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 ——记临沭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薛步林先生和老首长、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先生的生活点滴
杨自坤
昨天翻看相册。一张三十多年前薛步林副县长送给我、他和谷牧副总理的合影照映入眼帘。心中不免涌起一阵酸楚和悲凉…因为二位老前辈都已经逝世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深秋,临沭县滨海烈士陵园竣工后,谷牧副总理在百忙之中来临沭视察。因为这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指名要让他的老部下、薛步林副县长陪同。
薛步林出生在莒南县板泉镇大薛家村,小时母亲去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穷就四处讨饭吃,他老家西邻沭河,鬼子土匪就驻扎在河西临沂城里,八路军老四团和滨海战工委就在沭河东岸与鬼子打游击,八路军发现薛步林这个十二、三岁的苦孩子很伶俐就让他挑担做货郎,走村串巷卖泥哨、糖豆、针线、胭脂……借机为游击队刺探和传递情报,他当货郎时为了保密基本不回老家,便在莒南县相沟镇大结庄村他表哥家孙合友家住宿隐藏,同时他的表哥在他的影响下于1947年加入了共产党。后来薛步林就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由于他作战勇敢机智很受到领导的重视,就被调到谷牧身边做警卫员,战争结束后,转业到地方政府工作。
谷牧副总理一行重点参观瞻仰了滨海烈士陵园…缅怀那逝去的战友和岁月…并在滨海烈士陵园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谷牧副总理在临沭的日子里,临沭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当年的老红军、老八路回来了…。如今我们胜利了!全县人民安居乐业、正在积极地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看见你们总觉得格外亲!
临沭县人民政府招待所的厨师孙大哥,和我住在一个巷子。他们负责谷牧副总理的饮食调理…他说谷牧副总理饮食很随和…提出要吃家常便饭。即临沭地道的土产:地瓜、玉米、花生、方瓜、土豆…煎饼卷大葱蘸酱…这是他当年经常吃的食物。
他还喜欢喝豆浆、喝临沂风味糁(sa)。孙大哥知道我家有石臼和小磨,所以他每天都和招待所的服务员来我家磨豆浆、用石臼捣麦米熬糁…。
临沭人民爱戴谷牧副总理,想给他做些山珍海味…等好吃的,他不允许!他动情地说:那个时候根据地的人民生活都很艰苦,就是这些也吃不饱啊!勒紧裤腰带支持我们…把家中仅有的东西先给我们吃。有时刚要吃饭…枪声一响,马上把碗放下就得投入战斗。
所以那些陪同人员都说:去外地开会几天就吃胖了…这几天陪同谷牧副总理吃饭吃瘦了。
我和薛步林副县长的缘分说来话长…。
那是1976年迎春花盛开的季节,我从部队复员后在东方红大队(今富民社区)卫生室坐诊。我利用在部队学习的针灸技术为人们治病…。找我治病的人很多,每天都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排队等候。
有天她对我说:你给我治疗十多天了,腿不痛了,今天晚上老薛要请你去我们家吃饭。
我当时一愣!老薛是谁?周围社员们说:老薛就是薛步林副县长啊!
社员们打开了话匣子:这位就是薛步林副县长的老伴、夏庄公社第一小学的周翠华老师,已经退休几年了。因为第一小学就在东方红大队的地盘上,所以他们都和薛步林副县长一家熟悉。何况周翠华老师大大咧咧…很本不像一个官太太!她喜欢和周围老百姓说笑…说起粗话、脏话来…那叫一个顺溜,张口就来,很多农村男女都说不过她!机关人员更是甘拜下风…无论男女、年龄大小…她最喜欢说的一个字就是:儿!
周围人有意逗她说粗话、脏话…。有年龄大的社员看不下去了,就会训斥年轻人,不要和周老师没大没小,她比你们的妈都大,能这样没礼貌吗?周老师说:没关系…青年人乐此不疲,玩笑照开不误!
但对那些当权霸道者,周老师可不怕!上来横劲骂得他们抱头鼠窜、望而生畏…!薛步林副县长也是这样:家中“客“常满、壶中酒不空。所谓“客”都是农村老百姓。
无论在什么地方蹲点、考察…几天不过准结交一群朋友。所谓结交,就是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吃饭。给钱不要,他就千方百计给买肉、米等送去…肯定远远超过饭钱。老百姓心里过意不去,总要逢年过节带些土特产送给薛步林副县长。
他们出村时,有人问去哪里?他们就会自豪地说:去城里薛县长家,他们有意把副字给去掉了。引起一群人羡慕!所以一到逢年过节,各路“诸侯”浩浩荡荡就进城去薛步林副县长家了…。周老师做饭炒菜忙个不停,薛步林副县长心情舒畅分外高兴…又找到战争年代当武功队长的感觉了…军民鱼水情再现!
上级召开老干部座谈会,他不会阿谀奉承、拍马屁…。上来就哪壶不开提哪壶!把农村老百姓给他耳朵里灌输的那些事,一股脑儿说个不停…弄得我们的父母官当场丢丑、下不来台。
他资格老,都不敢惹他:市、省、北京…甚至外省都有他的首长和战友…;渡江战役时,陈毅司令员在郯城住了一宿,专门接见了武功队长薛步林,并受到表扬!因为他对敌斗争、支前工作很出色…。
他36岁就当上了郯城县副县长。
来到临沭县还是副县长。因为他不会阿谀奉承,还是战争年代老八路的脾气和处世风格,好捅娄子…所以原地踏步走…还差点把副县长给撸了!
