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之星
作者:恩清 朗读:沈虹
原名迪拜塔,现名哈利法塔,162层,高828米,有餐厅、酒店、公寓、写字间和服务中心等,124层是观景台,约442米高。很多人问:在突破高度之前,它还有哪些突破呢?
第一个突破——电梯
迪拜塔容纳了3万多人,相当于一座小城镇的人口,要应对如此庞大的人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迪拜塔安装了56部电梯,其中有的时速还超过了35公里,只需50秒就能爬上120层,而最大的电梯可承载46名乘客。但是,跑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停下。想想看,上下移动一个50吨的物体,快速运行,刹那间停下,相当于把一辆18轮的大卡车开出悬崖然后凌空停下,这是个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第二个突破——建材
迪拜塔骨架动用了3.2万吨钢材,31万立方米混泥土,史无前例地把混凝土垂直泵送到606米的地方;迪拜塔外壳动用了3万吨钢材,14.2万平方米玻璃,举世无双地让玻璃幕墙“飘到”830米的地方。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刚性和钢的柔性进一步地抵御台风和地震,充分利用玻璃镶板的刚性和接缝的柔性抵御机械变形和温度变形。
第三个突破——散热
迪拜塔的温度常达摄氏40℃,平均湿度在90﹪以上,沙漠烈日荼毒,既不是桑拿浴的干蒸,也不是桑拿浴的湿蒸,而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所以迪拜塔首先解决的是得到凉爽和干燥的空气。把细密的冷水雾与热空气混合,冷水雾升温,热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分进到冷水雾中变成了水滴被带走进行循环,这样就得到了又凉爽又干燥的空气。其次要应对沙漠烈日。在玻璃上下功夫,玻璃外侧涂上一层薄薄的金属,像镜子那样反射使室内温度增高的紫外线,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同样使室内温度增高的红外线,因此在玻璃内侧又涂上一层薄银来阻挡红外线的辐射。
第四个突破——进度
首先,起重设备。这种塔吊有50吨的吊举量。底部松开,向上滑行三层楼,整个机器又嵌在一起往上跳了一层,如同抱着树干向上跳跃的“袋鼠”。其次,预制工法。这种方法叫做阶梯升式模板法:以大楼底部为起点,钢筋工人组装出钢筋笼作为迪拜塔楼板和墙壁的骨干,塔吊把钢筋笼钓上去,放进一种叫做滑升模板的特制模子里,再把混凝土浇筑上去。几小时后,混凝土凝固,模板就可以滑升了,液压式活塞将模板往上推,混凝土砌块保留在原地,模板只要两个小时就能往上滑升到另外一层,整个过程重复进行,迪拜塔一层一层地被浇灌好后向上拔升。最后,泵送设备。随着楼层的不断攀升,泵送混凝土会变得越发困难。白天温度过高,不仅人受不了,而且混凝土会过热,只好趁着夜色浇灌。比如第155层时,行程570米高,所需时间40分钟,泵送机所需马力630匹,每根管里所承受的压力25吨,如此猛烈的机械力加上奥妙的化学力,要是混凝土太稀,凝固的太慢,工程就会延续;要是混凝土太浓,凝固的太快,输送管就会堵塞,所以要精确的掌握。
第五个突破——防风
钢骨架外置,能消化位移,抵御风力,但这远远不够,还得与风互动。因为,有些风是必要的,有些风是致命的,比如对大楼产生推力的风,还有对大楼产生吸力的漩涡,与其让迪拜塔对抗风力,不如让它导风势。所以,没有把迪拜塔盖成方方正正的形状,而是让它的造型充满着变化,塔的每一段都应对风造成不同方向的改变,减少风力,分散漩涡的力量,破坏风对大楼的影响。
第六个突破——抗震
钢骨架外置,能消化位移,抵御地震,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牢固的基础。让摩天大楼矗立在沙漠上,并不是让它座落在沙堆上。迪拜塔底下的岩石很浅,质地又非常脆弱,岩石碎裂程度严重,本身无法承载多少重量,可是在50米的深度,岩石盘大的足以支撑起整座大楼。这适合于钻孔,但是上面的岩石很弱,浸满了地下水,任何大的洞口钻好后就会立刻塌陷。建造师有的是办法,他们找来一种粘质的聚合泥浆,钻孔时把它注入到孔洞中。聚合泥浆的密度高于水,但是重量轻于混凝土,混凝土最终会将其全部取代并且变硬形成基桩,200根基桩加到一起就能阻止50吨重的建筑物下陷了。目前迪拜塔只沉降了大约3毫米,对于这样规模的大楼来说,这点距离实在微不足道。
第七个突破——疏散
我们不希望发生恐怖袭击,但是一旦发生了,我们必须面对。在人群中,在火光中,在烟雾中……从迪拜塔里跑出来?天呀,这简直是胡扯,根本逃不出去,不过也不用逃出去。迪拜塔把九个特殊的房间作为避难室,这些房间是由一层层强化的混凝土和防火护墙板打造而成。避难中的墙壁能在火灾的高热中支撑两个小时,避难室还有单独的空气供应,从防火管道直接通向房间,密封的防火门能阻止浓烟的入侵,住户可以在避难室里躲避火灾,直到紧急救难人员控制了火势再出来。整个大楼每隔30层就设有一间避难室,可以让全体住户轻松抵达。避难室是个很极端的解决方法,即使是全球最安全的场所,一旦浓烟阻挡住通道一切都成为枉然,不过有一种技术可以排除浓烟,设置预警系统,24小时守候大楼,一旦火灾触动了浓烟侦测器,热感应器就成了洒水装置,高性能的排风系统就会开始运行。风扇把干净凉爽的空气从防火管道灌进大楼,新鲜的空气会将浓烟推出楼梯间,疏散的路线因此得以保持畅通。
最后,我想说的是:迪拜塔不是因为有了高度上的突破才有了这些方面的突破,正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方面的突破才有了高度上的突破,才耸入天际,成为世界摩天之星。
作者简介:
恩清,住建部《建筑》和《城乡建设》杂志新疆工作站负责人,兵团朗诵艺术学会顾问,新疆与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诵者简介:
沈虹,昵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曾长期从事编辑播音工作,《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众多朗诵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平台,曾多次荣获朗诵大赛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