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一位教师
文/张晓燕
妈妈去世已经整整七年了,手机上和影集里都有她的很多照片,但我却从不敢去翻看,生怕忍不住泪水汹涌。
只有妈妈年轻时的一张照片例外,这也是她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也许年轻的妈妈给我一种岁月绵长的感觉吧,所以我敢于面对。
照片里的妈妈梳着短发,穿着偏襟碎花上衣,面容清秀,目光自信而坚定。看着照片,妈妈的音容笑貌、为人处世……一幅幅泛黄的画面便缓缓浮现于眼前。
照片拍摄于1958年,那时妈妈才十八岁,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更是第一个女大学生。在那个年代,能读书的女孩都寥寥无几,更别说考上大学了。所以,妈妈一直是姥爷姥娘的骄傲。
可是妈妈的大学只读了一年多,就因为家里成分不好,被迫肄业了。我曾经问过妈妈,如果能顺利读到大学毕业,她最有可能成为什么人。妈妈说,她也许会和很多同学那样,成为一名工程师,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妈妈讲起这些,她的表情和语气都是平静的,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愤世嫉俗。我问她是不是觉得遗憾,她微笑着说:“人啊,得知足,现在的日子也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已经很好很好了,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还是因为成分的问题,村子有些人明里暗里瞧不起我们家。三个哥哥相继出生后,曾有人公开嘲笑:“村里又多了三个光棍儿。”意思是哥哥们以后肯定娶不上媳妇儿。事实证明,哥哥们长大成人后,有很多人上门来说亲,不但没有打光棍,而且个个家庭美满。
而那个嘲笑我们的人却厚着脸皮上门了,因为他的孩子辍学后想重新回学校。这人在我家门口来回转圈,不好意思进去。妈妈放学回来看到他,赶忙热情地打招呼。听他吭吭哧哧说明了来意,笑着说帮他问问。在妈妈的帮助下,这个人的孩子又回学校读书了。哥哥埋怨妈妈:“为什么这么好心,他以前没少说我们家坏话!”妈妈淡淡地说:“他能上门来找我,就表示已经低头了,我们又何必揪住过去不放呢!”
还有一个人,以前当队长的时候,经常有意难为我家,已经多年不来往。那年夏天的晚上,他睡在我家后面的场院里看守麦子。半夜里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十多年来都没有过的暴雨。场院紧挨着一个大水坑,那人上了年纪,耳朵不好使,妈妈怕他听不到雷雨声,被冲进水坑里,顶风冒雨跑到了场院。一看,果然那人还躺在简易的小窝棚里呼呼大睡,雨水已经打湿了被褥。妈妈用力推醒了他,他惊愕地睁开眼睛,瞬间明白了,什么都没说,就抱着头连滚带爬地跑了。妈妈回到家里,从头到脚都滴着水。
没想到,以后的日子,这人见到妈妈仍旧不理不睬,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我们生气地对妈妈说:“这样的人不值得管,淹死活该!”妈妈微微一皱眉:“我又不是图回报,只求自己心安。”
……
很多熟人都说我像妈妈:外表、声音、甚至性格……但我自己知道,我远不及妈妈的气质和胸怀。
眼睛渐渐湿润,泪光中是妈妈年轻的容颜,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妈妈还在,从不曾离开。
妈妈是一位教师。
原载2024.9.10《茌平文苑》

作者简介:张晓燕,聊城市作协会员,烟火红尘里的平凡小女子。喜欢星月云朵,迷恋草木芬芳;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写字难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