直到离休一直干副职(副县级)!曾有工作人员给薛步林副县长填表时:副科级。薛步林副县长认为无所谓…周翠华老师可不干了!把工作人员大骂一通…老薛一辈子没干过副科级,你们什么时候把他的副县长给撤了?!
沙家浜有句唱词:思念战友和首长,不知道他们在何方?!没有首长和战友们的约束、教育和帮助…他又认死理、牙口不好又喜欢啃生牛蹄子…何谈升迁、提拔?!他的很多首长和战友们都升迁提拔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的交往圈子都是些老百姓…;上级领导都比他资历低、他不肖一顾…所以他逐渐熬成了皇帝—寡人!
但是老百姓对薛步林副县长真是没的说!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有天晚上,薛步林副县长出来散步,后面一个青年骑着摩托车🏍使劲按喇叭,他躲让不及,青年下车就破口大骂:你瞎眼了?!薛步林副县长说:是的。我天黑看不清、腿走不动…青年还不依不饶…因为薛步林副县长的穿着就是一个农村老头模样。
这时街上的一伙闲逛年轻人正好遇上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把青年打的口鼻出血…边打边骂…你是什么东西?!还敢在夏庄街上撒野耍横!薛步林副县长我们都敬重他…你不想活了?!
幸亏薛步林副县长把几个年轻人训了:不要打了…打死人怎么办?!青年一看这个老头原来是副县长,赶紧给薛步林副县长磕头作揖…感谢救命之恩。
街上的年轻人不怕事…反正在家也吃不饱,正好去看守所有饭吃、还不用干活。
有次薛步林副县长去省城开会,要带换洗的衣服,裤子找不到了。一问才知道被周老师送给学校驻地的一个老百姓了…薛步林副县长刚要发火,周老师说:你不是有裤子穿吗?老高穿得衣不蔽体,他还得出门干活挣饭给一家人吃呢…。
薛步林副县长顿时火消了,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看不得老百姓受苦…。只要看到谁家断炊了,马上就回家挖上一瓢米让周老师送去,不管自己够不够吃…。所以他家的粮食经常不够吃的、不到月底,工资就没了,因为他的穷哥们太多了经常需要他接济…。
不用怕!他的一帮农村老兄弟们送来了:地瓜.、瓜干、胡萝卜、大葱、白菜、辣疙瘩…应有尽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再现!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对他们好,他们能舍命保护你!所以奉劝有权有势的官老爷们…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果平时不积德行善,遇到事你还指望老百姓保护你?他不落井下石、出卖你才怪呢!
别看你现在蹦的欢…有朝一日政府和老百姓一起给你拉清单…还是争取多记红点吧。
时值深秋,谷牧副总理还穿着夏装。而薛步林副县长小他十岁,已经穿上了厚衣服和周围人的穿着格格不入…因为他身体不好…。
跟随周老师到了薛步林副县长的家。薛步林副县长是莒南人,他八十多的老父亲和他们一起生活,他在老家和县城,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
老人家平易近人,对我很热情,没有官架子,言谈举止中一副和蔼可亲的长辈形象…他讲起了战争年代在我们老家当武工队长的往事…沂河岸边、马陵山下、苏鲁交界都知道赫赫有名的:薛队(武工队长薛步林带的队伍)!地主还乡团,听到武工队长薛步林就头痛,吓得尿裤子…。
他说我们老家有好几个跟他打游击、扛机枪的…老人侃侃而谈当年那峥嵘的岁月…。
吃饭时,老人给我纠正:不能叫他薛副县长,应该叫他大爷,因为他比我父亲大八岁;依次类推叫大娘,不能叫周老师了。
逢年过节我去他家,他们给我的回礼多好几倍!端午节包粽子也有我一份。可亲可敬的老人家…至今回想起来,仍不禁潸然泪下…。
是不是他对曾经战斗过地方的人们无比怀念和眷恋…借此转移到我身上?
他有什么错?他没有错!只是解放了、战斗平息了…无用了。英雄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闻!
薛步林副县长对各种不正之风看不惯…好生闷气…情深不寿(1924—1999)
2001年我的母亲病重时…耄耋之年的周老师不顾年老体衰,到我的老家去看望我的母亲…。顺便去看望了薛步林副县长的老部下…轰动了沂河岸边…古郯大地…可亲可敬的薛步林副县长夫妇…还是当年的武功队长、老八路的风格啊!
因为薛步林副县长在世时经常去我的老家看望那里的人们…李向阳式的人物…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直到临终也念念不忘。
他多次提到等他去世后,让我把他的骨灰带一部分回郯城,撒在马陵山下、沂河岸边,和他的老战友们一起做伴。
也难怪从瑞金、井冈山、延安、沂蒙山…走出来的老红军、老八路…日夜思念这些地方。那里有战友、亲情、患难与共的父老乡亲…那是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家园。
薛步林副县长的葬礼很隆重,从首都、各省市、他的老领导、老战友…以及首长、战友的后代们都来了,还有一群知冷知热的农村哥们也来了。
在举目无亲的临沭,我有了家…有了亲人…。
厚重的革命老区啊、朴实的临沭人!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啊…哺育了我一家人…临沭啊!我的第二故乡。
苍马山高!沭河水甜…没齿难忘!
今年是薛步林副县长诞辰一百周年;谷牧副总理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恰逢双节、谨以此文缅怀…并献上西瓜、月饼和美酒…外加煎饼、大葱蘸大酱…。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