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德菊 笔名:一晴
我喜欢看四季不同的风景,也喜欢看千帆过尽的平静,更喜欢看灯火阑珊处的幽深,“空山”的那份寂寞、公园空无一人的幽深,触碰我的心弦,每次出去游玩有些不舍地离开,总想陪陪孤单寂寞的它们,就如我不在意你在舞台上接收多少鲜花与掌声,我只关心舞台下你寂寞不寂寞和累不累,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离苏州房子很近的方舟公园可以实现,它的名字和字面意思一样,方的绿洲,里面的结构比较有特点,以一个稍高的圆土坡为中心点,一圈路一圈路循环着往外放大放开,当然这个土坡是被花草树木覆盖完全是看不到土的。圈与圈中间是不规则层次的草坪、草坡、草丛,年代感艺术感较强的大石头,银杏、水杉,桂花、垂柳、橡皮多种古树参天,挺拔高大的树林区,还有鲜花、鲜花树、池塘、健身区、儿童区,绿化带的屏障……这些区域不规则的组合却又非常融合,圈与圈之间的小路像太阳散发出去的光线,分布其间。小路虽是分散,不是单调直线或横线,随意地蜿蜒,又像彩带,又像画家的画作,任意并有艺术感,小路与小路都可以巧妙地连接上不用走重复路,只要有时间可以走遍公园的每个地方,每条小路都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没有商业,纯休闲娱乐,维护设施的工人、花匠认真负责,不愧是绿洲的公园——清秀雅致。
这个公园散发状,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人多也看不出拥挤,可以在各选区域和小路上休闲。路灯装饰得比较精巧,看不出突兀,倒是增色不少,夜晚一定会更美。
就在处暑之后的一天, 在午夜走进了它,感受一下公园初秋夜晚与夏夜有什么不同,迎面走来少许回家的人群,这个时候只有我与他们方向相反,刚好可以独享“专场”和探寻幽静,终于欣赏它安静寂寞的美,那种掉一根针都听出清脆的撞击与回响声。
一进公园竟然金蝉还在歌唱,按我的想象它们歌唱一整天,晚上是不是也该像人类一样休息了,是不是也有值夜班的,不得而知?能和它交谈一番就知晓了,“伏凉伏凉的节奏曲调、蛐蛐、蟋蟀的嗓音清脆响亮。
公园里的灯光果真迷人,感叹现代科技的魅力,路旁、树林、丛林中,朦胧的意境吸引我走进它们,没有太晚的感觉,像是梦游。顺着公园里圆圈路走着,就来到金蝉歌唱的树旁,一片景观的桂花树,不是很高,金蝉就在里面,我闻声轻轻靠近,近距离观看,这么小的体积声音这么洪亮,戛然而止,他不是“闻歌始觉有人来”,它是“闻息始觉有人来”,还想交谈,就别想了,在枝叶间也没发现,我想它肯定是害怕的,这么美好的夜晚别让它感觉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继续往前走,前面还有更美的景色等着我,当走进垂柳区,褪去白天的燥热,在微风中舞蹈,更显清新温柔与婀娜,在朦胧的灯光里似仙女的裙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走上一截木栈道,就听到两旁扑通扑通接二连三地从丛林中跌落到草丛里,我只是游玩没有恶意,你们尽兴,突然感觉自己有种愧疚感,打扰了各位。
本想静静地在丛林边仔细观察这些小虫都长什么样,我能认识几个,我只恨自己体太重,不够轻盈,能飞更好,还是放轻脚步离开丛林,刚好行至椅子旁,坐会儿吧,仰望天空,半个月亮挂在空中,好像睡着了,任行云缠绕,又好像躺在飞翔行云之上,光线好温柔,好朦胧,不像初几的月光那样皎洁清亮,一阵微风吹来,舒适,清爽,静静的夜,昆虫全部出动了,正是:月伴行云飘,树林灯光照,聚会始于夜,大地起歌谣。
远处公路上偶尔飞驰一辆小汽车,为何夜晚声音这么响亮,也不影响昆虫歌唱,正思索着……
突然对面隔着小树林池塘旁的亭子边有两只碧绿色的圆眼睛在张望,触碰到我的眼眸,使我一惊,我的角度不是特别清楚,加上灯光和树林的影子,像松鼠,像猫,想黄鼠狼……这里还会有这种动物?只见它敏捷地跳到池塘边,是禽是兽不确定,伸长脖子,蹑手蹑脚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很像人不要被发现的样子,两条腿也长,伸展开了像一只中型的猫,我不眨眼地看着它怎样捕猎,几分钟过后,还没动静,我轻轻走近一看,发现它很忧伤、失落茫然地收若一团站立,感觉好小,像一只翠鸟,估计目标消失了,它发现了我,挥动翅膀飞走了。
由此确定是一只鸟,至于是什么鸟不确定,夜莺?也不清楚,打扰了只有退后,估计它不会回来了,想着冲撞了它的领地,影响它捕食,它肯定很生气,有种误闯禁地的懊悔,只有暂且离开,心里还是惦记它捕食的场景和究竟是什么鸟,好奇心的驱使再次来到这里,也看看它是否回来了,这次不到跟前去打扰,后悔没带手机,如果带手机可以拉近镜头仔细观看,当它再次注视猎物,小心翼翼靠近猎物时,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我的距离有些影影绰绰,我观察的眼睛都迷糊了,还是没有动,判断不出那只鸟在不在,又像是荷叶,看不清楚,观察好一阵,还是没动静,别是“杯中蛇影”了,不自觉地又走近些观看,还没靠近又惊起它拍打两只翅膀飞走了,我又错了,懊悔的我抓紧离开,尽管不舍,尽管是梦想,尽管是冥冥之中的等待与发现。
还是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每个物种都有生存习惯与法则,人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莺、昆虫喜欢在夜间歌唱,青蛙雨后声音格外洪亮,各种物种都有规律。
虽然也有个例,但是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应以不给他人带来困扰为前提。
作者简介:
单德菊,女,新疆人,大专学历,目前自考本科学历,《赠江南友人》获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 等奖,现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