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堂前的石狮兽
乡音乡情罗天明
江油李白纪念馆的太白堂前,傲然屹立着两尊石狮神兽,高大威严,壮硕刚健,气宇轩昂,华丽灵动,似相互顾盼,更似齐声仰天震吼,雄风浩荡。
两尊石狮神兽皆由天然整体青石凿刻而成,按中国传统的阴阳哲学置放,坐北向南,昂首挺胸,隆鼻豹眼,张口露牙,口含元宝,脖系彩带,佩挂风铃和仙桃,短尾上翘反卷于后背;粗壮的四只象腿,后腿前曲蹲踞,右前足踩踏绣球,称“狮子滚绣球”,左前足轻抚小狮,雌狮左前胸下还扒有一小狮,象征母爱无疆和子嗣绵延昌盛(“文革”中雌狮身下的俩小狮头部均被损毁,现仅残存俩小狮后半体部分);浑身披毛成绺飘逸,硕大象耳上的狮毛更是灵动飞舞。东侧的雌狮身高3.02米,身长2.1米,身宽1.3米,西侧雄狮身高和身长皆比雌狮约大0.2米,更显雄势。狮身加两层底座高达4.2米,每尊重达9.5吨,蔚为壮观。
狮子是舶来品,自张骞通西域后,作为西域贡品沿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东方的大汉帝国,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龙生九子”中的第五子狻猊(suān ní),威猛剽悍,能猎食虎豹,被誉为“百兽之王”。《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国人喜爱狮子的威猛,岁月中逐渐衍生为特有的石狮文化,被奉为吉祥尊贵的化身,强大和辟邪的神兽和瑞兽,常置于城门、宫殿、寺庙、府邸等重要场所门前镇守辟邪,以示威严庄重,祈盼平安祥和。
螺髻本为佛顶之髻(如乐山大佛头顶就有诸多螺髻),被神化的石狮头顶故而也有了螺髻,少则6个,多则45个,数目的多寡显示主人地位的高低,成为旧时封建社会权贵等级的象征。据史料记载,古代一品官员府门前的石狮头上有13个螺髻,称为“十三太保”,每降低一级,头上螺髻就减少一个,七品以下官员及民间百姓宅门前则不允许置放石狮。北京故宫石狮头上的螺髻最多的有45 个,是皇家九五至尊的象征。
太白堂前的两尊石狮从头到尾,从背到脚,浑身上下竟然有诸多旋纹螺髻和云纹螺髻,仅旋纹螺髻就有百余个之多,且雌狮比雄狮还要多5个,远超皇家九五至尊之数。众多纷繁、工艺精湛的螺髻,将其装扮得格外华丽而又典雅,雄健中又凸显威严尊贵。
两尊石狮原本是新安古楼山观音寺镇守山门的神兽。建于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4)年间的古楼山观音寺,原无石狮,明末清初毁于兵火,清《江油县志》载:“观音寺……在县东南五十里义新场界,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重修。”《古楼山观音寺建修东岳殿碑记》载,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冬重建。
清咸丰末年,乡绅张梧刚主事募资,聘请当年龙安府石刻名匠——何幺师主持打造镇守山门的神兽石狮,以祈盼寺庙安然吉祥,护佑一方平安。
何幺师携能工巧匠数人在观音寺数里外开凿出两块重达十几吨的巨大青石,用撬棒和滚木,前拉后推,历尽千辛万苦,搬移到观音寺。经何幺师匠心独具地巧妙设计构思,众匠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一锤一錾地精心雕琢,从清咸丰十一年到同治二年(1861-1863年),历时三载,不辱使命地将两块普普通通的僵硬山石造化为雄健精美、栩栩如生、充满灵气、非同凡响的一对石狮神兽。
两尊石狮神兽以唐宋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明清风格,设计恢弘壮硕,造型雄浑刚健,气韵生动,是力和美的完美统一;雕琢苍劲古朴,线条流畅,技艺高超,既有细腻的别致,亦有粗犷的潇洒,既写实更写意,夸张浪漫,形神兼备,如鬼斧神工,非同凡响的尊容不但大气非凡,体态匀称,惟妙惟肖,而且雄势威猛,尽展王者之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巧夺天工,集典雅尊贵于一体,寓神韵于雄健威严之中,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石雕工艺中的完美结合,展示了我国古代石雕工艺高超的制作水平。
二十世纪“文革”初期,懵懂的造反派把两尊石狮神兽当做“四旧”,套上绳索拉倒在地,欲用炸药将其彻底炸烂破除。现场群众揪心不已,纷纷上前苦苦相劝,看到打掉雌狮左前胸和左前足下的小狮头时,众人难抑胸中愤懑,奋力阻止,打狮人见众愤难平,但又不肯善罢甘休,便将石狮推到旁边的水塘里了事。虽然石狮被沉于水塘,但免遭了“粉身碎骨”之劫难,实为不幸之大幸。
1982年,李白纪念馆即将建成前夕,选用什么作为太白堂的守护神时,人们犹然想起当年镇守古楼山观音寺的大石狮,认定非那神兽莫属。于是将沉溺于水塘多年的石狮打捞而出,清洗一净后见其依然雄奇典雅,甚为欣喜,便将其恭请到李白纪念馆太白堂前,成为诗仙李白春夏秋冬的昼夜守护神灵。
太白堂因石狮神兽的守护而增辉添彩,石狮神兽因太白堂诗仙灵气而神韵常在,雄姿勃发。两尊石狮迄今已经历160多年的风雨沧桑,雄健威严的神韵依然,天南地北、五洲四海的中外游客无不拍手称奇,叹为观止。
是北京最高大的石狮、天安门前、金水桥南北两头镇守世界上最大宫殿——故宫的两对石狮(高2.2米)也显雄壮威严不足,工艺简单,相形见绌。太白堂前的两尊石狮,凡人见惯不惊,殊不知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杰作,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瑰宝。
太白堂前的两尊石狮虽然看似没有福建石狮的“东方醒狮”威猛,不及陕西绥德号称“天下第一狮”和云南大理“世界最大的石狮”高大,但那精美灵动、出神入化、典雅尊贵的体态,壮硕刚健、雄势威严、气吞山河的恢弘气势,大千世界绝无仅有,即使是北京最高大的石狮、天安门前、金水桥南北两头镇守世界上最大宫殿——故宫的两对石狮(高2.2米)也显雄壮威严不足,工艺简单,相形见绌。
太白堂前的两尊石狮,凡人见惯不惊,殊不知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杰作,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