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悟出来的
不是修出来的
长春满愿国际文化讲堂
2024-9-18 03:58
长春市南湖宾馆7栋27220房
欢喜💖尊者
读了三遍《弘一法师传》我才明白:苦到尽头,便是悟
古人云:“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这句话正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真实写照。
前半生,他是风流绝代的贵公子,才华横溢。然而,后半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生离死别,尝尽酸甜苦辣。这些刻骨的苦楚,让他逐渐透彻、通达,最终在三十八岁那年皈依佛门,成为世人敬仰的弘一法师。
1. 遗憾的苦,让你悟透执念
18岁时,李叔同喜欢上了天津名伶杨翠喜,却因家族反对而错失。她成了他心中的执念,每晚辗转反侧,内心煎熬。尝试寻找替代者无果后,他才明白,执念太深,只会折磨自己。他选择放下过去,逐渐恢复平和。
执念是最大的牢笼。每个人都会经历遗憾,但如果死死揪住不放,只会让生活越发沉重。只有及时松手,给内心松绑,才能得到解脱。一念放下,天地皆宽。
2. 挫败的苦,让你悟透得失
李叔同年少时尝试科举,却屡屡受挫,未能取得功名。参与维新变法,结果失败,被族人驱逐。面对一连串挫折,他以平常心接纳现实,投身文艺创作,最终成为著名作家。挫折中,往往隐藏着新的出路。
人这一生,得与失是守恒的。太过看重一时的成败,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悟透得失,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生活自会多些洒脱。
3. 离别的苦,让你悟透孤独
在上海求学时,李叔同与文人结下深厚友谊。然而,时局动荡,好友们纷纷离去。他逐渐看淡了悲欢离合,懂得了孤独是人生的归宿。最终,抛却世俗,皈依佛门。
人生如旅,陪你一程的人很多,但无人能陪你从起点到终点。孤独是人的底色,也是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高墙。只有悟透了孤独,才能笑对人生的聚散。
4. 病痛的苦,让你悟透生死
1935年,弘一法师患上风湿性溃疡,几乎濒临死亡。经历生死边缘,他悟出:生与死是相邻的,生命短促。从此,他废寝忘食地投入佛学研究,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向死而生,以终为始。死亡是注定的,但如何活却由你自己决定。勘破生死,善待每一天,尽情拥抱滚烫人生。
《五代史平话》有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人这一生,总要经历万千坎坷与苦难。这些失意和挫折,正是我们开悟的契机。读懂弘一法师的一生,看淡得失,断执念,舍负累。当你悟透人生,自然不怕生活的任何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