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扶贫,扶真贫
——习近平同志扶贫纪事(十九)•维我中华•
(修订稿)
(一)
宁化县双石村突遭一场洪水冲毁,
多栋房屋受损甚至坍塌入水。
经过近一年的恢复和重建,
村民们才陆续搬入新居。
习近平十分关心灾后重建进展,
驱车 赶往下赖村灾后新村建设点。
向村民了解灾后的生活情况,
告诉他们有政府支持生活定会由苦变甜。
同时一再叮嘱在旁的村党支部书记,
要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帮助群众脱贫。
脱贫工作要扎扎实实,防止群众返贫,
要实事求是,致富要实,扶贫为本。
(二)
习近平还带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深入三明市农村十几处调研访贫。
与乡镇县市领导座谈听取汇报,
与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促膝谈心。
在沙县凤岗镇西山村与村民代表座谈,
得知已基本实现小康高兴无比:
"农民增收是关系农村稳定的大事,
各地制定农民增收的措施一定要实。"
在调研中习近平提出了"真扶贫扶真贫"思想,
要啃硬骨头,打歼灭战,雪中送炭;
要解决好村民因灾返贫的问题,
把真正的返贫户列入扶贫对象……
(三)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真扶贫扶真贫,
不可搞形式主义,耍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
他在陕甘宁老区脱贫致富会上表示:
要做到"四个明确",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注一)
他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广西代表团强调: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
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
他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准实",
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
只有打得实,打得准才能有效又有力!
他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
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
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获得群众认可,
决不能搞花拳绣腿,决不能摆花架子。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
扶贫要客观辩证认识,也要防微杜渐警醒。
正是由于总书记对扶贫工作高标准严要求,
中国在打赢攻坚战征途上才走得扎实又稳!
注一:1998年该村就实现村财政收入1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比上年净增706元。
注二:"四个明确",即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
(熊维中2024年9月8日深夜依据有关书讯改写、敬祈教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