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下姜村,全心为扶贫
——习近平同志扶贫纪事(廿五 )•维我中华•
浙江省淳安县枫树镇下姜村,
地处浙西过去"穷"得出了名:
"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村民们急于摆脱贫困苦于无门。
省委书记习近平辗转来到该村,
顾不上休息走访调研不停。
村支书倒了半天苦水提要求:
想请省里帮建沼气救山林。
习近平认为这个提议好得很,
"你们每一件生活小事实是大事情"。
立即叮嘱随行干部快记下来,
几天后省里就派来专家落实此事情。
他还在种茶大户家里召开座谈会,
研究如何解决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决定从省里派出一名科技特派员,
帮助该村错位发展参与市场竞争。
沼气建成后习近平再一次来到下姜村,
兴致勃勃地了解沼气使用情形。
20多年前他在陕西建立首个沼气村,
因此叮嘱沼气建好了维护使用好最要紧!
半年后习近平第三次来到下姜村,
知道农村种植药材每户增收成。(注)
他拍了拍特派员肩膀:"做得好! 你有功!"
表示要不断完善特派员制度下移重心。
一年以后习近平第四次来到下姜村,
就基层党建工作当面作出指引:
"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战斗堡垒不行,
当干部不为民办事也是不行。"
要求农村党员要做生产发展带头人,
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
要做和谐社会的引领人,
要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如今下姜村前的廊桥边,
建起了一座别致的"思源亭"。
老支书胸前挂个小喇叭,
给游客义务讲解习近平的恩情。
一遍遍朗读习书记的浙江来信,
转述他为下姜村的新变化感到高兴!
注:如今下姜村名常被人们冠以"最美"、"最富"的形容词。从翻身到致富,下姜百姓忘不了习近平!习近平常说:"心无百姓莫为官",下姜百姓则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熊维中2024年9月17日夜依据有关书讯改写于广州,敬祈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