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谣 (之二)
文/高迎春
明代洪武年间,高姓始祖高三公(讳肃),从山东即墨迁来此地,所在的村庄,之后被人们称作高肃庵。后来,高姓家族有人在村南一里德宁古路边开大车店,这一家生了六个儿子,结婚生子分为六大院,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村庄,人称高家店。因为四女寺碱河东岸,有个村也叫高家店,作为区分,将碱河东岸的高家店叫做大高家店,将我们村称作小高家店。
清代康熙年间,小高家店属于河北吴桥城南第三编乡。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吴桥县令刘再仁,联络小高家店周围十八村,修筑城堡一座,面积三千六百亩地,比当时的吴桥县城还大。因此一说吴桥城南高家店,世人皆知。光绪年间,为吴桥县城南第三保一总甲三十村,时称高家庄。解放后小高家店属于吴桥县张傲公社辖区,之后划归刘汉公社。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划归山东省,为陵县赵虎公社辖区。
由于小高家店解放前,隶属河北吴桥县,因此村里的许多童谣,也与河北风物相关。比如《沧州狮子景州塔》:“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爷爷回来说,爹爹逢人夸。我在炕上做个梦,骑着狮子去看塔;三月古会桃花红,菩萨对我笑哈哈。”河北古代有四宝: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些风景常在人们嘴边提起,因此让好奇心很重的少年,夜里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我小时候,爱玩一个垒塔游戏,几个人将大拇指朝上,人后你攥住我的大拇指,我攥住他的大拇指,许多小手摞起来,就好似一座宝塔形状。玩的时候,最底下的手,抽出来往上移动,就好似垒塔了。边玩边唱:“景州塔,十三起(层),搬砖和泥,噗哒噗哒一起,噗哒噗哒两起,噗哒噗哒三起……”须一口气数到十三起。不过,很少有人一口气数完。这个游戏不但有趣,还锻炼了人的肺活量。
小时候做游戏,也会唱童谣。比如有一个四人游戏,是把一只脚伸出来,互相勾住呈井字。勾住脚之后,大家头朝后跳跃旋转,然后拍手唱:“盘,盘,盘金莲;金莲花,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卖鸡蛋;鸡蛋香,卖生姜;生姜辣,卖宝塔;宝塔高,剁三刀;三刀快,切青菜;青菜青,上北京;上北京,去看啥?游故宫,登景山,再去逛逛颐和园。”有时候,唱着唱着,有一个人的脚会漏下去,就要重新盘在一起。这首童谣别看长,因为顺嘴,很容易背诵。这个游戏还能唱另一首童谣:“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名字叫什么,小孩名字秀兰;秀兰腿脚不方便,蹲下起不来,坐下起不来,一只单脚跳起来。”玩这个游戏,因为四个人都是单脚跳,不能蹲下,不能坐下,只能单脚蹦跶。这首童谣,能够让大家心领神会,唱完都会气喘吁吁,却令大家开心大笑。
玩丢手绢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由一个人围着圈跑,边跑边唱:“丢啊丢,丢手绢,悄悄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跑圈的人,一般爱将手绢放在自己喜欢的人背后。猜到的人,从背后拾起手绢,追赶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则迅速占住刚才那个人的位置。由猜到的人,再将手绢丢在其他人的背后。如果丢手绢的人跑了一圈,背后有手绢的人没有察觉,大家就会罚他唱一首歌。如果不善于唱歌,就罚他给大家鞠躬,而且要鞠九十度的躬。两个人手拉手,做拍手动作,可以玩炸果子:“炸,炸,果子,一你个,我一个,咱两做个好买卖。香油来,鸡蛋来,一人分出一半来。”正面牵手摇摆唱完,可以倒背过手来,接着再唱。如果见有小孩子围拢过来,就改成玩捞小尾巴游戏,唱词也改成:“捞,捞,捞虾米,一网捞不着,两网也百搭,三网终于捞住了,捞住了一个小尾巴虾。”其实,每个孩子都从手下弯腰而过,想捞住谁,放过谁,全在两个人挤眼之间,配合完成。
玩搭井台的游戏,与盘金莲接近,也是四个人玩,不过脚是搭在牵着的手上面,大家是面对着面,围成一个小圈。因为抬脚比较高,玩起来转起来,也更有一些难度:“搭呀,搭呀,搭井台,井台搭出甜水来。你挑一桶,我挑一桶,挑回家去沏茶来;你喝一碗,我喝一碗,喝的头上冒香汗。”不过头上的细汗,不是喝水喝出来的,是唱出来的,是跳出来的。学踢毽子的时候,开始总踢不上,母亲教给我们一个办法,就是将毽子拴上一根细线,用手提着踢。经过这样练习,再踢毽子脚就有准头了。我们将做毽子,叫做“拂毽”。把公鸡尾部的大红羽毛采下四五根,羽毛头部冲外,用细线缠紧,塞入两枚铜钱方孔扎紧,用刀切平底部,用热蜡封严实,就可以踢着玩了:“一个毽子踢两半,剪刀股儿绕花线,里面踢,外面拐,各显其能八仙过海;六十六,九十九,三数两数整一百。”踢毽子花活比较多,我会用脚的四个侧面踢,会用膝盖踢,也会打拐子。不过,打拐子只能打两三个。
小时候,爱模仿大人干活,包饺子,擀面条,都要忍不住跟母亲学一学。包饺子用小擀面轴,母亲一个手滚动擀面轴,一个手转动小面片,三下五下,一个饺子皮就擀好了。我学的时候,手忙脚乱,饺子皮总也擀不圆。姐姐笑话我,擀出来的饺子皮,这个像鸭梨,那个像鸭蛋。擀面条须用大擀面杖,母亲将面片缠在擀面杖上,一边擀一边撒布面,抓住两头用力前推,面片越来越薄,面片越来越大,折叠起来,用刀细细切成丝,细长的面条就做成了。我擀面条,用力不均匀,面片总会粘在擀面杖上。看似容易的活,做起来并不简单。包饺子,村里人大多用白菜。于是,剁白菜做菜馅,也成了小孩子玩的游戏。一只手握住脚面,提到膝盖以上,另一只脚单跳,并且唱道:“剁,剁,剁白菜,剁碎白菜,做饺子。你捏一个大元宝,我捏一个花边饺。锅开了,水开了,饺子下锅煮熟了。”乡村里的童谣,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显得趣味无穷。

作者简介:高迎春,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史专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第一批“文化之星”,宁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津县收藏协会副主席,宁津县郭澄清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宁津县蟋蟀协会副会长 宁津县青年文学联合会特约顾问,《宁津古树风情》执行 主编,《宁津文艺》编委,《宁津文苑》编委,中财论坛文化创新版主。文学作品连续三届被评为“鬲津文艺奖”,至今已出版七部散文集, 一部文学评论集,一部书信集。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89期
本期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