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 书 者 说
王卫平
村有癞者,目不识丁,长七尺余,尽日游手放浪,不事农桑,无营生以自存,祸乡邻而为乐,年逾不惑亦无家室之累,人皆厌。迩忽频挟书而行,更炫二笔于外。人见之,甚异:士别三日,其真刮目,恶己往之鄙陋而修文厥德欤?人狐疑,爰书其名于纸,使辨之。
癞受且就之,横视竖探,左揣右窥,皆懵懵焉。有顷,方捻手而言曰:“其识吾,吾陌之也。”
噫嘻怪哉!人大惑,捉搦而问:“汝既目不入丁,己之不识,挟书何为,假斯文乎?”
癞窘,咄咄而辩曰:“屈矣!腹近闹,恐急而无备,是以故。”
人愕然。盖书之于彼,惟以事急耳,悲夫!继而问曰:“二笔者复何邪?”
言未既,癞立呈忘形之状,嘻嘻而乐于陶然之间,曰:“人有一弓,轻而远矢,可尽享鸠雀鸡犬之味,吾甚爱,私之久也;然其鄙吝之过为众所尽知,况固睥睨于某,无以赁之,诚欲二笔以易,不待须臾。”
如斯如斯!人幡悟,终释其疑。然若弗知其旨,岂非以其谓之好学者乎?
醉吟先生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嗟乎!世之万象,若皆以目见而为实,守固以为道,则天人之际无以究,六合之事无不明,不亦谬哉!
译文:
村里有个癞头,一个字都不认识,身高约七尺多一点,整天只知道游手好闲,不事田间劳作,没什么正儿八经的生存行当,长期以偷鸡摸狗、祸害乡邻为乐,四十多岁的人了也没个家室妻儿的负担,人们都很讨厌他。近来忽然经常的夹着一本书行走在路上,还炫耀般的将两支笔置于显眼处。有人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士别三日,当真得刮目相看,厌恶了自己以往的那些恶习,开始学习文化、修养德行了吗?这人满肚子的疑惑,于是就将他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要他辨认。
癞头接过那纸,并且凑到眼前,横竖看了个遍,又从左到右揣摩了很久,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画的什么。过了一会,才搓着手对这人说:“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哈哈,这就奇怪了!这人大为不解,就戏耍似的问:“你既然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夹着一本书干嘛呢,装斯文吗?”
癞头顿觉难堪,急切的辩解说:“你冤枉我啦!最近拉肚子,怕到时候急了而又没带手纸,所以就干脆带了本书。”
这人惊愕不已。原来书对于他,只是当作内急之用的手纸,真是悲哀啊!接着又问道:“那两支笔又是作什么用的呢?”
还没等这人把话说完,癞头立马就呈现出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陶醉般嘻嘻哈哈的乐不可支,说:“有人有一张弓,很轻松的就能把箭射出去很远,射个鸟雀啊鸡狗之类的没得说,有吃不完的美味,我非常喜欢,一直都想把它搞过来;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小气,更何况还一直都瞧不起我,没法借来,实在想用两支笔和他换,一会儿都等不了。”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这人这才幡然大悟,终于解除了心中的疑惑。但如果不知道他真实的想法,难道不以为他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人吗?
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啊!这大千世界的万般景象,如果都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抱残守缺还以为拥有真理,那么,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什么可探究的了,天下的事也就没有什么不明了的,这是多么的荒谬啊!
注释:
1、挟书者说:说说这个夹着书的人。挟:夹。
2、年逾句:四十多岁了也没个家室妻儿的挂记。逾:超过。不惑:四十岁,语出《论语》“四十而不惑”。累:拖累,负担。
3、迩忽句:近来忽然很频繁的夹着书行走。迩:近来。
4、恶己句:恶,厌恶。鄙陋:恶习。修文撅德:学习文化,修养德行。欤:疑问助词。
5、爰:于是。
6、癞受句:癞者接过来,并且凑到眼前。就:靠近,凑近。
7、有顷:过了一会。捻手:搓着手。
8、噫嘻怪哉:哈哈~这就奇怪了。
9、捉搦:戏耍的意思。
10、假斯文乎:装斯文吗?假:装。
11、癞窘段:窘:难堪。咄咄:急切的、气势汹汹的样子。屈矣:你冤枉我了。腹近闹:最近拉肚子。是以故:所以才这样(夹着一本书)
12、盖书句:盖:原来。惟以事急耳:仅作内急之用。悲夫:真是悲哀啊。
13、二笔者复何邪:两支笔又是作什么用的呢?邪:疑问助词。
14、言未既:还没有说完。既:完。
15、轻而远矢:很轻松的把箭射到远处。矢:箭。
16、私之久也:想把它弄过来已经很久了。私: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占为己有的意思。
17、鄙吝:吝啬。
18、睥睨:斜眼看,引申为瞧不起。某:我。
19、赁:租,借。诚:实在。
20、不待须臾:一会儿都等不了。须臾:一会儿。
21、如斯:原来是这样。
22、然若弗知其旨:如果不知道他真实的用意。然若:如果。弗知:不知。旨:想法,用意。
23、岂非以其谓之好学者乎:难道不以为他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人吗?岂非:难道不……。
24、醉吟先生:白居易的别号。
25、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啊”。
26、守固以为道:抱残守缺还以为拥有真理。守固:守着固有的思维,即抱残守缺之意。
27、天人之际: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系。语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8、六合:天下。
29、不亦谬哉:这是多么的荒谬啊!