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老家白杨,梦想开始的地方”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本期导读:8月25日晚,宜阳县第二十三届“滨河之声”群众性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迎来了白杨镇夕阳红合唱艺术团专场。白杨镇夕阳红合唱团,成立于2022年4月26日,这是一个自发的群众性演出团队。最高年龄89岁.最低年龄26岁.平均年龄63岁,两年多的时间,在他们的精心组织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推出了大合唱、独唱、各种舞蹈,歌伴舞、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来自宜阳融媒体)
《一场由白杨人演绎出的精神盛宴》 刘志敏 文 玉华 诵,乡土文学白杨礼赞,11分钟
一场由白杨人演绎出的精神盛宴
刘志敏
“滨河之声”群众性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是宜阳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至今已是第二十三个年头了。它犹如夏季洛河边上的丝丝清风,凉爽了一方城域市民的身,也陶醉了千百文艺爱好者的心!二十三年了,很少来享受这一宜阳文艺的大餐,其原因或者居县城太远,或者自觉文艺修养欠缺。修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有时的心血来潮也会让距离不是距离。8月25日上午,得知白杨夕阳红合唱团当晚要去县城参加“滨河之声”专场演出,我心里跟自己商量:去看看吧,凑个人数,为白杨涨一涨人气,顺便还可以蹭一蹭熟脸!”下午,我赶紧忙完手头的事,六点钟就急急吃完了晚饭。大约六点二十,我选择了骑两轮电动车从白杨到县城看演出。骑车的好处有二:一可以顺便纳凉,二可以趋近场地。一个多小时后,当我赶到滨河南路演出现场入口时,我听到同是入场的两个人在说:“现在是七点三十七分,不急!”我猜想,正式演出的时间想必是八点整了。入内,看到舞台上的演员阵容已排列整齐。灯光尚暗,但我已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气场。演员们都绷足了神,指挥老师自然精力是十二分的充沛。我断定,这开场的大合唱一定能成功!半圆形的阶梯观众席,人们在陆陆续续地入座。我看到了不少的年轻人扶老携幼,缓缓就座。那是相当温馨的画面,我知道他们在进行着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为了看个清楚,我下到前排中间的位置。那里,一字排开坐着的是参加演出的白杨中年女子模特队。她们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可看到的是一样灿烂的笑容。她们不只旗袍饰物一模一样,而且所挎行李包包也别无二致,一样的款式,一样的颜色。当她们候场离开的时候,仿佛是天空排开的雁阵,整齐划一;她们婷婷袅袅的身姿,又像灵山脚下荷花公园盛开的莲花,妩媚娇艳!这哪里是农家女?个个有文艺范。她们的身影引来了观众无数的目光。我私下也为白杨镇而骄傲!说也凑巧,目送了模特表演队的离开,邻座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定睛仔细看,啊!真是老同学青展。赶紧向她打招呼,她自然也喜出望外。我和青展是同村,是同学,又是同行,况她又结婚在一个村子,我和她爱人汉伟同样也是发小。平时因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彼此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看着即将开始的大合唱,我忽又想到那里边也一定有汉伟的身影,他在学生时代就有音乐这方面的爱好。青展向我介绍了她旁边坐着的儿子和儿媳。嗬!这亲友团人还不少呢?我们的村子虽不大,但今晚参加或观看这场文艺演出的,估计还不止我们这几个!和青展一家的相遇相见,也预示着将要开场的演出必将是一场温馨的、充满乡音乡情的白杨风采展!一首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像积蓄了力量的火山,演员激情迸发,高起点地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反复的咏唱声中,歌词道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激、感恩和无限热爱之情!演员精神状态饱满,个个底气十足。坐在观众席上,我感受到的是和《黄河大合唱》一样的雄浑大气,是和安塞腰鼓一样的热烈奔放!接下来的鼓舞表演《中国龙》《赛马》《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节目,演员们也是大格局,大气魄,把开场大合唱的雄浑大气、热情奔放进一步引向了高潮!人们常说“文章似山不喜平”,恐怕这句话也适用于舞台艺术。紧接下来的几出戏曲唱段,又把观众们引向到了另一个视听的圣境。豫剧是河南的名片。在白杨这块文化的沃土上,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枝繁叶茂,与白杨共成长。在当晚的舞台上,白杨的一众戏友们,表演了豫剧《抬花轿》《久离边廷》《众衙役声声请》《出征》《卖苗郎》《朝阳沟》等古今剧目选段。演员的唱、念、做、打,一腔一调,一笑一颦,一招一式,虽非专业,但从我这门外汉的视觉,那也绝非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我认为,这些业余演员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对人物情感的掌控十分到位。他(她)们在表现豫剧唱腔美的同时,把诙谐、幽默、轻松的生活情趣,以及保家爱国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剧目的主题。戏友们的表演,不只陶醉了自己,也感染了台下所有的观众朋友们!经典歌曲的演唱也成就了当晚演出节目的多彩多姿。《军人本色》《小白杨》这两首军旅歌曲,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多像夏夜洛河上飘来的晚风,让人心生惬意的同时,爱国主义情感也油然而生。在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我又特别欣赏几位歌手的舞台风格,他们从容、自信、忘我、专注。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专程从洛阳赶回来参加演出的牛锁伟老师,他的一首《小白杨》,声情并茂,惊艳了全场,也感动了锦山洛水!让观众心动,给大家带来美感的走秀、歌舞节目,除了上文提到的女子走秀模特队表演的《最美中国》外,还有斗笠舞《绿水青山》、歌舞表演《十送红军》等等。这些中老年走秀、舞蹈爱好者,她们优雅的步态,曼妙的舞姿,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大家闺秀,让人联想到了现代的知性女子,让人联想到了江南的小桥流水,让人联想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不是么?观众席上爆发出的阵阵掌声,不就是知音相遇引起的心灵共鸣吗?夜阑珊,人未央。一台演出,近百号人,我真想把他(她)们的名字一一列举,但又力不从心。还是让我记下为这台晚会的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主创人员,他们是:李召武、冯文学、白北选等老师!也让我记下舞台上两位白发苍苍、年逾八旬的乐队老师,他们是:王心亮、张廷武老师!对了,还有两位助力这次演出成功的在宜白杨籍人士,他们是:宜阳文联前主席冯清利老师、宜阳电视台副台长冯荣国老师!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宜阳“滨河之声”这个栏目致敬,为白杨夕阳红合唱团喝彩!作者简介:刘志敏,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百余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现为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兼主编。诵读者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