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绛红色的圣境
作者: 萧润泽
当窗外的绛红小屋,星星点点地点缀在春绿的高原时,仿佛拉开了进入喇荣沟的帷幕。行至五明佛学院停车场,换乘进入佛学院的摆渡车时,满目的红房子,填满整个视界,金色屋顶下,必是学习修行佛法的圣殿。这就是世界海拨最高人数最多的佛学院。
我们沿游览路线开启了观光的行程,思绪也同步地穿越了。
宁玛派(红教)做为藏区最古老的教派,以莲花生为祖师。其教法上,奉行前弘期的旧密咒。传入西藏后,与当地上极具影响力的本土宗教——苯教融合。形成了具有藏区特色的密宗法门,影响深远。
早年有幸与贺嘉寅老师结缘。他曾是宁玛派诺那活佛第26代传人,法名伽因,持密幢。其高尚的人品,悬壶济世,普度众生,谦和慈悲。由此,充满敬畏之心。
“我们怎么不住在这里”,同学的感叹声,打断了我的暇思。
我们在寺院周边来回穿梭。穿着红色僧袍的僧侣们,他们或在诵经,或在辨经,或在参悟,或拿起转经筒,行走在小巷之间。
灵动的那一抹红,与鳞次栉比的小红屋,动静相生,给让这片圣地增添了神圣和庄严。
我们拾级而上,横向来回观察棚户区。室内不足十平方,一张小床,一幅上师像,一排书,一套生活用品用具。简陋得仿佛回到了人类较原始群居生活状态。
在前往坛城的路上,边看边思:这高寒缺氧,长冬无夏,昼夜温差大,冬季室内无暖气,无卫生间等的学习环境,需要怎样的意志力?只有身临其境,才会心生敬畏。只有大智慧,才能领悟信仰的伟大。
来到最高山峰~坛城。一米阳光穿破云雾,整个佛学院在红装中金碧辉煌,熠熠生辉,蔚为壮观。虽已4月中旬,山项积雪与之形成的宏大气场填满整个山谷。
急促的呼吸声和拍照的咔嚓声,在耳旁萦绕。我们不知不觉地跟随许许多多僧人和信徒,在此转山转水转佛塔…
下山正遇放学,学员有序地回自己的小棚屋。
是时,红色的神秘充溢脑海的我们,总想去揣摩那些修行者的正觉以及背面后的故事。同行便与僧众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宇宙之万有归纳为五个方面,称之五明、五暗为宇宙万有。利益众生的概之为明,迷在昏沉的概之为暗,这是佛陀的五明真谛,也是五明佛学院的正解吧。
附近的天葬台,或许是真正的灵魂拷问。生与死,就在一山之隔。天员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
近日,与友人喝茶闲聊,谈及芸芸众生的贪嗔痴,宗教信仰。色达无疑成为焦点。一场视觉的盛宴背后,感悟的也许是信仰的光明,对生死的敬畏,对生活的豁达。突然脑海里闪过苏东坡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吧。
萧润泽于虚无斋
2024年8月18日甲辰中元节

【作者简介】萧(肖)润泽,曾用名:肖洪。别号,源泽居士,虚无斋主,一九六三年生于重庆。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书画院理事,重庆市渝中区美协理事,重庆市老年大学书法系教师,第三届重庆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
【朗诵者简介】静秋,陕西旬阳人,自幼生长在天然太极城,一位热爱朗诵艺术的爱好者,喜欢用自然淳朴的声音传递一份感动,再塑文字魅力,用真挚细腻的情感倾吐心灵之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