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脱产干部
七里河水
三天后的一个早晨,李寨乡专门就成立了·报道组,下发了一个乡政府文件,并下发到各个村里。文件规定,报道组成员可以列席参加乡里的任何会议,可以参加乡里举办的任何活动,包括乡党委会议,都可以列席参加。报道组全称是:李寨乡新闻通讯报道组,成员由29人组成,组长是党委副书记庞洪铎,副组长是宣传委员杜兴,副乡长冯世旺,办公室主任由党政办主任李红霞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是李大星,成员是全乡24个村的支部书记。这样一个高规格,队伍庞大的组织,在李寨乡还是第一次。
乡里为报道组购买了一架单反相机,用于拍摄新闻图片。报道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旁边的一间房子里,里面的办公设施很齐全,两张桌子对面办公,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房子中间两侧又放置了四把椅子,李大星就坐在左边的桌子旁写作,进门右边的墙上挂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报纸,左边的墙上是准备挂以后发表的各种报刊的,办公室的桌子上安置了一台电话,还放置了一摞稿纸,稿纸的抬头上写着,李寨乡政府专用稿纸字样。
李大星去乡政府上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老沙窝村。人们七嘴八舌,褒贬不一。有人说,李大星是书记的侄女女婿,书记托人找关系,这样就不用了在村里挖河上工了。更多的人则认为,李大星文采好,会写稿,乡里用他是伯乐发现了千里马。无论如何,李大星去乡政府上班,也是老沙窝村的骄傲。
李宝林和陈桂兰感觉走路时腰杆也硬了,见了谁,都要先给别人打招呼。书记王凤莲也觉得很有光彩,也愿意在公众场合提及李大星的名字了。每次去乡里开会的时候,总是到报道组办公室坐会儿,好像是自己的站脚地一样,去乡里时也有个依靠。
李大星过上了脱产干部的生活,虽然离家也不是太远,他也是和其它乡干部一样,吃住在乡里,只有周六周天的时候,才能回家,或者是去城里找王红玉团圆一下。报道组成立几天时间,李大星看到了全乡有枣树4万多棵,乡里应该把枣树发展作为富乡兴民的一项举措来抓,他便写了一篇文稿《李寨乡做好枣树这篇大文章》,让分管政工,宣传的庞书记看过之后,盖上了乡党委的大印和报道组的印章后,用书信的形式发给了地区党报,不几天,鲁西日报就在第二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了这篇文章。
报纸刊发第二天,王书记就召开全乡农业大会,决定把枣树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兴乡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出台发展枣树产业的奖励措施,要求在村里现有老枣树的基础上,再发展万亩枣园。全乡24行政村,每个村都大力发展枣树栽植。制定每个村的发展计划,分配了全乡24个行政村的新栽植枣树幼苗任务。李大星没有辜负乡里对他的期望,接二连三的又在其他省级报刊,发表了几篇关于李寨乡经济发展的文章,在之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做到了电台有声,电视台有影,报刊有名的三有方针。李寨乡成了茌东县的明星乡镇,王如明书记对报道组的工作十分满意。在党委会上多次对报道组的工作,提出表扬,并点名表扬了李大星,要求全乡干部,都要像李大星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到了工作上。
党政办主任李红霞,自从报道组成立以来,经常有事没事的就到报道组转转,这也合情合理,因为她兼职报道组办公室主任。每次来时,都会看到李大星正在写作,或者再看报刊,她对李大星的工作态度很钦佩,并叮嘱李大星,有啥事给她说,她会帮助解决。或许是两个人都姓李的缘故,李大星感觉和李红霞很有缘分。开始,李大星喊她李主任,后来,李红霞说,就喊我红霞姐吧!就这样他们两个就以兄妹相称了。
李红霞年龄32岁,原来是乡里的组织干事,一年前提拔为党政办主任。丈夫袁军臣在西藏部队是一位副连长,俩个人结婚7年了,一直没有孩子。或许是两个人聚少离多,或许是两个人之中有人有什么缺陷,李红霞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李红霞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自己生活,所以为了忠于自己的丈夫,这么多年她一直 对任何人都是冷若冰霜,很少有笑模样,就是自从看到李大星以后,说话时,才会有笑模样。李大星不知道这种情况,他以为李红霞对任何人都是笑脸相迎呢,所以他都是喊李红霞为红霞姐,李红霞感到了一丝亲人般的温暖,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里面更多的是掺杂了兄妹之间的感情。

作者简介:七里河水,男,本名范生,中共党员,聊城茌平区人,现居济南。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第三十届作家高研班学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历城区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主编出版《盛世华章典藏文集》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并先后被山东省图书馆,聊城大学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永久珍藏。《齐鲁诗风》公众号平台主编,《华人文学微刊》主编。长篇小说《老沙窝》入围2022年度济南市海右文学精品工程,2023年4月《老沙窝》开始在《中国作家网》连载。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86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