琴声”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秋雨的声音比作琴声,既形象又生动,增添了曲子的音乐美。
情感升华:
“看乾坤天意兴,听华夏人欢庆”:这两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和自豪。乾坤天意兴,意味着天地间的万物都在欣欣向荣,而华夏人的欢庆则是对国家繁荣的最好证明。
“这达儿一派风光时丰盛,痛煞煞好(个)黄花雨散云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丰盛景色,特别是“痛煞煞好(个)黄花雨散云晴”,用“痛煞煞”来形容黄花的美丽和雨后的晴朗,既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和满足。
结尾颂扬:
“谁不知炎黄有情,谁不羡神州巨鼎,谁不赞大梦龙成”:结尾三句以排比的形式,强烈地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炎黄有情,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情感;神州巨鼎,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大梦龙成,则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立意角度:
本曲立意高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对家国情怀的热爱和自豪,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
意象运用:
运用了“水流影”、“山画屏”、“黄花雨散云晴”等意象,生动描绘了秋日美景,同时寓情于景,使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
意境营造: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欢庆祥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秋日的美景和欢庆的氛围之中。
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仗工巧:
如“水流影,山画屏”、“秋呈仙境,雨颂琴声”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美感。
动词应用:
如“流”、“呈”、“颂”、“看”、“听”等动词的运用,既准确生动,又富有节奏感,使作品更加鲜活有力。
甩出豹尾:
结尾部分以强烈的排比和反问句式作为收尾,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给人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是典型的“甩出豹尾”手法。
【中吕宫•普天乐•共欢庆】“秋分偶得”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佳作。它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国家繁荣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