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杨自坤
我的拙文《摘苹果的时候》里面的插图照片,都不是我拍摄的,那是作协领导和老师们拍摄的。王思雨老师用来给我的拙文配图,起到了美化和烘托;所以应该感谢作协的领导和老师们…充其量我只是起了一个记录员的作用。
大家看到其中一副配图中的老妇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这就是孙成明医生的老伴—孙老夫人。完全不像一位养尊处优、穿金戴银、目空一切…企业家的母亲…活脱脱的一个农村普通老太太。
他们一家处世低调:孙成明医生穿着朴素…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庄户老头。
他们的子女们在我们面前:没有架子…言谈举止就是以晚辈的姿态示人…。所以在孙成明医生的(五七)时,我写了一篇祭文;在墓地我宣读祭文时,他们家全部子女跪下听…直到仪式结束;这次作协领导带领我们祭奠孙成明医生时也是如此…。我是以长辈的姿态发号施令的…因为他们都有这个素质和教养;如果父母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文…我算老几?!
《七夕缅怀•孙成明医生》是我在五七祭文的基础上扩写的;在临沭县作协领导一行去孙成明医生的家之前,我从未向作协领导们透漏、和张扬孙成明医生一家的讯息…。我的责任编辑王思雨老师也不知道;因为人品的好坏与贫富贵贱无关…一个家庭更是如此。
我们作为一个作者,写东西应以真实性、经得起检验和大众认可为基础;良心道德为底线…“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所以我们在歌颂孙成明医生的同时,不得不提到他的老伴—孙老夫人。
就是因为有她在背后默默无闻地支撑着整个家庭…才使孙成明医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诊疗事业上: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半个月前,王思雨老师通知我:作协领导决定要去看望孙老夫人,而后到墓地祭奠孙成明医生。
早上六点,我给孙老夫人打了几次电话不通。接着我电话问了她的女儿孙运芝…她的女儿说:一定是去菜地干活去了,带手机不方便。我说:刚才我怕电话打早了影响你妈休息…她说:我妈从来不睡懒觉。
骑行到了她家一看:果不其然,孙老夫人正在菜地里劳作呢…。
在孙成明医生病重时,我们几位好友一起去看望;后来也去参加了葬礼…我们安慰孙老夫人节哀…她说你们放心吧,我看的开。
后来证实了她的说法,她用一如既往的忙碌劳作来冲淡了悲伤。这就是流行多年时髦的口号:化悲痛为力量…因为她一生受的苦太多了…。
所以外人无论如何安慰…都是苍白无力和多余的…一切的一切还得要她一个人默默地来承受…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孙老夫人坐下后,我一看她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中医的使命:望闻问切…她经常头痛头晕眼花缭乱、心慌气短、口苦咽干…那些日子光一心想着给孙成明医生治疗,从来不考虑自己。
我当即电话告诉了她的孩子们…其实她的孩子们不用我说也很孝顺…过几天准备带母亲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好好治疗。
在她幼年时,双方老人做主给她定了娃娃亲。她从来没见过孙成明长的什么样…家庭是什么样?
她没有自由…一切都得听从父母的安排…认命吧。
结婚后,那时讲“唯成分论”因为这个家庭成分的问题…她受了多少冷言冷语、白眼?遭受了多少不公和刁难?!起五更睡半夜、忍饥受饿…难以言表。
别人过日子是平地起,而她们一家是从深坑里爬出来的…。
她从小接受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并言传身教地带到了婆家…她以身作则即:身教重于言教!
十多年前,我和老伴去她家。看见她对一位少妇说教、言辞犀利…少妇也不反驳,只是认真地点头听着…一点也不避讳我们!等少妇走了后,我们问:那是谁?她说是儿媳妇。我们大吃一惊!这个年代你还敢这样对待儿媳妇?!她说:我把儿媳妇当女儿疼爱也当女儿管教…请问:我们有几家敢这样做?!
有的人说:因为她儿是老板,所以儿媳妇才听她的…错!请问儿子、女儿当企业家、当官的…有几个听父母唠叨的?!何况儿媳妇、女婿?!你敢说吗?!除非你是更大的老板和更大的官…;要是一般父母,他(她)们根本不会听你唠叨…顶多来一句:少管闲事!
有的家庭,在儿媳妇结婚前、后娇惯无比、捧上了天…等一切回归正常过日子时: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琐碎…吵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视如仇敌…;怕的要死、恨得要命…!无奈之极…只有背后发泄…适得其反!所以公婆到了晚年是凄惨的…。
她对子女的管教严厉自不用说;对孙辈、外孙呢…训斥、动手…家法伺候…对第四代也是如此…恩威并施!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挥起来…打在身上准留印迹…。
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霍普金斯的颁奖词:他有着一个美满的家庭,对子女的管教很严,他常说:“现在社会上许多不良的青年男女,他们的父母要负全部责任。我不希望我的下一代危害这个世界”
所以她现在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彬彬有礼、温良恭俭让…后代个个事业有成、学业进步…金榜题名者比比皆是…光宗耀祖。
治家格言:宽是害、严是爱;惯子如杀子;子教婴孩、妇教初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她家距离县城三公里。五十多年来她只要进城、看见路上有石头等障碍物…就停下脚步,捡起石头等扔到路沟里,防止有人绊倒…。
她对那些讨饭的、流浪者…总是给予照顾、体恤…对钱财施舍更是不吝惜…这是骨子里的善良。
治家格言:待客丰、自用俭;人行好事莫问前程;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行好不见好、终究少不了…。
她教育子女多结交人品好、有德行的人…远离品行不良之徒…。
治家格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着好人学好事…人近贤良品自高。
她对曾帮助过她们一家的人,一直念念不忘…找机会加倍奉还…她的子孙后代们也和她一样为人处世…乐善好施。
治家格言:一个人要想一辈子幸福,就一定不要忘记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上辈子出个守财奴,下辈子出个败家子…注:他们家肯定不会出败家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国藩家书里的说教词:她们一家都做到了…。
孙成明医生去世后她哭过两次;一次是王思雨老师给我的拙文《七夕缅怀•孙成明医生》配音乐:不求名来名自扬;二次是听说临沭县作家协会领导一行要来看望她和祭奠孙成明医生…。
她的家庭故事…本身就是一部修身理家的教学片…还正在拍续集。
参考资料:
《摘苹果的时候》24—09—14
《七夕缅怀•孙成明医生》24—08—07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