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46》「飘舞的剑」(6686辑)

晨间寄语
短剧,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快餐文化的体现,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还具有短平快的艺术效果。在人们被迫快节奏生活学习工作的当下,让人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接受。集消遣、娱乐、散闷解困于一身,有一定地位和市场。只是这种表现形式一直在嫌贫爱富、比吃比喝比穿戴、比利欲熏心、比权势比地位比背景、拜金至上里打转。动辙千亿万亿、一件衣裙少说千万、一个礼品盒便宜的也是百万的说法,尽显演员、观众、导演、社会…,全是脑残…。当面说了几百遍的真话,无论如何也要找理由推翻的演绎,剧中只能是一个结果,全都是弱智。
当然,演戏就是演戏,与现实脱节了的故事情节,大多数人是不会相信的。然而,假话说了一千遍,总会让人信以为真。这类短剧在公式化的同类操作下,惊人的相似。大不了换个名字、换个演员、换几句台话,一个大厅、几间卧室、床和沙发、桌椅板凳、外景成队的豪车、别墅、园林、亭榭、小桥流水,亮个相,等等,一部几十上百集的作品算是成形。误导观者幻觉失真、沉溺于纸醉金迷、渴望奢侈豪华、脱离现实、与社会背道而驰、误人子弟…。
故事情节的脑残和弱智,既让人啼笑皆非,还被带到沟里去为主人翁鸣不平。戏剧的表现形式,是为人的眼耳服务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缘导致眼馋,眼馋导致入戏,入戏导致人的错觉,错觉便是误入歧途的罪魁祸首。戏剧还是一种思想的传播和宣传,人就怕被错误的思想误导,而人的行为举止又受思想指使,指使即指导,指导的思想错误了,覆水难收,不堪设想。以前的政治课讲,没有了阶级斗争,便是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作斗争。所以人的思想正确与否,决定了社会风气的好坏。
国家的上层建筑,一直把思想路线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思想路线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即是对社会负责,对国民负责。
现在的短剧不是一出两出,打开手机,随处可见。废物、垃圾、必死无疑、想死得很、死期已到的台词比比皆是。视人命为儿戏,现代古代穿越,搁置法律,又把现实生活术语贯穿,说明什么?编剧、导演、演员、所有的剧中人似乎都是边缘人,感觉少了审核、监督、管理、和导向似的。。。?
看到听到想到写到,又算完成一篇作业[OK],谢谢[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4.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