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三原大比拼
文/黄振涛
人世间,会有多个料想不到的事情,天地轮回,阴差阳错,万万没有想到退休之后在三原打工。
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左右出门晨练,约莫一小时后,简单洗漱,早早坐在办公室开始干活,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觉得很有规律,一切挺好。
不知不觉来三原快5个月了。晨练的路线多是沿着南环路往东走1200步,从南郊中学东边的临履大街往北前行,穿过县医院十字,从油坊道大街直行1000步,从街心景观南段一个叫王家巷的步行街上穿越,走到池阳大街上,再从中山街返回单位,约6000步左右。有时也会走到城隍庙广场,从一群老龄人群打太极拳旁边经过,看见他们鹤发童颜,镇定自若,身法自然,我暗自为他们祈福。
我是武功人,深深觉得武功与三原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上有很多同一性,但差异性显而易见。
武功,三原同属咸阳市管辖。两县直线距离85公里,若从关中环线驾车,距离105公里,上高速也不近,过路费至少40多元。两县人口数量基本相当,约42万人,GDP数字基本相同,房价差额不大,普遍在每平米5500—6500元。武功底盘小,约占三原国土面积二分之一,人口密度大,三原区域面积大,北山高塬,与铜川市接壤,东临渭南富平县,与西安北客站直线距离30多公里。随着西安政治文化经济“北跨”,三原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两条西延高速从三原县城东、西穿越,加上距离陕西省会城市西安不远,三原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武功是神农氏后稷生地,传统农业有着得天独厚资源,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设施农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提升,但与三原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受临县泾阳影响,三原蔬菜、花椒、葡萄、苹果、黄桃种植面积大。加上三原是历史上著名经济贸易重镇,县城店铺琳琅满目,饮食门店比比皆是,烧烤店一家挨一家。一个小县城,居然有万达广场,购买力怎么样?我不得而知,因为从没有光临过。仓南街早市上,瓜果蔬菜占据道路两侧,是一处别有情趣的风景线。“来来来,我这绿辣子是线线辣子,香得很!”“10元5斤大荔冬枣,不甜不要钱!”“新开园的普罗旺斯,美滴很!”虽然车辆拥挤,行车比较困难,但大大解决了市民“买菜难”得问题,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换位思考一下,绝不可对此埋怨与谴责,尽可能为农民朋友多考虑,他们种粮、种果、种蔬菜太不容易了。
武功帅哥多,三原美女丰。武功美女多为双眼皮,三原美女皮肤白皙,穿戴时尚;武功帅哥颇有风度,三原帅哥皮肤黝黑,烧烤摊位上,一群“膀爷们”划拳喝酒,尽显英雄本色。三原人,身型紧凑,人高马大身型的,不是很多。外省份的人在此定居的不少。城乡结合部,有个山东堡,据说是山东移民在此定居,他们保留着山东风俗习惯。武功人说话儿化韵普遍,常以“嘎”字做词缀,比如,吃嘎、喝嘎、坐嘎,三原人说话多加“伢”字,是他(她)、人家的意思吧。
武功文化景点偏少,多集中在武功镇一带,是武功古城所在地,有城隍庙、苏武墓、教稼台、后稷祠、小华山,近年人造景点如美阳关、姜嫄水乡等,平时几乎空无一人,必将是一大败笔。三原文化景点比较丰富,于右任纪念馆、古龙桥、李靖故居、文峰木塔、周家大院、鲁班桥、唐高宗李渊献陵等等比较著名。武功城隍北称为都城隍府,品位高,有“天下城隍戴相帽,惟有武功城隍佩王冠”一说,而三原城隍庙年代久远、规模大、珍品多,应该说各有千秋。
武功县城普集高中与三原南郊中学相比,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不小。高考制度恢复47年来,三原县南郊中学高考升学率一直遥遥领先、独占鳌头,被誉为985、211重点院校“加工厂”,虽言过其实,但说明是一所深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学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各地方都有自身优势,惟有抓住机遇,才有发展空间。如何依托优势,顺势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仍然是个大命题。
武功人实在朴素,勤劳厚道。三原人情商高,办事认真。武功人承认落后,但不甘落伍,正在抢抓历史机遇,在建设“三强四美”新武功的道路上奋起直追,三原人民依托建设“大西安”生活圈和“北跨”历史机遇,稳立潮头大发展。
有N个理由深信,武功、三原明天更美好,武功、三原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2024年9月13日 农历八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