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四边静•咏怀】
作者\翠柳
风吹松晃,
蝉语枫姿菊色黄。
山幽星朗,
林寂声旷,
河欢月芳,
醉舞飞楼上。
赏析:
开篇描绘自然景象:
“风吹松晃,蝉语枫姿菊色黄。”开篇两句,作者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风吹动松树,使其摇晃;蝉在鸣叫,枫叶展现出迷人的姿态,菊花则呈现出鲜艳的黄色。这两句曲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
“山幽星朗,林寂声旷,河欢月芳。”接下来三句,作者继续渲染环境氛围。山峦幽静,星星明亮;树林寂静,声音空旷;河水欢快,月光芬芳。这些描绘不仅增强了曲子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个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
结尾抒发个人情怀:
“醉舞飞楼上。”在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环境氛围之后,作者终于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怀。自己在飞楼(高楼)之上醉舞,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豪情壮志,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一结尾也使得整个曲子更加生动和有趣。
意象运用:曲中运用了“风”、“松”、“蝉”、“枫”、“菊”、“山”、“星”、“林”、“河”、“月”等多个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寓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意境营造: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作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既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修辞手法:
曲中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山幽星朗,林寂声旷,河欢月芳”三句形成了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整首曲子的对仗也十分工巧,使得全曲结构紧凑,语言优美。
以动写静:
借【中吕宫•四边静】这个曲牌。四边静,静而不静。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修辞手法,为整首曲子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吹松晃:开篇即以动态的场景引入,风吹动松树,使其摇晃。这一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通过松树的摇晃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宁静。风虽动,但松树的摇晃却像是在静静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蝉语枫姿菊色黄:蝉的鸣叫是动态的,而枫叶的姿态和菊花的颜色则是静态的。作者通过蝉的鸣叫这一动态元素,打破了秋日的寂静,同时以枫叶和菊花的静态美来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和谐。
山幽星朗,林寂声旷:山峦幽静,星星明亮;树林寂静,声音空旷。这两句曲词通过“幽”和“寂”两个静态词汇,以及“朗”和“旷”两个带有动态感的词汇,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深远的意境。星星的明亮和声音的空旷,仿佛是在静态的山林和夜空中轻轻摇曳的动态元素。
河欢月芳:河水欢快地流淌,月光散发着芳香。这里,“欢”字赋予了河水以动态的生命力,而“芳”字则让月光具有了静态的美感。河水的欢快与月光的芳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
醉舞飞楼上:在描绘了一系列自然景象后,作者以“醉舞飞楼上”作为结尾,将个人的情怀融入其中。这一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也通过醉舞的形象打破了前文的宁静,使得整首曲子在动静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动词应用:曲中的动词运用十分精准,如“吹”、“晃”、“语”、“姿”等,这些动词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动态,也使得全曲更加生动和有趣。
甩出豹尾:
结尾的“醉舞飞楼上”一句,既是对全曲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意境的升华。这句曲词以动写静,以醉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遐想空间,堪称豹尾之笔。
【中吕宫•四边静•咏怀】这首散曲,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语言精练的散曲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翠柳在散曲创作方面的才华和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