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中秋节
张殿军(内蒙)
同赏月,客悲秋。
旅居在外惹乡愁。
三杯浊酒穿肠过,
半醉高歌相忆留。
---
#### 开篇点题,意境深远
1. **“同赏月,客悲秋。”**
- 这两句开篇点题,直接点明了中秋节的背景。“同赏月”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之夜共赏明月的情景,而“客悲秋”则突出了身处异乡的游子在秋天的悲凉心境。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节日氛围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 乡愁情结,情感真挚
2. **“旅居在外惹乡愁。”**
- 这一句进一步说明了为何会有悲秋之感。旅居在外,远离亲人和故土,自然而然会引起思乡之情。这里的“惹乡愁”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 酒与歌,寄托情感
3. **“三杯浊酒穿肠过,半醉高歌相忆留。”**
- 这两句通过饮酒和高歌的行为,展现了游子在中秋之夜试图排遣寂寞的方式。“三杯浊酒”象征着借酒浇愁,而“半醉高歌”则是通过歌声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两句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还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感。
#### 整体评价
这首词通过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绘,表达了身处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全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同赏月”、“悲秋”、“旅居在外”、“浊酒”、“高歌”等词语,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乡愁的中秋之夜的氛围。整首词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还唤起了读者对家的共同记忆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